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步驟為一些視頻文件,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已經由個人實踐進行補充說明。
Linux虛擬機的網絡配置和系統配置
個人網絡配置如下:使用NAT模式
Linux虛擬機的網絡配置
1、打開安裝好的CentOS虛擬機dajiangtai。
2、登錄到Centos系統。
3、輸入ifconfig命令,先查看一下ip。
4、這個時候我們發現除了回環地址以外,我們並不能和外界通信,比如我們可以使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
第一條的意思是ping百度,我們ping不通。
第二條是pingVMware虛擬機中NAT的網關,我們也ping不通,因為NAT的網關是192.168.20.2
大家也可以修改自己NAT模式的網關IP。
第三條是ping自己的物理機的地址,也ping不通。
但是回環地址能夠ping通說明一個問題,那么就是我們虛擬機的網絡協議是好的。
而Windows本機的網關地址(比如我的網關為:192.168.0.1,大家可以替換為自己的網關)是ping不通的,說明我們的網卡鏈路並沒有通暢, 那么接下來就是就是通過配置網卡,我們使虛擬機可以和外部的網絡進行通信。
5、我們使用vi命令,修改網卡的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網卡並沒有開啟,所以我們將其修改成yes,按Esc鍵,然后輸入:wq保存退出。
6、這時候需要我們重啟網絡服務。
7、再次輸入ifconfig命令,查看ip地址。
這時候大家發現,網卡已經成功開啟。
8、我們再次嘗試ping相關的地址。
本機網絡協議檢查:
本機網卡鏈路檢查:
本機的NAT網關檢查:
檢查外部的連通性:
這說明我們現在已經和互聯網打通
9、Ok,那么簡單的網絡配置我們已經配置完畢,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由於我們使用的DHCP服務器來分配的地址,那么ip地址有可能是會變動的。 而我們用Linux來搭建集群學習Hadoop的話,是希望IP固定不變的, 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配置靜態IP,那么具體如何進行配置呢,接下來我們會介紹。
Linux虛擬機的系統配置
1、首先打開CentOS虛擬機。
2、通過ifconfig命令查看相關的IP地址。 因為我們使用Linux的遠程連接工具,至少要知道IP地址是多少。 但此時我們還沒有配置靜態IP,IP地址可能會發生改變。
3、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Xshell客戶端(如果不熟悉,可以觀看:Linux連接工具-Xshell)來連接虛擬機, 當然大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客戶端,這里建議使用Xshell,可點擊下載。
4、連接之后,我們可以輸入ifconfig命令來查看IP地址。
5、用戶的設置。
在后面hadoop集群搭建的過程中,我們一般不直接使用超級用戶root, 而是需要我們新建一個用戶名稱。那么我們現在就使用命令來創建一個新的用戶吧, useradd命令,那么如何使用呢?那么直接輸入useradd,就會返回該命令的使用幫助。
大家可以看到需要使用-m命令,來創建用戶的home目錄,那么我們使用如下的命令創建大講台的普通用戶。
然后我們進入home目錄,就可以看到多了一個hadoop的目錄, 這個就是普通用戶hadoop的home目錄了。這里我們可以使用su命令切換用戶。
切換之后,我們進入自己的home目錄,然后使用pwd命令查看當前目錄, 可以看到/home下面的hadoop目錄了。
Ok,那么創建完用戶之后我們怎么刪除呢, 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userdel命令來刪除,輸入userdel可以查看刪除的相關幫助信息。
我們可以使用userdel –rf 命令,強制刪除用戶和對應的home目錄。當然我們后面需要剛剛創建的用戶,這里就不需要刪除了。
Ok,那么以上就是關於用戶的相關設置。
6、主機名的設置。
也就是修改hostname,它在/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里面設置,我們使用vi命令進行編輯。
那么我們嘗試進行修改,比如我們修改為djt(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命名,當然也可以不用修改)。
然后保存退出。
咦~怎么沒有變啊,\因為這個地方是需要重啟才能更新主機名的。 那么我們使用reboot命令重啟Linux系統,然后我們再來看一下。
Ok,這回顯示正確了。
7、靜態IP的配置。
我們虛擬機安裝centos系統的時候,我們選擇的是NAT模式(當然也可以選擇橋接的模式等等), 無論是哪種模式,它的IP地址經常會變動,對我們后面搭建hadoop集群造成影響。 我們首先看一下NAT模式的相關配置信息。
我們可以使用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命令來查看eth0的相關配置信息。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配置一下靜態IP地址。
我們需要修改和添加的有4個地方:
BOOTPROTO=static //由dhcp修改為static
IPADDR=192.168.20.160 //可以自己設置,但必須與GATEWAY網段一致20
NETMASK=255.255.255.0 //默認設置
GATEWAY=192.168.20.2
實踐:如果上網需要添加DNS才可以連接外網
NAT模式的GATEWAY請查看下圖。
然后保存退出即可
重啟網絡服務service network restart
然后輸入ifconfig進行查看。
發現IP地址已經改變。
8、關閉防火牆。
我們都知道防火牆對我們的服務器是進行一種保護, 但是有時候防火牆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比如它會妨礙hadoop集群間的相互通信,所以我們需要關閉防火牆。 那么我們永久關閉防火牆的方法如下:
在命令行中輸入: chkconfig iptables off
然后重啟就可以了。
我們查看一下防火牆已經關閉了。
OK,防火牆的相關配置已經完畢。
9、相關服務的安裝。
安裝傳輸的利器lrzsz傳輸包。
root用戶下,在命令行中輸入yum install lrzsz
大家可以自己測試rz 上傳、sz 下載文件。
安裝openssh-server服務
輸入ssh命令,則提示了ssh命令的使用方法。
OK,那么系統常用的配置就介紹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