1. Redis 配置文件位置查詢
在redis內部執行命令: CONFIG GET *
一般情況下配置文件叫:redis.conf
2. ps -ef | grep redis-server 可以查看 redis進程,以及可以查看到安裝路徑等信息
3. redis key值獲取
keys * 獲取當前數據下所有KEY值
get key
select 2 切換到第二個數據庫
4. info命令
轉自:http://www.runoob.com/redis/server-info.html
info server : 一般 Redis 服務器信息,包含以下域:
info clients 表示已連接客戶端信息 包含以下內容:
- connected_clients 已連接客戶端的數量(不包括通過從屬服務器連接的客戶端)
- client_longest_output_list 當前連接的客戶端當中,最長的輸出列表
- client_longest_input_buf 當前連接的客戶端當中,最大輸入緩存
- blocked_clients 正在等待阻塞命令(BLPOP、BRPOP、BRPOPLPUSH)的客戶端的數量
info cpu CPU 計算量統計信息
info mem 內存信息,包含以下:
- used_memory : 由 Redis 分配器分配的內存總量,以字節(byte)為單位
- used_memory_human : 以人類可讀的格式返回 Redis 分配的內存總量
- used_memory_rss : 從操作系統的角度,返回 Redis 已分配的內存總量(俗稱常駐集大小)。這個值和 top 、 ps 等命令的輸出一致。
- used_memory_peak : Redis 的內存消耗峰值(以字節為單位)
- used_memory_peak_human : 以人類可讀的格式返回 Redis 的內存消耗峰值
- used_memory_lua : Lua 引擎所使用的內存大小(以字節為單位)
-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 used_memory_rss 和 used_memory 之間的比率
- mem_allocator : 在編譯時指定的, Redis 所使用的內存分配器。可以是 libc 、 jemalloc 或者 tcmalloc 。
在理想情況下, used_memory_rss 的值應該只比 used_memory 稍微高一點兒。
當 rss > used ,且兩者的值相差較大時,表示存在(內部或外部的)內存碎片。
內存碎片的比率可以通過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的值看出。
當 used > rss 時,表示 Redis 的部分內存被操作系統換出到交換空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操作可能會產生明顯的延遲。
當 Redis 釋放內存時,分配器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將內存返還給操作系統。
如果 Redis 釋放了內存,卻沒有將內存返還給操作系統,那么 used_memory 的值可能和操作系統顯示的 Redis 內存占用並不一致。
查看 used_memory_peak 的值可以驗證這種情況是否發生
info persistence RDB 和 AOF 的相關信息
info stats : 一般統計信息
info replication : 主/從復制信息
info commandstats Redis 命令統計信息
info cluster Redis 集群信息
info keyspace redis 數據庫相關的統計信息
5. slow log get 10 慢查詢語句, 在上一個節中有講過
http://www.cnblogs.com/huamei2008/p/8850047.html
6. Redis自身性能壓測:
命令:
redis-benchmark -p 6379 -c 20000 -n 50000
-h 表示IP
-p 表示端口
-c 表示連接數
-n表示請求數
-t 后面跟請求方式, 如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