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的創新:分析網易雲音樂的成功創新


軟件界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領域,時刻都有新的軟件加入或退出。開發一個新的軟件,要想使自己的產品與其他產品有所區別,就必須要有創新之處。

為了分析創新對於軟件的意義,我分析了一個比較熱門的軟件,網易雲音樂,並進行總結、指導自己的開發工作。

簡介:

網易雲音樂是一個音樂播放器軟件,有網頁端及android、ios、windows、linux、mac os各個平台的客戶端軟件。

基本功能為搜索、播放、下載在線音樂,有關注感興趣的歌手、評價歌曲、將喜歡的歌曲制作為歌單、推薦音樂等一系列個性化功能。

創新:別出心裁的特點挖掘

網易雲音樂是一個非常火爆的音樂軟件,被許多人稱作“業界良心”,私以為它的成功與創新脫不了干系,主要體現在捕捉到了音樂軟件的如下特點。

  1. 聽音樂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娛樂活動。一個人喜歡聽的音樂可以包含大量的個人信息,而對於喜歡聽音樂的人來說,音樂也是一個非常私人化的存在。因此,音樂軟件比其他軟件(如支付寶一類商務軟件)有更強的用戶粘性,因為用戶較難放棄存儲在音樂軟件中的大量個人信息(比如收藏的幾千首音樂)。

  2. 音樂容易激起人的情緒感受,給人自我表達的欲望、自我認同的媒介

  3. 音樂也同樣是適合社交的主題。

正是針對這些特點,網易雲音樂創造了自己的風格

  1. 網易雲音樂利用了用戶的大量個人信息(並不是拿出去賣錢(雖然也有可能賣了)),提供了個性化推薦音樂的功能。該功能通過用戶播放與收藏的音樂風格,向用戶推薦單曲或者其他人創建的歌單。比起其他同類型軟件,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推薦較為精准、推薦的歌曲更多,應該是因為選擇了好的推薦算法。
    通過推薦用戶喜愛的音樂,網易雲音樂增加了用戶聽音樂的時間,進而增加了軟件的使用時間,也讓用戶感到被了解的喜悅、提升了用戶體驗,從而增加了用戶粘性。

  2. 網易雲音樂有音樂的評價功能。一方面,這滿足了用戶的自我表達欲望;另一方面,一些評論可以引起用戶的共鳴。兩者都讓用戶更加依戀於音樂的評論區,從而同樣增加了用戶粘性。而且評論區還常常成為曲庫維護人員、歌曲創作者與聽歌者之間的溝通渠道

  3. 網易雲音樂也可以作為用戶之間的社交平台。網易雲音樂的社交模式比較像微博,用戶可以關注其他用戶,接受關注的用戶發的動態。這種社交功能與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推薦功能、評論功能相結合,更容易找到喜歡相似音樂的人並進行關注。

總結起來,網易雲音樂的成功主要在於它利用了音樂的私人化的特點,滿足了用戶希望被了解,希望表達自己、獲得自我認同,希望找到愛好相投的人的願望,從而將一個普通的音樂軟件變成了一個感性、私人化,因而用戶粘性很強的平台。

其他亮點:

  1. UI美觀。

  2. 各個平台都有客戶端,跨平台方便。反觀其他的一些音樂軟件,根本沒有linux客戶端。

  3. 客服對待用戶及時用心。

不足:

  1. 曲庫不足。它對於版權的購買不夠重視,因此許多音樂聽不了。

  2. 歌單、評論等良莠不齊。也許是過於重視個性化、過於重視用戶,以至於缺乏一定的規范處理與音樂專業素養。

  3. 界面有時十分雜亂,部分社交功能有些多余。

總結與感悟:

  1. 創新從來不是無謂的創新,需要非常精確的特點挖掘、需求挖掘才能成功。
    網易雲音樂的成功不在於它的社交性、個性化推薦算法,而在於它對音樂的固有屬性的挖掘。假如一個科學類軟件,如matlab,加入了社交屬性和個性化推薦算法,似乎也並沒有什么意義。
    我們的團體項目,即日記軟件,也是一個較為常規的題目。為了做好,也需要新穎地挖掘

  2. 對於私人化的應用,要加強用戶體驗、滿足用戶的感性需求,從而增加用戶粘性。
    在網易雲音樂這個案例中,網易雲音樂成功滿足了用戶被了解的需求、自我表達的需求、自我認同的需求,從而建立了粘性很強的用戶群。
    我們的團體項目定位甚至比網易雲音樂更私人化,所以一定要好好考慮用戶的感性需求。

  3. UI很重要。

  4. 創新再好,也不能是全部。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網易雲音樂雖然有很好的創新,但還是有一些缺點,包括對於音樂軟件來說較為致命的曲庫不足的問題,因此也被許多人詬病並放棄。因此,對於我們的團隊項目,即使想法再好,也一定要把該做的工作做精,才能成為好的產品。

(寫完之后發現有人寫過了……不管了,我寫都寫了。)

附加題

附加題1 2: 《構建之法》中關於創新的探究
附加題3: 寫不完,不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