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平靜時看書,還是看書得到平靜


    之前一直認為,只有心平氣和的時候,才適合看;心若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是不能看書的,這時看書的效果不好,達不到看書的目的。

    這里的平靜,有兩個方面。一是環境的安寧。無法想象如果處於嘈雜的場所,人還怎么讀書,怕是看兩三行,思緒就要被打斷;二是心的平靜。思緒繁亂、注意力被其它事物影響,或許就只能瞪着書發呆,別說理解書的意思,恐怕連行文脈絡理不清。環境的嘈雜是外因,內心躁動是內因,外因影響內因,影響心的清靜。

    先靜心,再看書。就是起初我認為讀書該有的步驟,較為合理的過程。但比較可惜的是,平靜常常難以求得。以我為例,一旦心情煩悶,就不想捨起書本;一旦環境喧鬧,就覺得該放下書了;一旦生活苦悶,就想丟棄書本。生活的細枝末節起大多波瀾,就成為了棄讀的理由,就變得沒那么喜歡閱讀。因此,我在思考,是否能轉變個思維,變換個步驟。

    先看書,求靜心。不求能在平靜的時候讀書,而是期望讀書能讓我們平靜。能安靜的讀書當然更好,不過我想談論是一種讓人振奮的可能性,就是讀書可以讓我們得到寧靜,成為舒緩壓力、解憂的好手段。把讀書當成任務,強迫自己去讀,這樣的意圖本身就容易讓人沮喪,讀書變得不純粹。讀書該是良葯,而不是苦果。

    我期待的讀書,就像是在回家的小道上,昏黃的燈光給了點亮色,一側的樹木暗沉,人們行走匆匆,時不時傳來房屋修葺的敲打聲,我抬頭望天,卻看到了皎潔的彎月。讀書,就像在尋找彎月,尋找一份內心的平靜。

    愛讀書,才平靜。我也勉勵自己,拿起書本時,提醒自己是為寧靜而來,為一方凈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