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用用戶而言,NAS即一台下載機,硬件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1.穩定性:24×7穩定無故障運行。
2.拓展性:較多的硬盤槽位,便於容量擴容;
3.體積小巧:占地面積小,便於放置。
4.方便遠程管理:無需外設,開機、重啟、功能設定全部操作通過軟件搞定。
5.節能:7×24小時掛機下載的情況下,動輒一兩百瓦甚至三百多瓦的家用電腦顯然不適合作NAS;
6.靜音:做工好,廉價機箱的箱體共振等問題不應該存在;
7.價格合理:合理價格內兼顧以上6點;
8.硬盤方便移動:磁盤方便維護管理、可用常用軟件急救。
家用NAS的功能(軟件)需求:
1.掛機下載PT/BT/電驢等資源
2.方便遠程管理,無需連接鍵鼠、顯示器。
3.方便設置共享,以便於對下載資源的管理以及播放。
4.由於影視文件版權、敏感詞等問題,成品NAS自帶的下載器即便支持迅雷離線也是龜速,解決方法只能是用win版迅雷配合強制開啟高速通道模式!
————本人不推薦自攢NAS,穩定性弱、噪音大、機箱拓展性差。
————本人也不推薦成品NAS(群暉等),性價比低(入門級4盤位賣到3000),而且使用了專用的分區格式造成硬盤無法在其他系統上讀取。值得注意的是群暉用的也是軟RAID,穩定性與普通電腦沒有任何區別。
出於以上理由,在此提供兩種方案:
首先是1500元以內的廉價方案 (純NAS方案)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N54l
價格:1300左右(含運費)
配置:CPU:AMD Turion II Neo N54l (2.2GHz雙核,2M緩存,功耗15w,無風扇)
內存:4GB ECC DDR3內存一條(最大支持16GB) 、
硬盤:500G西數黑盤一塊
電源:150w電源
網卡:NC107i千兆網卡
硬盤位:4盤位抽屜式槽位(更改bios可安裝6塊硬盤)
主板擴展接口:雙半高pci-e插槽(可加裝USB3.0/RAID卡等)
其它外部接口:eSATA / VGA / USB2.0 (可35元某寶搞個PCI-E的USB3.0擴展卡)
整機尺寸:高267mm 寬210mm 深260mm
為啥強烈推薦n54l而不是群暉/QNAP呢?
- N54l屬於惠普的服務器家族,定位為小型服務器,穩定性、做工都比那些入門級成品NAS來的好;
- 價格,1300元的4盤位設備啊!!!!群暉及QNAP的入門級4盤位NAS都要3000左右呢!
- 成品NAS不能裝win啊~~~
- 比自攢電腦省電、省錢、省心!(雙硬盤下的功耗為40w左右)
- CPU配置方面說不上華麗,但整體配置作為NAS設備來說可以秒殺在售3000元價格的成品NAS了。(經過比較,惠普這台小機器在做工、散熱考量上個人感覺比群暉和QNAP都要好) (經過比較,惠普這台小機器在做工、散熱考量上個人感覺比群暉和QNAP都要好)
好吧其實HP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8價格也已經逼近1500了,想折騰ESXi的童鞋們可以搞起來了(自帶硬RAID卡,自帶iLO遠程管理卡,性能及穩定性秒殺群暉與威聯通)。
(相信許多小伙伴看到開機界面就把持不住了) (相信許多小伙伴看到開機界面就把持不住了)
CPU:Intel® Pentium® G2020T處理器(雙核2.5G,3M緩存,35W功耗);
芯片組:Intel® C204 芯片;
內存:標配4GB (1 x 4GB) PC3-12800E DDR3 UDIMM內存(內置兩條內存槽,最高每條內存槽可容納8GUDIMM內存);
網卡:HP Ethernet 1Gb 2-port 332i 千兆雙口網卡(其中一個網口在iLO激活的情況下會共享作iLO的控制口);
集成HP iLO 4遠程控制卡;
內置B120i陣列卡(只支持1/0/10陣列,不支持添加緩存);
內置一條半高PCI-e 2.0 16X PCI插槽;
標配不帶光驅(可選SATA dvd-rw光驅);
標配不帶硬盤(最高支持12TB (4 x 3TB) 3.5″ SATA,非熱插拔);
內置一個顯卡;
內置一個非熱插拔MicroSD卡插口;
5個USB 2.0(兩個前端,兩個后端,一個內置);
2個USB 3.0(后端);
一個150W標准電源(不支持冗余);
一個系統風扇(不支持冗余);
保修3/3/3(三年備件服務,三年人工服務和三年上門服務)。
建議想折騰的ESXi騷年們升級CPU至:
Intel® Xeon® E3-1220Lv2 (2.3GHz/2-core/3MB/17W)或Intel® Xeon® E3-1265Lv2 (2.5GHz 45W)
並將內存升級至8GB ecc內存 x2(669324-B21)
================硬件介紹完畢的分割線================
先來個NAS方案的拓補圖:
以下為操作系統部分的心得:
(注:本思路涉及的破解版DSM(黑群暉)僅為測試及學習用途,請將此思路延展至FreeNAS、Openfiler等免費系統,或購買其它收費NAS系統。)
折騰方法1:(NAS單系統方法)
- 舊優盤一個;
- 35元的pci-e usb3.0拓展卡一塊(千兆網環境可忽略本條);
- 5分鍾時間(裝系統到重啟進入DSM5.0完成);
——P.S:此方法可選n54l低配版以降低成本,4G內存對DSM來說實在是太浪費了。
折騰方法2: (Windows+DSM雙系統,DSM作為主要存儲、共享系統)
- Windows8.1或Windows Server系統;
- 系統自帶Hyper-V中掛載實體硬盤,使用Nanoboot的iso文件引導DSM即可(無需優盤)。可設置Hyper-V隨系統啟動;
- 除win系統盤外,其他磁盤由DSM系統管理,兩者間數據共享可采用win下掛載網絡磁盤方式進行。
推薦原因:
a. 一台機器同時運行了Win和DSM系統,優勢互補;
b. win安裝完成后即可遠程管理,無需顯示器、鍵鼠;
c. 可通過強制開啟迅雷高速通道的方式達成下載部分被屏蔽資源;
d. 想嘗試實體DSM的時候插個優盤重啟即可,由於Hyper-V中掛載的是實體硬盤可以完美切換。
折騰方法3: (FreeNAS系統,通過Jail插件跑Windows虛擬機)
- FreeNAS系統;
- 安裝Jail插件走起VirtualBox;
- VirtualBox下安裝Windows虛擬機。
推薦原因:
a. 免費系統,不存在盜版問題;
b. FreeNAS安裝快捷、體積小巧,可安裝於優盤之中,如出狀況輕松重裝,不影響虛擬系統;
c. 通過DDNS可以很方便的進行遠程管理;
d. VirtualBox下可以安裝調試各種虛擬機,如Windows、Linux等等。
折騰方法4:(Windows+黑群暉雙系統,Windows為主,黑群暉作為補充,推薦)
如題主要求僅為BT/PT下載,我想說的是迅雷會員版遠比群暉/QNAP自帶的那些下載套件方便快捷的多,且現在的極速版迅雷可以綁定,作為遠程下載機使用。
媒體共享方面,Win8.1也提供了媒體流功能,或者安裝一些功能更完善的媒體服務軟件作為更佳方案。
對安全性要求更強的童鞋可以安裝Server2012這類系統,缺點是部署稍嫌麻煩。
8.1及Server都自帶Hyper-V,裝一個黑群暉作為功能補充。
推薦原因:
a. 與黑群暉系統相比,windows的軟件更豐富;
b. 規避了NAS系統下專用分區格式無法在其它電腦上讀取的問題。磁盤空間全滿后的移動、更換磁盤、數據保存等都很方便;
c. 現在的迅雷會員版進行遠程下載極其方便,而黑群暉下如果想達成遠程下載等功能仍需ssh命令手動配置。
折騰方法5:(Windows單系統)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迅雷用來下BT/電驢資源,uTorrent或Azureus用來掛PT。
折騰方法6:(Linux單系統)
Linux是一個合法且免費的系統,硬件要求極低,安全性、穩定性也相當不差,缺點在於設置過於繁瑣,需要大量時間測試、調試。
下載軟件為transmission、uTorrent等。
控制方法:
-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支持windows/MacOSX/iOS/Android)圖片為iOS客戶端截圖
- 群暉官方DS控制端及各軟件套件 2. 群暉官方DS控制端及各軟件套件
看到這里想必有童鞋開始考慮HP的Gen8,以ESXi運行多系統,個人不贊同:
- 3xxx買個專業服務器只用來下載實在是浪費錢;
- 真要想跑ESXi的話顯然要升級CPU到E3 1265L並升級內存容量,對家用用戶而言價格太高;
- iLO遠程管理功能作為NAS用不到;
- ESXi家用用戶玩不轉,各種設置搞到頭大,需使用專用分區格式不便於硬盤移動。
如果您真的覺得n54l價格實在太低、並且想多燒點錢怎么辦?
請看4000元豪華方案(下載+高清播放+娛樂)
其實這方案已經不是NAS的概念了。。。。,應該叫做NAS+媒體中心方案
沒錯,作為一個資深老果狗來說,不推薦MacMini簡直是不人道有木有!
apple MacMini 387(價格3500元),外加一個4盤位USB3.0硬盤盒(500元)。
————也就是說僅需4000軟妹幣,您就可以擁有既能播放音視頻、又能作為NAS全天候運行、還能作為一台家用電腦使用、接口齊全到爆的超級機頂盒。
沒推薦2014最新款MacMini的原因:
2014款MacMini已經去掉了雙硬盤接口,內存也無法自己添加,拓展性稍弱。
CPU:intel I5-3210 2.5G (睿頻3.1G)
內存:4GB DDR3內存一條 (最大支持16GB)
硬盤:500G 2.5寸硬盤(雙硬盤接口,加一條硬盤線即可改裝為雙硬盤)
顯卡:HD4000
視頻輸出接口:HDMI
網絡:千兆以太網、802.11ac wifi
藍牙:藍牙4.0
其它接口:USB3.0、Thunderbolt (可各種轉接至DP/DVI/eSATA等等)、SDXC、IR接收器
整機尺寸:高36mm 寬197mm 深197mm
(改裝用硬盤線,圖片來自某寶) (改裝用硬盤線,圖片來自某寶)
優點:
- 小巧;
- 省電:僅13w左右,且CPU速度是等價位成品NAS的n倍;
- 靜音:閑置僅為12dBA,基本等於無聲運行;
- 擴展方便:藍牙4.0、HDMI、光纖輸出一應俱全,方便連接電視、功放等。
- 可用蘋果的遙控器哦~~~
(示意圖)
折騰方法:
掛機下載軟件:
- BT用Mac迅雷,PT用uTorrent、Transmission即可。
- 如需要下載島國動作片,安裝虛擬機軟件用來運行win版迅雷(Mac版迅雷無法強制打開高速通道)。
虛擬機軟件:
1.VMware Fusion
2.Parallesl Desktop 2.Parallesl Desktop
注:出於安全考慮,Parallels調用實體硬盤時(也就是硬盤模式選BootCamp),不支持分區表讀寫。 注:出於安全考慮,Parallels調用實體硬盤時(也就是硬盤模式選BootCamp),不支持分區表讀寫。
解決方法為做個DSM優盤,隨便找台PC機引導后把硬盤格式化,待其驗證完畢插回Mac即可。
3.Oriacle VM VirtualBox(免費,功能較弱)
(圖片來自virtualbox官網) (圖片來自virtualbox官網)
Mac下安裝NAS軟件(如DSM)的話,建議用Parallels,可調用實體硬盤。
遠程控制軟件:
1.TeamViewer,有Windows/OSX/iOS/Android客戶端;
- Yuuguu;
- apple自家的RemoteDesktop,但只能在OS X上運行。
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簡單到爆,個人感覺共享及權限設置的方便性上OSX > DSM > Linux > Windows只要鼠標動兩下。。。就好了 只要鼠標動兩下。。。就好了
(前幾天弄windows共享及權限,跟OSX相比簡直是復雜到崩潰)
另,如果系統默認的共享方式無法滿足您的辦公需求,可安裝Server 4.0.3(正版售價僅128軟妹幣)
流媒體解碼播放:
- Plex
- PlayBack 2. PlayBack
可能有朋友問,為啥不在MacMini上安裝windows?這一點上我實在不推薦,OSX發展到現在,家用方面的軟件上其實比windows豐富得多,安裝傻瓜化、操作系統免費化、軟件低價化、使用白痴化!辦公娛樂軟件應有盡有,我實在想不出來除了強開高速通道要在win版迅雷之外還有什么裝windows的必要。
(前陣子折騰n54l用了段時間windows,真心覺得麻煩爆了)
其它推薦:
建議搞一台能刷dd-wrt或帶WOL的路由,各種遠程開關機、修改設置。
(圖片為DD-WRT的手機端控制app截圖,很方便的對路由進行各種常用設置,以及對NAS的遠程開機。) (圖片為DD-WRT的手機端控制app截圖,很方便的對路由進行各種常用設置,以及對NAS的遠程開機。)
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5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