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作中,我們常用的是windows的共享,但是我們都知道windows運行不穩定。原來我們用的是centos6.5上的vsftpd,最近決定把centos6.*上的服務都移植到centos7上,好了,不廢話了,下面我們來看常用的功能。
服務器初始化操作:
1、為了調試順利,關閉selinux,firewall,iptables
2、如果不允許root賬戶直接登錄,可以設置sshd_config
3、根據個人需求安裝自己需要的程序。
yum install gcc lrzsz vim wget
科普
Port模式(主動模式):
當客戶端C向服務端S連接后,使用的是Port模式,那么客戶端C會發送一條命令告訴服務端S(客戶端C在本地打開了一個端口N在等着你進行數據連接),當服務端S收到這個Port命令后 就會向客戶端打開的那個端口N進行連接,這種數據連接就生成了。
Pasv模式(被動模式):
當客戶端C向服務端S連接后,服務端S會發信息給客戶端C,這個信息是(服務端S在本地打開了一個端口M,你現在去連接我吧),當客戶端C收到這個信息后,就可以向服務端S的M端口進行連接,連接成功后,數據連接也建立了。
環境介紹:
centos7.4
ip:192.168.1.238
client:Win10
開始安裝
1、yum安裝vsftp
yum -y install vsftpd
2、啟動服務
systemctl start vsftpd.service
3、配置文件路徑
/etc/vsftpd
功能一(匿名):
1、首先我們在企業中ftp服務器,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個共享服務器,允許員工下載一些公司的軟件或者常用的軟件包(方便,不用再取外網去下載,也省帶寬)
2、vsftp提供了匿名登錄,默認anonymous_enable=YES的情況下,就啟用了匿名訪問,這種情況下你只能把需要給用戶的文件,存放到/var/ftp/pub下(默認路徑),如果想更改的話需要添加anon_root= /data/pub,后面的路徑就是匿名登錄后實際訪問的目錄。如果,總是那么多如果,匿名用戶也需要上傳的功能的話(一般情況下不會的)

1 anonymous_enable=YES #允許匿名訪問 2 anon_root= /data/pub #匿名訪問的本地實際目錄 3 local_enable=YES 4 anon_upload_enable=YES # 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須將全局的write_enable=YES,默認YES) 5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創建目錄 6 write_enable=YES 7 local_umask=022 8 dirmessage_enable=YES 9 xferlog_enable=YES 10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11 xferlog_std_format=YES 12 listen=NO 13 listen_ipv6=YES 14 15 pam_service_name=vsftpd 16 userlist_enable=YES 17 tcp_wrappers=YES
3、我們設置了匿名訪問的目錄是/data/pub里面,還是上傳不了文件,有人說直接改成777就可以,但是改成777就無法訪問了,這是由於vsftpd的安全性設置,我們需要在pub里面再創建一個upload的文件(文件夾名字隨便起),給他一個777的權限就OK了。
功能二(虛擬用戶):
1、首先修改配置文件
備份配置文件 #cp vsftpd.conf vsftpd.conf.bak #echo ‘’ > vsftpd.conf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2、配置文件內容(虛擬用戶必須關閉虛擬用戶anonymous_enable=NO)
anonymous_enable=NO write_enable=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use_localtime=YES local_enable=YES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xferlog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pam_service_name=vsftpd use_localtime=YES listen_port=21 chroot_local_user=YES idle_session_timeout=120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guest_enable=YES guest_username=ftpuser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user_conf virtual_use_local_privs=YES pasv_min_port=10060 pasv_max_port=10090 accept_timeout=5 connect_timeout=1
3、創建宿主用戶
# 創建用戶 ftpuser 指定 `/home/vsftpd` 目錄
useradd -g root -M -d /home/vsftpd -s /sbin/nologin ftpuser
# 設置用戶 ftpuser 的密碼
passwd ftpuser
# 把 /home/vsftpd 的所有權給ftpuser.root
chown -R ftpuser.root /home/vsftpd
4、建立虛擬用戶文件
touch /etc/vsftpd/vuser_passwd # 編輯虛擬用戶名單文件:( # 第一行賬號,第二行密碼,注意:不能使用root做用戶名,系統保留) vi /etc/vsftpd/vuser_passwd # 編輯內容,下面是 vuser_passwd 內容 ftp1 12345678 ftp2 12345678 :wq!#保存退出
5、生成虛擬用戶數據文件
db_load -T -t hash -f /etc/vsftpd/vuser_passwd /etc/vsftpd/vuser_passwd.db chmod 600 /etc/vsftpd/vuser_passwd.db
6、創建用戶配置
mkdir /etc/vsftpd/vuser_conf # 建立虛擬用戶個人vsftp的配置文件 cd /etc/vsftpd/vuser_conf # 進入目錄 touch ftp1 ftp2
每個文件(ftp1和ftp2寫入如下內容,local_root=/home/vsftpd/ftp1#這里寫入這個用戶的實際存儲路勁)
local_root=/home/vsftpd/ftp1 write_enable=YES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7、創建用戶目錄
#mkdir -p /home/vsftpd/ftp1 #mkdir -p /home/vsftpd/ftp2
8、服務運維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service # 重啟服務 systemctl start vsftpd.service # 啟動服務 systemctl status vsftpd.service # 服務狀態查看
9、生成虛擬用戶的PAM文件
# cd /etc/pam.d/ 備份vsftpd文件 #cp vsftpd vsftpd.bak
修改vsftpd文件內容(加入第二和第三行,下面的都全部注釋,注意下面是64位操作系統,如果是32位的話lib64需要改成lib)
#%PAM-1.0 auth required /lib64/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user_passwd account required /lib64/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user_passwd #session optional pam_keyinit.so force revoke #auth required pam_listfile.so item=user sense=deny file=/etc/vsftpd/ftpusers onerr=succeed #auth required pam_shells.so #auth include password-auth #account include password-auth #session required pam_loginuid.so #session include password-auth
10、客戶端調試
1、首先每次更改配置需要重啟vsftpd服務。
2、上面每個配置文件中的內容最好是手動鍵入(曾經的我直接粘貼進去,cat就是沒問題,但是粘貼進去就是不行)
3、客戶端windows打開cmd到后台進行連接,網頁和資源管理器里面都會有緩存也看不到報錯。
4、服務器tail -f /var/log/secure查看日志(也可以tail -f /var/log/messages,這個看不出什么,前者更精准)
5、客戶端報錯示例(坑了我好久,它說chroot沒有讀到/etc/vsftpd/chroot_list這個文件,所以我們新建這個文件就行,記得重啟服務)。
6、如果虛擬用戶登錄到自己的宿主目錄后,不能上傳文件的話,服務器端需要在宿主目錄里面再新建一個文件夾,給這文件夾777權限,就可以了(直接把宿主目錄設置777就會登錄不了)
7、新增用戶的話,需要在/etc/vsftpd/vsuser.passwd里面追加用戶(刪除就是刪除用戶),記得使用db_load重新生成vsuser.passwd文件即可,vuser_confi里面新建一個新建賬戶的權限文件,宿主目錄記得新建存儲文件。
8、建議使用ftp工具和cmd驗證
C:\Users\Administrator>ftp 192.168.1.238 連接到 192.168.1.238。 220 (vsFTPd 3.0.2) 200 Always in UTF8 mode. 用戶(192.168.1.238:(none)): ftp1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密碼: 500 OOPS: could not read chroot() list 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500 OOPS: priv_sock_get_result 遠程主機關閉連接。
6、連接成功
C:\Users\Administrator>ftp 192.168.1.238 連接到 192.168.1.238。 220 (vsFTPd 3.0.2) 200 Always in UTF8 mode. 用戶(192.168.1.238:(none)): ftp1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密碼: 230 Login successful.
11、修改端口號
1、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增加listen_port=2121(這里修改為2121)
2、在vim /etc/services文件中修改如下內容
ftp 2121/tcp ftp 2121/udp
注意:上面修改的只是鏈接端口號,既然更改了連接端口號,別忘記訪問的時候修改端口。
既然我們設置的是被動模式(服務器被動打開數據端口,只有在數據鏈接的時候才會使用,下面我們用ftp工具能成功連接,當打開某個文件夾的時候(請求數據的時候),才會使用該端口,但是我這里使用了iptables,之允許了2121通過我們設置的是10060到10090端口,具體如下)
cat /etc/vsftpd/vsftpd.conf
設置iptables就可以了
參考地址:
https://blog.csdn.net/hanchao_h/article/details/72731996?locationNum=11&fps=1
http://wiki.ubuntu.org.cn/Vsftpd%E8%99%9A%E6%8B%9F%E7%94%A8%E6%88%B7%E8%AE%BE%E7%BD%AE#.E9.85.8D.E7.BD.AEPAM.E6.96.87.E4.BB.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