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剛入手了2017版MacBookPro,預裝macOS High Sierra。第一次接觸Mac系統,經過一周的使用,簡單總結下與Windows相比最常用的功能,快速上手。
1、Mac鍵盤實現Home、End、Page UP、Page DOWN這幾個鍵
macbookpro鍵盤沒有Home、End、Page UP、Page DOWN這幾個鍵,不過,平時瀏覽網頁、文檔還需要的:
Home鍵=Fn+左方向
End鍵=Fn+右方向
PageUP=Fn+上方向
PageDOWN=Fn+下方向
2、Delete刪除鍵的5種用法
windows鍵盤有backspace、delete兩個按鍵,而macbookpro上的delete鍵刪除文字功能實際相當於windows backspace,還有刪除文件也不是windows的delete,在此整理mac delete鍵的幾種用法,熟練操作,以免混淆:
第一種:按 delete 鍵,實現 Windows 鍵盤上退格鍵的功能,也就是刪除光標之前的一個字符(默認);
第二種:按 fn+delete 鍵,刪除光標之后的一個字符;
第三種:按 option+delete 鍵,刪除光標之前的一個單詞(英文有效);
第四種:按 command+delete 鍵,刪除光標之前整行內容;
第五種:選中文件后按 command+delete,刪除掉該文件。
3、常用的快捷鍵
windows下有許多常用的快捷鍵,同樣功能有的mac有快鍵鍵但是按鍵不一樣,有的沒有快捷鍵:
截圖:
command+shift+3 截取全屏幕,生成桌面截屏文件
command+shift+4 自主選擇截取內容,生成桌面截屏文件;如果執行后,再按下空格,則可以鼠標選擇窗口截取
如果不要生成桌面截屏文件,再增加按住shift即可。
command+shift+5(macOS Mojave之后的版本新增) 調用新的截圖工具,有更靈活的控制
隱藏dock:
隱藏dock后,程序可以向下拉伸,點擊option+command+d隱藏,再次點擊顯示。隱藏期間,鼠標移至底部可以顯示dock
terminal 實現與linux命令行ctrl+c的功能:
linux/unix下經常使用ctrl+c強制停止執行的命令,terminal下則也是control+c
復制、粘貼、剪切、全選、撤銷:
windows下是ctrl+c/v/x/a/z,mac則替換為command+c/v/x/a/z
注意,如果移動文件,並不是command+x(只用於文字),而是option+command+v
撤銷是command+z,重做(恢復)則是command+shift+z,不是windows下的ctrl+y
如上快捷鍵記憶有個小技巧:finder選擇編輯菜單欄,然后按住option按鈕試試。
打開finder快捷鍵:
finder功能與windows資源管理器類似,windows下是windows+e。不過mac下,對不起,真的沒有快捷鍵。。
關閉屏幕:
f1調低亮度到最低即可關閉屏幕。或者control+shift+power關閉屏幕
鎖屏:
windows下鎖屏用的比較多(windows+l),mac下是control+command+q
4、常用的mac使用和設置
軟件工具欄的定制:
finder、safari等等的軟件,如果對默認工具欄不滿意,都是可以定制的,右擊選擇自定義,將工具拖入或拖出。
如上圖,其中下面是默認工具欄,可以方便參考設置。
窗口的最合適化和全屏設置:
現在窗口左上角綠色按鈕默認是全屏(full screen)功能,好像是OS X Yosemite之后的版本開始這樣,之前是個加號作用為最合適化(zoom)。還想執行zoom的話,鼠標放到綠色按鈕上同時按住option,即可變回原來的綠色加號。
另外一種zoom操作方式為雙擊窗口標題欄,設置可以修改,移步如下:
鼠標滾輪方向的設置:
mac第一次連上鼠標時,使用才叫別扭,滾動方向完全跟windows相反。查了下滾輪滾動windows指的是滾動條,mac指的是屏幕主體。觸摸板雙指滑動指屏幕主體倒是正常,與windows10保持一致。畢竟其他鼠標都是滾輪,跟magic mouse滑動操作不一樣,還是修改為與windows操作方式一致比較舒服:
如上圖,滾動方向:自然 對勾取消即可。
不過,這么修改也存在一定問題:觸控板該選項也同時取消了,這個蘋果有點霸道,用觸控板時還需要再修改回來:
safari取消下載后自動刪除download文件:
對不起,跟其他瀏覽器不一樣,取消下載不論是否刪除下載記錄,都不能立即刪除download文件,只能有兩種方式:一天后、safari退出時。
另外一種取消下載並立即刪除download文件,可以通過dock操作:
點擊"x"即可取消並刪除,但是操作safari是不行的。
thunderbolt3和usb type-c分不清:
建議直接查看該帖子:http://www.sohu.com/a/210449654_640115
如何斷開連接的某個wifi熱點:
如上圖,連接某個wifi后,竟然沒有斷開選項,想斷開某個熱點,難道只能關閉wifi(Turn Wi-Fi Off)?
試試按住option鍵的同時,再次點擊wifi圖標,可以操作了:
手機藍牙給mac傳輸文件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比如安卓手機與mac藍牙連接上后,發現只能mac傳輸文件給手機,而不能手機傳輸文件給mac。
這其實是沒有設置mac共享導致的:
首先mac給手機傳輸文件方法:打開Bluetooth File Exchange即可,后面操作很簡單
手機給mac傳輸文件方法:首先需要設置共享,默認藍牙共享是關閉的,按下圖設置即可
這下手機藍牙傳送文件就不會莫名其妙報傳輸失敗……
5、必備軟件
mac下與windows相比,同樣需要安裝一些軟件提升使用效率。
mac增加對ntfs移動硬盤的讀寫:
mac上連接上移動硬盤時,才發現只能讀不能寫,什么鬼。。
百度后,考慮了如下方案:a.移動硬盤格式化為exfat,不過我的硬盤由於是機械硬盤,exfat主要針對閃存 ,網上發現使用exfat有丟數據的情況,該方案只能作罷。 b.修改mac打開原生ntfs讀寫,不過考慮系統不確定的穩定性等因素,作罷。最后通過Tuxera ntfs for mac實現。購買的正版軟件。
mac下rar等壓縮軟件的管理:
windows下可以使用winrar,如何使用,大家都懂的哈哈。mac下默認也無法解壓rar。不過從winrar官網下載的rar for mac os x只有命令行,且集成處里其他壓縮包還需要考慮其他方案,操作太麻煩。閑言少敘,這個也是購買的正版軟件betterzip。
離線博客工具:
windows下可以通過windows live writer、word實現,mac下還真沒找到,嘗試了marsedit、blogo都不行,mweb功能太繁瑣不是單純的離線博客工具,這不cnblogs這篇博客就是在線寫的:( 如果有好的工具(最好免費,或者收費不貴也行),歡迎推薦。
Android File Transfer:
當把android手機插到mac上,才發現不論選擇圖片傳輸還是文件傳輸,macos上竟然無法識別!想從手機上拷貝照片或者文件,需要安裝android官方的Android File Transfer,下載地址(需翻牆,或者去國內下載站下載但不能保證版本最新):https://www.android.com/filetransfer/。目前最新版本為1.0.11(1.0.442.1500)。
藍燈:
如果經常訪問google、facebook等等網站,需要翻牆(翻牆意圖看個人用途,哈哈),推薦使用藍燈。免費版每月500MB流量。下載地址:https://github.com/getlantern/lantern
6、軟件的卸載
軟件的安裝和卸載方面,雖然與windows相比看起來方便的多,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混亂:安裝渠道和方式較多(app store、第三方dmg、第三方pkg),多種不同的卸載方法(launchpad刪除、應用程序app直接拖入廢紙簍、軟件專門的卸載工具)。
這里有個帖子可以參考:卸載 Mac 應用程序的 4 種基礎方法
上貼不同的卸載方法,對應不同的原理,這里根據實際情況推薦2個應用,省掉很多手工操作和了解命令:
The Uninstaller:
下載鏈接:https://github.com/dean-wong/The-Uninstaller/releases
該工具針對app store和非pkg安裝(如dmg 直接拖動應用到應用程序文件夾)2種方式,之所以選擇該工具,我發現比如從app store安裝的應用,簡單從launchpad直接刪除,或者從應用程序文件夾直接拖動到廢紙簍,也會有應用殘留。實際情況是安裝應用后,應用還會在如下文件夾可能存在數據:
- ~/Library
-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
-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CrashReporter
- ~/Library/Caches
- ~/Library/Containers
- ~/Library/LaunchAgents
- ~/Library/Preferences
- ~/Library/PreferencePanes
- /Library
-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
- /Library/Extensions
- /Library/LaunchAgents
- /Library/LaunchDaemons
- /Library/PreferencePanes
- /Library/Preferences
實測確實比簡單拖動到廢紙簍卸載來的干凈。這個軟件是免費軟件:
UninstallPKG:
下載鏈接:https://www.corecode.io/uninstallpkg/
該工具針對pkg安裝方式,一般這種方式安裝都是較復雜的軟件,比如adobe系列、jdk等,這種方式安裝要想卸載干凈,實際可以通過命令操作:
pkgutil --pkgs 列出pkg包明細
pkgutil --files 根據pkg包列出該包安裝明細
有了明細可以根據--files結果一個個手工刪除
pkgutil --forget 清理后執行
該工具的功能即替代命令方式,操作比較方便。
不過,該工具是收費的,試用最多可以刪除5個應用。經過研究可以自行破解,破解方法如下:
步驟1:去/Users/[安裝用戶]/Library/Preferences找到文件com.corecode.UninstallPKG.plist,其中Usages默認為5,修改為-999999999999,小於5即可正常使用。
步驟2:修改方法plutil -p com.corecode.UninstallPKG.plist進行查看;plutil -replace Usages -integer -999999999999 com.corecode.UninstallPKG.plist;再次查看即修改成功。這下就可以繼續隨便試用了哈哈。
plist文件、plutil工具感興趣可以自行研究,上面操作足夠解決問題。
7、其他學習資料
mac快速入門推薦個電子文檔:https://www.macx.cn/yuanbaoshu
如果想深入了解mac,還是找本書看看吧,推薦《深入解析 MAC OS X & IOS 操作系統》。
8、macOS與其他linux/unix的差異
最近看了《深入解析 MAC OS X & IOS 操作系統》,macOS基於BSD並且還有自己的實現,與linux/其他unix還是有很多差別,在此取最明顯的列舉一二幫大家解惑。
ls -l 文件屬性列相比linux等多出來的@和+什么意思?
+ 訪問控制表(ACL)屬性。原來的文件屬性僅僅遵循了用戶/組/其他的簡單模型,通過訪問控制表可以精確的設置系統上任何用戶和任何組的具體權限。這種方式類似Windows的權限系統。
通過ls -le可以查看到ACL屬性:
@ 擴展屬性。macos采用了逆DNS命名的擴展屬性,通過ls -l@可以查看到:
為啥有的文件或文件夾在Finder中看不到,但是可以在Terminal中通過ls看到(但也不是ls -a對應的"隱藏文件"!)?
見如上2個圖,Finder上查看硬盤,只能看到4個文件夾,但是通過終端ls -l /查看,卻能查看到11個文件(夾),包括我們經常知道的linux下的/usr、/bin、/dev等目錄。
這是通過BSD的系統調用chflags設置了一個特殊的文件屬性"hidden",這跟屬性控制文件是否從GUI視圖中隱藏。
通過ls -lO可以顯示該文件屬性:
其中如上列出來的其他flags屬性,可以自行百度。
linux的0號進程是init,而macos的0號進程是launchd,可以認為功能類似。
為啥我的NTFS移動硬盤連接到mac上,顯示任何人可以讀寫任何文件?硬盤在windows下是有ACL控制的。
見上圖,目錄權限都是777!
這是因為NTFS不支持unix的權限模型,對於不支持的特性,一個文件系統的實現可以選擇返回偽造的信息或返回默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