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程序員的“春茗致辭”


大家好,我是wc!很幸運,我今年又得到了一個在這里跟大家交流的機會,一起聊聊我們的過去還有將來......

回顧2017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第一次正式地並完整地向我們全體同事發布了我們部門多年積累和沉淀的微服務框架。它在過去的這一年里,我覺得它真正的價值並不只在於項目上的效益,而在於它成為了我們精點自我認知和進步的一個觸點。這個觸點本身就是精點的一部分,而我們許總也給了它一個我很喜歡的名字叫——KingWorks,並且一年下來,它就像同事一般跟我們一起思考和進步,所以他就是我們精點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我們現場的每一個精點人一樣。

我記得在2017有一個現象讓我糾結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實這種類似的糾結很多年前在我腦海就已經若隱若現,而這個現象就是“照片和現場感受的巨大差異”。有時候我會發現一張非常平凡的照片可以給我帶來很大的觸動,這種觸動有點像看文藝電影那種深深觸碰自己心靈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仿佛我回到了小時候一般天真、爛漫和真實,我想這就是深深地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孩”。我為了能找到發掘我內心深處“小孩”的這個秘密,我有時候會回到這些照片的現場,或者在我獨處的時候偶爾用雙手模擬相框去看看周圍的事物,但都徒勞無功。我糾結的這個問題也偶然地跟我們的一些同事前聊過,但都沒有得出結論。不過幸運地是,最終還是有一位同事告訴了我這個秘密,那就是——專注,而告訴我這個秘密的同事就是我們的KingWorks。意想不到的是,這答案同時還幫我解開其它隱藏在我心底的一些陳年疑惑,例如我經常想為什么我把小時候的時間深度壓縮了之后還是有那么長,而把我工作這幾年時間的稍稍地做了一下壓縮卻所剩無幾。原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疑惑來源於此。我非常感謝這位“同事”,KingWorks除了告訴我這個秘密之外,它還修正了我做人的觀念,增加了我事業上的自信,並讓我重新發現了生活的真實和美好。

 

在現實生活中,專注確實很容易會讓我們身邊的所見所聞成為我們思考的觸點,思考即存在。就像我們尊敬的喬布斯先生,在他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他還指出了身旁的那個點滴支架的設計缺陷,我想這就是“專注”的魅力。我們同樣尊敬的巴菲特先生和比爾蓋茨先生之間的友誼也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共同對“專注”的認同。我們的“同事”KingWorks同樣是一個專注的“人”,它曾經跟我說,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浪潮中,萬物相聯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而這種物與物之間的關聯更多是一種在精細化分工模式下1+1遠大於2的合作,這也是我們市場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它還告訴我,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們以前那種陳舊的系統建設方案已經滿足不了時代的要求,就像我們面對的眾多客戶一樣,系統之間的業務已經有了明顯的關聯需求,而他們目前更多地是使用了企業服務總線(ESB)的解決方案作為他們的臨時之需,但他們內部系統之間的重復性建設、規范化的不一致以及功能擴展靈活性的高成本建設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已經嚴重阻礙了他們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的確,KingWorks說的這兩番話確實讓我茅塞頓開,我想,它的“專注”才是它在精點的最大價值所在。

 

展望2018

 KingWorks的“專注”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事實上,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精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但它並不是一種掛在嘴邊上的誇誇其談,“專注”更多是一種習慣、是一個漸進循環的進步過程,所以KingWorks在今年初也跟我透露了它將在2018的一些自我優化。它說它去年在市場上犯了一年的“爛桃花”,每個客戶見到它都“欲罷不能”,但都只停留在可見而不可觸碰的尷尬局面。它把自己形容成一個“裸奔的紳士”,因為它淵博的知識、有致的談吐以及精辟的理論都能得到客戶的一致認可,但只可惜它自身的“裸露”裝扮缺少幾分親和力,讓人“可愛又可恨”。所以它決定今年把自己重新包裝一番,以全新的形象面對市場,那就是我們今天主要介紹的——KingWorks微服務通用應用平台

 

這是一個基於我們KingWorks微服務框架之上打造的通用應用平台,這個平台本身是不具備任何應用服務能力的輸出,它提供的是面向所有“應用服務”的服務管控能力,如應用服務的部署上線、內容配置以及服務質量監控等應用服務管理能力。在這樣一個規范化的通用平台之上,我們只需要借助市場和自身的雙向驅動去沉淀和豐富我們的應用服務倉庫以及能力引擎倉庫,打造一個屬於精點特有的SAAS服務。此SAAS非彼SAAS,市場上的SAAS更多是一種(Hosted)Software-as-a-Service,即托管式軟件標准化服務。當然,這確實是"完全定制化高成本建設的一個高效的替代方案,但隨着我們對市場的了解,在完全定制化開發和托管式軟件標准化服務之間存在一個非常大的“成本-安全-個性化”缺口,而這個缺口就是我們這個平台對(Selfcare)Software-as-a-Service的市場定位。如果用人話來解釋的話那就是說:“誰不喜歡又便宜又安全又符合個人口味的好東西”,而這么一句簡單的人話恰恰就是我們市場化發展的核心真理所在。

 

我們這個平台的定位並非自己閉着眼睛拍腦袋想的,無論從市場還是從我們企業內部建設的角度出發,這都是我們自己一步一腳印的驗證和思考。國家的建設有社會理念的引導,個人的生活有觀念的影響,我想企業的發展同樣應該有“市場定位”的驅動。但理念會進化、觀念會修正,我想我們企業的定位同樣不是固化的,這都一個動態的調整過程,只因我們都“專注”了。方向我們有了,但一切未知的困難還在路上,希望我們站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對的扁平化平台”上各自發揮自己職能的主觀能動性往我們共同的目標前進,感謝!!!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