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背景吧
經過三月中旬某次狗血更新后,我的電腦似乎是缺脈動一般,什么程序都打不開,還賊慢
回退回退... 成功了!
好的,如果您不安裝最新的安全更新,4月10號后我們將不再提供最新更新balabala...
而且個人想Ubuntu很久了,這次突然來了興致干脆一波做掉這樁心頭大事
2018.4.14
上周買的Seagate,回校第二天到家= =
PS:這個怎么輕飄飄的一點質感都沒有(果然電視里面藏鐵塊不是瞎編的)
還行,然后准備了一波Ubuntu 16.04.4 LTS
這次進Ubuntu官網找系統貌似沒語言選項什么的,差評,雖然我不需要
(話說上qu次nian的麒麟版好像找不到了,官網一直只放“能用的版本”的樣子)
然后根據各路博客提供的經驗,我需要:
1. 制作一個USB啟動盤,然后裝系統進移動硬盤(直接模擬機不行的嗎)
2. 研究一波怎么用移動硬盤開機
制作啟動盤的話我找到個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東西(主要是不用安裝)
地址:https://www.pendrivelinux.com/universal-usb-installer-easy-as-1-2-3/
於是拔劍四顧心茫然,發現自己沒有可用的U盤
然后看到了那個堅貞不屈的MP3
6,把MP3插進電腦里```然后在出現的可移動盤上點右鍵,往下找,出現“格式化”,點擊它,最重要的是一般MP3選用格式必須是“FAT”格式,而默認是“FAT32”,如果點了它,就成了可移動盤聽不了歌了。
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還是買個新的U盤吧
這個風險太大了(其實是迷之決定因素導致)
於是,開始划水,下周U盤到了再說
2018.4.22
可以,雖然經歷了幾番波折,我的U盤仍然准時到了家里
一個SanDisk
小巧,可愛,但是沒有什么套的話接口真的不會很容易臟嗎= =
一波制作啟動盤
然后根據網絡上的說法,要先用Windows這邊的程序給硬盤分區
用的是DiskGenius,這東西不難,不要誤傷其他硬盤就行
然后重啟 F12 Boot Options 進入啟動盤系統開始安裝
這啥語言,,, Ubuntu太良心了吧qwq
然后,難點來了
都是什么鬼啊,,,, 所以只能百度一波了
目前查到這么幾個關鍵概念:
一、掛載點
掛載點跟Linux的數據管理方式有很大關系。Linux里面沒有盤符這種東西,只有路徑(所以Linux可以實現沒有盤符的絕對路徑,是這樣的吧)
像\ \boot \home這些目錄的物理儲存就是掛載點,把掛載點掛在這個分區,意思就是這個目錄以內的所有東西就存在這個分區里了
所以現在需要研究的掛載點有這幾個:
\ 根目錄,沒什么好解釋的
\boot 啟動目錄,不過我覺得直接叫Boot更好,用於儲存一些Linux啟動的文件,我這里是移動硬盤所以最好弄一個吧
\home Emmm這里開始就是平時經常能觸及到的,用戶文件一類的地方了,存自己東西的
\swap 虛擬內存,我這里用了4G
二、分區
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一個硬盤只能有四個主分區或擴展分區,除了主分區就是擴展分區,擴展分區可以切成若干個邏輯分區
Ext4是linux的格式,ntfs是window的格式,兩者不能混用。
(linux可以讀取nfts而window不能讀取ext4,不過在裝系統的時候還是認為linux只能用ext4)
話說這個時候我的耳機連手機在聽《Merry Bad End》
好像不是很吉利
趕緊切成雷軍的《Are you OK》
剛開始四個新分區都分成了NTFS,然后就.,,,
所以就有個問題:如果我整個硬盤都是ext4,這個移動硬盤就不能當window這邊的移動硬盤了
那么我就這么分好了,,, 兼顧到window和ubuntu兩系
Boot(主分區):掛載\boot,200MB (后來發現其實不夠,反正有空間,1G比較好,原因后面說)
Swap(主分區):swap用,2GB
根目錄(主分區):掛載\ ,200GB
擴展分區一個,一部分ext4掛載\home,剩下的ntfs當windows這邊的存儲空間
為什么根目錄分配那么多呢,,, 防患於未然吧,據說100G就夠了
我只掛載了\home,那么其他沒掛載的目錄應該都是在根目錄所屬的分區
那我還是分多一點
防患於未然吧
話說分區真的令人頭大,,, 搞了一中午才弄清楚
接下來,,, 安裝安裝
安裝過程倒挺順利的
但是,為什么不能通過移動硬盤啟動的啊???pwp
於是重裝一遍
於是“分區沒有對齊”(這個就是我前面說過的要在window里面提前分好區的原因)
於是我仔細思考
我想到了一件事
“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
我一直選的都是整個硬盤(Seagate 1.00TB)
qwq
於是重新分區,再次重裝系統,然后這次:
把之前分為 \Boot 用的分區作為 “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
我並不想重裝第三次,所以我趁他在安裝的時候研究了一波這個“啟動引導器”
喲,裝好了,先重啟一波試試
果不其然,只能通過SanDisk或Win10啟動
Emmm所以其實我還需要使用EasyBCD這個東西來修改一波電腦的啟動引導器。
界面就是這樣子的,想通了所以接下來要做什么都很清楚了
注意驅動器要選擇那個“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
我也覺得條目#2驅動器應該不是C:才對,我還不是很清楚這個是什么意思
注意類型要選 Linux - GRUB2
如果選了那個默認的GRUB(LEGACY),雖然電腦會提供ubuntu的啟動選項啦,但是會進入一個無休無止的假死狀態
只有一個光標在左上角閃爍
Emmm,我可能得考慮一下怎么把Ubuntu的大Logo弄上去
出現這個界面的時候,我想給自己頒發個英雄勛章
啊!我的老腰qwq
還行!但是目前我還沒給我的Ubuntu配置中文輸入法,而且,,, 好像什么都沒有
剛想在Ubuntu環境打完這篇文章來着,,,
沒事沒事,慢慢配置 =w=
總結一波過程:
1. 在Windows下對新移動硬盤分好區,制作USB啟動盤
2. 進Ubuntu PE(啟動盤)環境安裝主系統至移動硬盤,注意分區和掛載問題
3. 在Windows下用EasyBCD修改基於電腦的啟動引導器,移動硬盤自己無法引導自己(不清楚怎么回事,PE不就可以嗎)
4. 驗收
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w=
2018.4.30
gg,遇到了措不及防的事情
Ubuntu大升級,需要下載100MB+,然后 \boot 空間不夠(當初就分了200MB)
這邊這位仁兄的方法我覺得還行:https://blog.csdn.net/u013022149/article/details/60955225
但是要涉及掛載點那些東西了,,, 感覺非常的恐慌
抱起以前的《鳥哥的Linux私房菜》先啃一啃打打知識基礎 qwq
2018.5.13
所以聽從某位大佬的建議,直接重分區然后重裝系統
因為之前操刀過了所以這次輕車熟路,睡覺前順手Done了
現在 \boot 共有 4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