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實驗目的
1. 了解windows系統中網絡命令的基本功能。
2. 掌握基本網絡命令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使用網絡命令觀察網絡狀態的方法。
二、實驗環境
1. 軟件環境: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統。
2. 硬件環境:配置網卡的計算機,有網絡連接。
三、實驗步驟
1. 了解TCP/IP。
2. 配置TCP/IP(如果使用實驗室機器,只需要了解如何配置即可,不要更改相關配置)。
3. 使用ipconfig命令來測試TCP/IP。
4. 使用ping命令來驗證網絡連接。
5. 學習tracert、 netstat、 arp、net等命令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實驗要求
1. 實驗報告書寫要求,每條命令都執行,如果有多個參數的,至少需要體現2個以上常用參數,截圖運行結果,並說明參數意義以及執行結果的具體含義。實驗中注意思考每個參數的實際意義。
1. Ipconfig命令
Ipconfig命令可以用來顯示本機當前的TCP/IP配置信息。這些信息一般用來驗證TCP/IP設置是否正確。
常用格式:
(1)當使用Ipconfig是不帶任何參數選項,那么它為每個已經配置好的接口顯示IP地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值。
(2)Ipconfig/all。當使用all選項時,Ipconfig除了顯示已配置TCP/IP信息外,還顯示內置於本地網卡中的物理地址(MAC)以及主機名等信息。
(3)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這是兩個附加選項,只能在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服務器租用IP地址的計算機上起作用。
2. Ping命令
Ping命令的格式如下: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k host-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Ping命令主要參數如下:
-t:使當前主機不斷地向目的主機發送數據,直到按Ctrl+C鍵中斷。
-a:將地址解析為計算機名。
-n count:發送count 指定的ECHO數據包數,默認值為4 。
-l size:發送的數據包的大小。
-f:在數據包中發送“不要分段”標志,數據包就不會被路由上的網關分段。
-i TTL:將“生存時間”字段設置為TTL指定的值。
-v TOS:指定服務類型。
-r count:指出要記錄路由的輪數。
-s count:指定count 指定的躍點數的時間戳。
-w timeout:指定超時時間間隔(單位為毫秒),默認為1000。
用Ping命令測試網絡是否正常的主要步驟:
1)Ping 127.0.0.1 。Ping 環回地址驗證是否在本地計算機上安裝TCP/IP協議以及配置是否正確。
2)Ping localhost。localhost 是操作系統保留名(127.0.0.1的別名)。
3)Ping 本機IP地址。
4)Ping 局域網中其他機器的IP地址。
5)Ping 默認網關的IP地址。
6)Ping 遠程IP。
3.Tracert命令
此命令可以判斷數據包到達目的主機所經過的路徑,顯示數據包經過的中繼節點清單和到達時間。
(1)Tracert命令的格式如下:
Tracert[-d ][-h maximum_hops][-j host-list][-w timeout] target_name
(2)主要參數如下:
-d :不解析主機名。
-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到目的地址的最大跳數。
- j host-list :沿着主機列表釋放源路由。
-w timeout :指定超時時間間隔(單位為毫秒)。
target_name :目標主機。
可以用“Tracert 某台遠程主機的名稱”來跟蹤到這台主機的路由。
4.Netstat命令
此命令用於了解網絡的整體使用情況,它可以顯示當前計算機中正在活動的網絡連接的詳細信息。
(1)Netstat的命令格式如下:
Netstat[-a][-e][-n] [-s][-p proto][-r][interval]
(2)主要參數說明如下:
-a :顯示所有主機連接和監聽的端口號。
-e :顯示以太網統計信息。
-n :以數字表格形式顯示地址和端口。
-p proto :顯示特定協議的具體使用信息。
-r :顯示路由信息。
-s :顯示每個協議的使用狀態,這些協議主要有TCP、UDP、ICMP和IP。
經常使用Netstat –an 命令來顯示當前主機的網絡連接狀態,可以看到有哪些端口處於打開狀態,有哪些遠程主機連接到本機。
5. ARP命令
ARP即地址解析協議,它是一個重要的TCP/IP協議,用於確定對應IP地址的物理地址。使用ARP命令可以查看本地計算機的ARP高速緩存中的當前內容或者查看另一台計算機的ARP緩存信息。按照默認設置,ARP高速緩存中的項目是動態的,每當發送一個指定地點的數據包且高速緩存中不存在當前項目時,ARP便會自動添加該項目。一旦高速緩存的項目被輸入,它們就已經開始走向失效狀態。所以,需要通過ARP命令查看某台計算機高速緩存中的內容時,先ping此台計算機。
ARP的命令格式:
Arp –s inet-addr eth-addr [if-addr]將相應的IP與mac地址綁定
Arp –d inet-addr [if-addr]刪除相應的綁定
Arp –a [inet-addr] [-N if-addr] 查詢arp協議表,顯示IP與物理地址情況
( inet-addr :IP地址 ; eth-addr :物理地址)
5. ARP命令(2)
主要參數:
-a:顯示ARP緩存信息,即所有已激活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對應關系。若指定IP地址,則只顯示該IP地址的ARP緩存信息。(先用ping命令連通某台主機,再運行Arp –a命令)。
-d:刪除所有ARP緩存內容。若在命令中指定IP地址,則只刪除該IP地址的ARP緩存信息。
-s:向ARP高速緩存中人工輸入添加靜態項目,即增加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對應關系。在顯示ARP緩存信息時,該信息的類型為static。
例如:首先ping 202.206.249.94,然后運行Arp –a,ARP高速緩存信息中則會顯示該IP地址202.206.249.94的ARP緩存信息。
6.Net命令
Net命令的語法:是一個命令行命令。管理網絡環境、域、用戶等信息。
NET [ ACCOUNTS | COMPUTER | CONFIG | CONTINUE | FILE | GROUP | HELP | HELPMSG | LOCALGROUP | NAME | PAUSE | PRINT | SEND | SESSION | SHARE | START | STATISTICS | STOP | TIME | USE | USER | VIEW ]
NET命令的基本用法
下面對NET命令的不同參數的基本用法做一些初步的介紹:
(1)NET VIEW
作 用:顯示域列表、計算機列表或指定計算機的共享資源列表。
命令格式:net view [\computername | /domain[:domainname]]
(2)NET USER
作 用:添加或更改用戶帳號或顯示用戶帳號信息。該命令也可以寫為 net users。
命令格式:net user [username [password | *] [options]] [/domain]
(3)NET USE
作 用:連接計算機或斷開計算機與共享資源的連接,或顯示計算機的連接信息。
命令格式:net use [devicename | *] [\computername\sharename[\volume]] [password | *]] [/user:[domainname\]username] [[/delete] | [/persistent:{yes | no}]]
參數介紹:
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use列出網絡連接。
devicename指定要連接到的資源名稱或要斷開的設備名稱。
\computername\sharename服務器及共享資源的名稱。
password訪問共享資源的密碼。
*提示鍵入密碼。
/user指定進行連接的另外一個用戶。
domainname指定另一個域。
username指定登錄的用戶名。
/home將用戶連接到其宿主目錄。
/delete取消指定網絡連接。
/persistent控制永久網絡連接的使用。
(4)NET TIME
作 用:使計算機的時鍾與另一台計算機或域的時間同步。
命令格式:net time [\computername | /domain[:name]] [/set]
參數介紹:
(1)\computername要檢查或同步的服務器名。
(2)/domain[:name]指定要與其時間同步的域。
(3)/set使本計算機時鍾與指定計算機或域的時鍾同步。
下面的這4個參數是相關的,所以一起介紹
(5)Net Start
作 用:啟動服務,或顯示已啟動服務的列表。
命令格式:net start service
(6)Net Pause
作 用:暫停正在運行的服務。
命令格式:net pause service
(7)Net Continue
作 用:重新激活掛起的服務。
命令格式:net continue service
(8)NET STOP
作 用:停止 Windows NT 網絡服務。
命令格式:net stop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