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對象編程思想的理解


1、我們總說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的語言,那什么是面向對象呢?

我是這樣理解的,對象是事物存在的實體,如,豬、狗,花早等都是對象,對象由兩部分組成。面向對象編程的三大特點:繼承,多態,類是封裝對象的屬性和行為的載體,反過來說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一類實體被稱為類。

2、面向對象在java中是如何實現的?

(1)通過類:類是封裝對象的屬性和行為的載體,反過來說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一類實體被稱為類。

(2)封裝:是面向對象編程的核心思想,將對象的屬性和行為封裝起來,而將對象的屬性和行為封裝起來的載體就是類,類通常對客戶隱藏其實現細節,這就是封裝的思想,用戶只能通過對外提供的接口訪問數據。

(3)多態:是指允許不同類的對象對同一消息做出響應,根據對象創建實例的不同調用不同的方法,本質是編譯時和運行時才決定對象的行為。

這里分為兩個知識點:靜態分派,方法的重載,編譯時決定

 動態分派,方法重寫,運行時決定。

多態的特點:可替換性,靈活性,擴展性,統一編碼風格。

(4)繼承:繼承是指從已有的類中派生新的類,新的類能夠吸收已有類的數據屬性和行為,並能夠擴展新的功能。

特點:可擴展性,代碼復用。

 

抽象類和接口的出別:抽象類單繼承,能聲明能實現,最大應用場景,模板方法模式的設計。

接口:多繼承,只能聲明,面向接口編程,spring。

 

面向對象的目的,代碼的可重復性、可擴展性、可靠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