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中的通訊之HTTP協議


java 中的HTTP協議

 

一、什么是HTTP協議

  HTTP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的簡寫,它是TCP/IP協議的一個應用層協議,用於定義WEB瀏覽器與WEB服務器之間交換數據的過程。客戶端連上web服務器后,若想獲得web服務器中的某個web資源,需遵守一定的通訊格式,HTTP協議用於定義客戶端與web服務器通迅的格式。

二、HTTP協議的版本

  HTTP協議的版本:HTTP/1.0、HTTP/1.1

三、HTTP1.0和HTTP1.1的區別

  在HTTP1.0協議中,客戶端與web服務器建立連接后,只能獲得一個web資源。
  在HTTP1.1協議,允許客戶端與web服務器建立連接后,在一個連接上獲取多個web資源。

四、HTTP請求

4.1、HTTP請求包括的內容

  客戶端連上服務器后,向服務器請求某個web資源,稱之為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了一個HTTP請求

一個完整的HTTP請求包括如下內容:一個請求行、若干消息頭、以及實體內容
范例:

4.2、HTTP請求的細節——請求行

  請求行中的GET稱之為請求方式,請求方式有:POST、GET、HEAD、OPTIONS、DELETE、TRACE、PUT,常用的有: GET、 POST
  用戶如果沒有設置,默認情況下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的都是get請求,例如在瀏覽器直接輸地址訪問,點超鏈接訪問等都是get,用戶如想把請求方式改為post,可通過更改表單的提交方式實現。
  不管POST或GET,都用於向服務器請求某個WEB資源,這兩種方式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數據傳遞上:如果請求方式為GET方式,則可以在請求的URL地址后以?的形式帶上交給服務器的數據,多個數據之間以&進行分隔,例如:GET /mail/1.html?name=abc&password=xyz HTTP/1.1
  GET方式的特點:在URL地址后附帶的參數是有限制的,其數據容量通常不能超過1K。
  如果請求方式為POST方式,則可以在請求的實體內容中向服務器發送數據,Post方式的特點:傳送的數據量無限制。

4.3、HTTP請求的細節——消息頭

  HTTP請求中的常用消息頭

  accept: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它所支持的數據類型
  Accept-Charset: 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它支持哪種字符集
  Accept-Encoding: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支持的壓縮格式
  Accept-Language: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它的語言環境
  Host: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想訪問哪台主機
  If-Modified-Since: 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緩存數據的時間
  Referer: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客戶機是哪個頁面來的  防盜鏈
  Connection:瀏覽器通過這個頭告訴服務器,請求完后是斷開鏈接還是何持鏈接

例如:

復制代碼
Accept: application/x-ms-application, image/jpeg, application/xaml+xml, image/gif, image/pjpeg, 
    application/x-ms-xbap, application/vnd.ms-excel, 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 application/msword, */*
Referer: http://localhost:8080/JavaWebDemoProject/Web/2.jsp
Accept-Language: zh-CN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4.0; SLCC2;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Media Center PC 6.0; .NET4.0C; .NET4.0E; InfoPath.3)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Host: localhost:8080
Connection: Keep-Alive
復制代碼

五、HTTP響應

5.1、HTTP響應包括的內容

  一個HTTP響應代表服務器向客戶端回送的數據,它包括: 一個狀態行、若干消息頭、以及實體內容 。

范例:

復制代碼
HTTP/1.1 200 OK
Server: Apache-Coyote/1.1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ISO-8859-1
Content-Length: 105
Date: Tue, 27 May 2014 16:23:28 GMT

<html>
    <head>
        <title>Hello World JSP</title>
    </head>
    <body>
        Hello World!

    </body>
</html>
復制代碼

5.2、HTTP響應的細節——狀態行

    狀態行格式: HTTP版本號 狀態碼 原因敘述<CRLF>
      舉例:HTTP/1.1 200 OK
  狀態碼用於表示服務器對請求的處理結果,它是一個三位的十進制數。響應狀態碼分為5類,如下所示:
  

5.3、HTTP響應細節——常用響應頭

  HTTP響應中的常用響應頭(消息頭)
  Location: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來告訴瀏覽器跳到哪里
  Server: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服務器的型號
  Content-Encoding: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數據的壓縮格式
  Content-Length: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回送數據的長度
  Content-Language: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語言環境
  Content-Type: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回送數據的類型
  Refresh: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定時刷新
  Content-Disposition: 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以下載方式打數據
  Transfer-Encoding:服務器通過這個頭,告訴瀏覽器數據是以分塊方式回送的
  Expires: -1  控制瀏覽器不要緩存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dp-gacl/p/3751277.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