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貝單詞
我從2016年6月開始使用扇貝單詞背單詞,但那時只是想起來就背,應該從來就沒有滿勤打卡的時候。真正把背單詞這件事堅持下來,應該是從2017年6月開始,逐漸打卡記錄多了起來,第一個滿勤打卡發生在2017年8月。我每天要求自己背50個單詞,大概10分鍾左右的時間。我將背單詞的時間固定在每天早上上廁所的時候同時進行,別人上廁所刷朋友圈,看電視劇,我就背單詞。如果上廁所的時間背不完,我就上班坐輕軌的路上把剩下的單詞背完。從上輕軌到下車,15分鍾左右,一定可以背完本天的任務。一開始自己督促自己背很難,忘記是很正常的,這也就是為什么2017年6月份到7月份我沒有整月滿勤。應該是從8月份開始,我就固定了背單詞的時間,所以每天基本上都可以完成任務。
后來楊老師組織師弟師妹們單詞打卡,我也樂在其中,每天我都是群中第一個打卡的,因為我的背單詞時間在早上,而群里的師弟師妹們大多都在晚上。老師還會給每周滿勤打卡的同學發紅包,不管多少,也是個鼓勵,因為領不到紅包,說明這一周有事情沒有完成好。群里當天忘打卡的同學要給其它同學發紅包,第一為了讓大家開心,第二也提醒自己。我曾經發過兩次紅包,第一次是因為發燒,第二次是因為胃腸感冒拉肚子,記得很深刻。但大家誰都不會嘲笑發紅包的同學,我們都樂呵的接紅包,並鼓勵這名同學以后多多發紅包。
記得去年福州之行,參加《構建之法》的教學論壇,論壇的前一天晚上我與周老師和乾神、飛龍博士在酒店聊天,臨近半夜12點,我忽然想起自己那天還沒有背單詞,我跟周老師說“你們先聊,我一會回來”,然后離開座位跑到一邊抱着手機背了五分鍾單詞,又回到座位放心的和周老師聊了起來。楊老師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鐵齒銅牙 | 氣沉丹田
去年參加了“鐵齒銅牙|氣沉丹田”(那時還不叫這個名字)微信群,主要讓教師練習發聲,緩解聲帶長期振動帶來的一些疾病。婁老師發起“做教練”之好聲音訓練,我們每天積極練習吐唇音,說繞口令,學習氣沉丹田之法。我那時每天上班路上需要先走15分鍾走到輕軌站,我就利用這15分鍾練習吐唇音和繞口令。之前剛一吐就沒氣,而且嘴也不會打嘟。我一邊走一邊嘟,走在人多的地方很奇怪,我就選人少的路走,一邊走一邊練習。后來經過不斷練習,嘴也可以打嘟了,大概也可以堅持10秒鍾以上了。以前每個學期的第一次課我都累得半死,一節課的后半段基本上就嗓子也啞了,說話也沒氣了。這學期一周20節,周五結束,依然可以正常發聲,還是很有效果的。“鐵齒銅牙|氣沉丹田”群里不知道是誰發現了一個練習發音的小程序,每一段話都有原文錄音,群里的小伙伴們都開開心心的每日讀一小段話打卡。但這個打卡對我來說沒有什么難度,自認為普通話發音還算標准,自己還是更應該加強氣息的練習,讓自己可以更好的控制氣息和節奏。
助教之路
乾神從“鐵齒銅牙|氣沉丹田”群中得到啟示,組織助教們每周打卡,並設計闖關模式,讓助教每周過一關,每周都不忘自己的工作,並傳遞點評博客、推薦優質博客等方法。《構建之法》的助教群中也實施每周日提交助教小節,內容為本周已完成工作、下周工作內容、遇到的困難。一是督促還沒有積極工作的助教要每周的積極工作,二是能看到各個學校的課程進行情況,三是助教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總結也有一個計划,方便下面工作的開展。
構建——精神和體魄
“構建——精神和體魄”這是一個由楊老師組織起來的健身群,大家每天都把自己的健身情況發到群里來,有一些大神會給一些指導。楊老師是這個群中的勞模,每天都有非常詳細的健身記錄和健身體會,然而我就有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假期的時候時間充裕堅持得很好,按照keep的計划每天打卡,但一到上班就只能每周固定兩天去游泳或去健身。周老師還給我郵寄了兩對啞鈴,激勵我每天練習,不過好久沒舉了,有點落灰了,還是應該行動起來啊。。。
每天都有那么一丟丟成就感,生活就多了很多幸福感
總結起來,如果每天都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做某件事,這件事就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做,你會覺得這一天好像少了點什么,這應該就是習慣的力量吧。背單詞這件事目前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雖然還看不到自己有哪些進步,但我相信量變總有一天會引起質變,因為我已經看到楊老師這個優秀的榜樣在這件事情中獲利。
我還加入了一個群,練習英文口語,但身邊沒有人一起練習,自己每天在洗腳的時候練又經常被一些瑣事打亂,而且也沒人來指點我這里念得不好,那里需要改進,就很難堅持,因為看不到身邊優秀的人,也感受不到自己的進步。所以想要進步也需要好的生態圈,你身邊總有一些打游戲,拖延症,熬夜患者,那么慢慢你也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尋找好的環境,好的生態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很感激我遇到了構建之法,因為我之前也是一個拖延症患者,但在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我也開始早上行動起來。如果每天按時睡覺,一早就行動起來,感覺一天都會有滿滿的正能量。
每天打卡,每天記錄生活,每天都會看到自己的進步,每天都有那么一丟丟成就感,生活就多了很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