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python接口自動化測試--簡單總結一下學習過程(第十目)


       至此,從excel文件中循環讀取接口到把測試結果寫進excel,一個簡易的接口自動化測試流程就完成了。需要明確的是這遠遠不是一個測試框架,只是利用現成的東西做接口測試。

       整個過程大概花了1周的時間,主要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時間來理順思路、編寫調試代碼,當然現在也還有很多不足,例如沒有做異常判斷,如果某個環節出問題的話,程序就會終止運行......

       其實一整個流程下來,最大的收獲是第一次用python寫出了一個實用的東西,它已經可以應付我目前的接口測試工作;

       說一說我的學習過程:

       這套簡單的測試工具也是借鑒了其他人的設計思路,我在開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思路,甚至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把這些接口、參數、響應數據串起來,后來想也不能就這樣干瞪眼,畢竟自己對編程也沒有什么天分,也還沒有形成編程思維,於是就在網上找相關資料,相關視頻,看看別人是如何把一個框架從0到1搭起來的,重點是他們的設計思路,我始終覺得編程工作最重要的是“思想”,是你看待一個事物的邏輯思維。

        學習過程中自己跟着敲,反復看別人的代碼,分析每條語句的含義,模塊和模塊之間的邏輯是如何關聯的,數據封裝是如何做的,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有時候明明是一樣的代碼,為什么我的就運行不出來呢,這種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原因了,當你把錯誤的原因找到並解決,那就說明你成長了,收獲到了自己的東西。有必要學會搜索相關問題的技巧,要知道你肯定不是唯一一個遇到某個錯誤的人,這個坑肯定有其他人踩過,搜索不到解決方案,一般說明是搜索姿勢不對;當然也要學會自己排查,比如之前我在解析excel中的接口參數並傳遞給requests請求時,發現怎么傳都是沒結果,開始也很懵逼,格式看着也是字典,為啥傳不進去,后來突然意識到從excel中解析出來的值不是字典類型,然后試驗了一下,驗證了自己的猜想,知道了原因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當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

        理解別人的設計思路后,就開始自己寫,這個時候就簡單多了,因為已經知道了套路,搬磚也就很容易了,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鍛煉的過程吧。這個過程也是練習使用python的過程,通過實際需求來有針對性地運用python的一些處理方法,也是一個大大的收獲。

        后面打算繼續研究下如何實現在業務層面進行接口測試,把接口關聯起來,然后學習一下爬蟲的相關知識,加深對requests庫的理解。好了,大致情況就是這樣,flag也立了,后面也會貼出這個學習的過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