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一些疑問知識點


PS 的核心, 是 選擇, 是 摳圖, 不管是蒙版, 通道也好等等, 其實主要的作用還是 摳圖. 還是精確地 選出你要處理的 內容對象!

如何改變工具預設?

使用工具預設, 可以將你當前正在使用的 / 今后可能常用的 工具選項保存下來, 這樣便於以后 直接使用
可以對 工具預設, 進行 : 新建/刪除/重命名, 復位等操作

wand : 魔術棒有幾種選擇模式,可以從 已經存在的選區中選擇減去,相交, 相加, 新選區 等幾種模式

圖層和圖層之間, 在選區之間的運算: ctrl+shift是圖層選區相加, alt+shift是圖層選區相減, ctrl+shift+alt是圖層選區相交

方法是:

  1. 首先, 要選擇你要編輯的圖層,並轉換為選區. (一定要轉換為選區, 后面才能被認為是對選區進行操作)
  2. 其次, 是按住輔助鍵單擊其他圖層. 其他圖層不一定跟當前圖層挨着的.

如何移動 “自由變換”的中心點?

  1. 好像可以直接用 "移動工具" move(V) 進行拖動中心點的
  2. 如果不可以, 就安裝輔助鍵alt, 再拖動中心點...

選區的 自由變換 和 圖形的自由變換是否相同?

  1. 這兩個變換很類似, 操作也比較類似, 所以有些混淆, 其實是在兩個不同的菜單下, 一個是在 "選擇"菜單, 一個是在"編輯"菜單.
  2. 確實是 既可以對純粹的選區 進行變換, 也可以對圖像進行變換
  3. 對純粹的選區進行變換, 還沒有快捷鍵, 只好用鼠標右鍵的方式, 如果確實要用, 可以按: alt+S+T
  4. 但是, 如果要用 "編輯"-> "變換/自由變換"的話, 就只能是針對有 圖像的圖層和 有圖像的區域, 如果是空圖層或所選區域沒有 像素點的話, 都不行, 會報錯"無法變換所選 像素, 因為所選區域是空的"
  5. 也就是說, 自由變換, 只能是針對 所選"像素" 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像素點才行
  6. 但是, 對像素圖層和矢量圖層又不一樣, 如果是矢量圖層, 不管你有沒有選區, 總是對整個矢量圖像進行自由變換; 如果是像素圖層, 則只針對所選區域(必須有像素點,不能為空)進行自由變換.

真的有繪制幾何形狀的工具, 叫U

對於橢圓和矩形等, 除了有選區工具外, 還有對應的真實繪圖的工具
橢圓和矩形等會被當做 ”矢量“ 圖像來對待和處理。

因為PS的很多操作, 只能是針對柵格化圖像來處理,所以, 對橢圓、矩形等處理時要先轉換為柵格像素點

漸變的形式有幾種,包括線性漸變, 中心漸變,菱形漸變等,在工具選項欄中進行選擇

圖層的默認命名規則?

是以自然的命名規則,
如果是矩形或橢圓或直線、多邊形等, 則以形狀的具體名稱如矩形、橢圓等加上編號1,2,3等
如果是其他自定義形狀,則用“自定義形狀#編號“表示
如果是外來的圖像或文件,則以圖像本身的名稱來命名圖層

打開顏色面板的快捷鍵是F6

顏色的三彩色是RGB, 還有一種方法是 HSB 或 HSL, 其中的H: hue,色相; S: saturate飽和度, B是bright,L是lightness表示亮度明度的意思
hue色相是光的的顏色,是由波長決定的,也叫做色調, 共有6個基本色:紅橙黃綠藍青紫, 然后中間間隔有6種中間色, 共12個顏色的色環圖
saturate: 是光的飽和度,即光中包含其他成分的多少, 包含灰色的程度, 也叫光的純度。從100%到-100%。 -100%表示不含有該種顏色
bright:是外界的光照射到該種顏色上的多少。 也是100%到-100%,如果外界的光照(明度)是100%,看到的將是全白色, 如果減少到-100%,看到的將是全黑色

圖層之間的鏈接和 蒙版的鏈接?

  1. 用ctrl、shift等同時選擇多個圖層, 然后鼠標單擊右鍵,選擇“鏈接”
  2. 鏈接的作用類似於“word”的組合, 可以將多個圖層同時進行拖動、移動等操作

矢量圖層的內容要柵格化轉換?

在圖層面板的圖層縮略圖行 的不同位置單擊右鍵, 有不同的右鍵菜單內容
柵格化,要在右邊 “非縮略圖”位置部分單擊, 才有對應的柵格化右鍵菜單內容

矢量蒙版和圖層蒙版的區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87100291.html

圖層類蒙版, 廣義上, 一個圖層, 對於它下面的圖層就是一個 "蒙版", 而剪貼蒙版是 一個圖層, 對於他上面的所有圖層而言, 就是剪貼蒙版.
通道類蒙版 就是直觀的/普通所說的圖層蒙版, 是指用 選區, 油漆桶, 畫筆等所得到的 "像素類型"的蒙版. 依附於 "通道"上的蒙版通道, 縮略圖呈白色;
路徑類蒙板, 實質上就是一條路徑。矢量蒙板是該類蒙板唯一的應用。 就是 由 * *鋼筆/形狀等 勾畫出的 路徑 組成的蒙版, ** 縮略圖成 灰色, 其中 路徑內部的內容才會顯示, 路徑外部的內容不顯示. 矢量蒙板是用路徑來控制目標圖層的顯隱的。封閉區域內對應的目標圖層將被顯示,封閉區域外對應的目標圖層將被隱藏。對於一些復雜交叉的路徑,可參照奇偶纏繞的規則判斷某一區域是否屬於被封閉的區域。 與通道類蒙板類似,當我們為某一圖層增加矢量蒙板后,在相應圖層的后面也會增加一個矢量蒙板標識符,但這並不是矢量蒙板本身,要想查看真正的矢量蒙板,需在路徑調板中方可。

ps中的智能對象?

就是在"置入"(導入和導出是針對導入視頻/導出到illustrator)圖片的時候, 保持圖片的原始數據, 這樣在多次反復縮放時,不會引起失真.
缺點是: 對編輯,比如模糊/油漆桶等操作會限制,提示你先要柵格化圖像.

對於幾何圖層, 形狀圖層, 它的填充顏色和邊界顏色 跟前景色和背景色無關, 前景色和背景色是針對柵格位圖圖像而言的.


蒙版的使用方法? 參考: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d713063507d42313fdf475ce.html

  1. 選中當前圖層, 然后點擊"添加矢量蒙版", 為當前圖層添加蒙版
  2. 注意 , 這個時候, 有在同一行中, 就有兩個縮略圖, 一個是圖層縮略圖, 一個是蒙版縮略圖. 這時要選中蒙版縮略圖, 不要選中圖層縮略圖, 否則就是對圖層縮略圖進行編輯
  3. 在蒙版縮略圖上進行編輯的時候, 基本上只能使用 : 選擇工具(創建選區), 油漆桶, 畫筆(alt/ctrl + del填充 )等 這三個工具進行編輯, 但是不能使用 實體的 "橢圓", 矩形繪制工具, 因為不管在任何時候, 任何地方, 使用 實體形狀工具 進行繪制的時候, 總是自動創建 一個 形狀圖層. 其結果而沒有繪制在 蒙版上.
  4. 使用蒙版的好處是: ps蒙板之所以這么重要,是因為它給予摳圖很大的自由空間,不但 可以不破壞素材 而且可以任意修改恢復。

圖層和蒙版的鏈接?

  1. 添加鏈接后, 圖層和蒙版的操作是聯動的, 如圖層移動, 則 蒙版就會跟着移動.
  2. 有時候, 要求圖層移動, 而蒙版不移動, 比如" 相框" 效果. 則要求: 可以單獨對圖層或者蒙版進行操作 如移動等, 這時候, 就要 取消 圖層和蒙版之間的 鏈接.
  3. 如果斷開圖層和蒙板之間的鏈接,那么圖層移動和自由變換,蒙板不會隨着移動和變換。比如,復制了一個圖象到相框里,載入相框的選區給圖像添加了蒙板,圖層就好象放到相框里一樣,但還想對圖像移動和變換大小,這時就需要斷開和蒙板和鏈接,否則的話,移動圖層,蒙板就會一起移動了。

=====================

什么叫剪貼蒙版?

蒙版的作用都是, 用上一層來控制下一層的 顯示效果.
剪貼蒙版, 類似於 "拓紙" , 底層是 基板, 是底板, 是一些內容. 上面的圖層相當於 彩紙, 在兩個圖層之間(隨便選取 哪個圖層都是一樣), 按住alt單擊, 創建剪貼蒙版后, 則 下面的文字將顯示出來, 同時 上面那個圖層 的內容(印子)將 印在 下面的圖層內容上, 但 只有下面的圖層內容那么大.


ps中的鋼筆的使用方法

  1. 鋼筆可以畫三種線: 直線--- 直接單擊鼠標; 光滑的曲線---單擊並拖動鼠標, 轉折的曲線--點擊鼠標+拖動+alt同時拖動鼠標.

  2. 三種鋼筆可以相互轉化, 其中alt鍵是 轉換 "轉折點"的按鍵和 兩個折線形成的角度 圖標就是 轉折點.

  3. 快捷鍵A表示路徑的選擇工具, 一個是直接 選取整個路徑, 是對路徑進行移動等操作; 而另一個是 選取 路徑上的 錨點和方向點(方向線上的端點)進行 調整操作. 這兩個選取是可以 通過ctrl鍵相互轉換的.

  4. 如果是多個工具組成的工具組按鈕, 當前顯示的/選中的工具 將以 黑點 表示.

  5. 鋼筆錨點兩端的 方向線 可以調整, 兩條方向線的長度是可以不相等的, 而且 他們的方向也可以通過alt來調整, 不一定 是在 一條直線上的 . 甚至可以是 兩條方向線在方向上是重合的, 為0度.而不是180度

  6. 方向線來控制 路徑的方向和弧度等. 所以 只要 方向線是對稱的, 那么曲線就是對稱的. 比如 起點的兩個方向線是對稱的 折線, 終點的 兩個方向線也是對稱的折線, 那么得到的就是 一個 心形的路徑

===============================

鋼筆的方向線原理

  • 直線和曲線的轉換: 如果有方向線(方向線的長度不為0), 那么 就是曲線, 如果方向線的長度縮短為0(沒有方向線), 那么就是 直線.
  • 轉折, 是指 錨點兩端的 方向線是否在 同一條直線上, 如果在同一直線上(180度的方向上) , 那么他們就是連續的/光滑的曲線, 如果 兩邊的 方向線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那么他們就是 轉折的!
  • 什么時候 用轉折, 主要是看 圖像的角度, 如果不是 向同一個方向 延伸, 而是向 相反的方向延伸, 就是 轉折! 就要用 alt來 轉換
  • 你可以用 曲線來勾圖, 來選取路徑, 也可以用直線, 那就是 將圖像放大, 然后用短直線 來畫路徑勾圖.

將路徑轉換為 選區, 除了 "路徑"面板之外, 也可以直接用 ctrl+enter來轉換.

只取我所,勿管所周。
將路徑轉換為選區? 在路徑面板中, 按住ctrl鍵同時單擊路徑圖標。

消除/取消之前 的 所有操作, 使用的是 F12, 很多工具使用時, 如果按ctrl, 就會臨時切換到 move. 空格鍵是 抓手工具, hand, 而安裝空格的同時, 再按下 ctrl就是縮放了!

=====================

消除鋸齒和 羽化的區別?

消除鋸齒的效果是: 在圓/橢圓/曲線等繪制中, 使得從深色(如黑色)到淺色(如白色)的過渡有漸變, 而不是一下子跳變的. 它是由系統自己計算而得到的, 用戶不能指定大小.
而羽化的效果是: 在對選區進行填充/繪畫的時候, 虛化邊界, 使得填充等操作可以 超出 邊界的范圍, 以 螞蟻線為中心, 兩側對稱地進行擴充.

如果要填充多個 (不連續)的選區, 在選區選擇模式中, 選擇" 添加到選區" , 而不是采用默認的"建立新選區"

區別是:

  1. 消除鋸齒 只是針對 曲線的選區工具, 而對於矩形等選區工具則不可用, 而羽化是針對 任何 選區 都適用的.
  2. 操作的時機不同, 消除鋸齒要在創建選區之前進行勾選, 否則無效; 而羽化 也 可以在 創建選區之后進行設置羽化的大小.
  3. 羽化通常是對選區進行操作的, 而消除鋸齒, 除了針對選區操作外, 還可以針對文字進行操作.
  4. 羽化的大小通常以5px 較常用; 如果是n個像素, 通常是在選區線內外對稱的n/2進行羽化
消除鋸齒其實原理和羽化差不多。你查看“選擇>修改”命令,里面沒有“消除鋸齒”這一選項,因為消除鋸齒一般是在屬性欄或某個對話框中提供這個選項,而且消除鋸齒不能讓你設置隨意的值,勾選了這個值系統就會自動計算應該消除的程度。那它和羽化有什么區別?羽化不管是什么形狀的選區,都會在選區內外兩側將部分像素透明化,但消除鋸齒不是這樣的,比如用矩形選框工具做一個選區,選項欄的“消除鋸齒”是不可用的,因為它矩形選區是直來直去的,沒有鋸齒,你可以對它進行羽化,也可以平滑(四個角),但不能消除鋸齒,因為沒有鋸齒。另外,平滑和羽化一都是基於選區的,而“消除鋸齒”不一定是基於選區的,使用文字工具的時候,選項欄也有對應“消選鋸齒”的選項:無、平滑、犀利等,而且消除多少鋸齒由系統自動計算。

羽化的操作快捷鍵是 : ctrl+alt+D, 有兩種方式進行羽化操作, 一種是 先設置羽化值, 然后制作選區; 第二種方法是: 先制作選區, 然后設置 羽化值 的大小. 建議用第二種方式, 這樣如果你的 羽化程度不足, 可以返回去, 重新設置羽化值, 但是選區范圍仍然可以保持; 如果采用第一種方法, 要修改羽化值, 則選區將會丟失, 你得要 重新制作選區.


一些新增的內容

徹底解決Ps的蒙版使用方法

  1. 蒙版的主要作用是, 為了將兩個圖層較好地上下融合在一起
  2. 蒙版中只有有三種顏色(黑色, 白色, 灰度), 圖像上面的/相關聯的 蒙版中, 黑色表示下面的圖像部分 不顯示, 白色表示下面的圖像部分完全顯示, 而灰色表示 下面的部分將 透明的顯示.
  3. 在蒙版中, 可以用油漆桶, 畫筆, 選區, 刪除等進行編輯蒙版中的區域, 即可以靈活地進行編輯和顯示, 融合等了.

========

  1. “背景橡皮擦” 工具, 主要 是在 摳圖的時候, 擦去 要摳圖部分 的周圍 不要的部分.
    選項: 不連續, 就是可以擦去不連續的背景色, 當背景色在” 要摳圖的部分, 比如頭發” 的周圍的時候, 就要選中這個選項.

  2. ps中的透明色和白色是不同的, 前者表示此處沒有顏色, 而后者表示有塗料的.
    當ps中的透明色保存為jpg的時候, 會轉為”白色”

  3. 任何像素的選擇范圍都不大於50%, 邊界不可見? 是什么意思?

  • 選取的時候, 總是以 像素點 為單位進行選取的, 可能是套索在 划過 幾個像素的時候, 圈進去的區域 小於 每一個像素的 面積 小於 像素的 50%.

  • 選區 “螞蟻線” 在大於50%的時候,總是可見

  • 但是邊界不可見, 並不表示不可以填充. 一樣的可以填充…

  • “任何像素”表示可能是多個像素同時, 不一定只是一個像素 的選擇范圍小於50%

  • 油漆桶填充時總是以 像素點 為單位的, 即最小填充范圍是一個像素,不可能只是填充半個像素

  • 這種情況通常是 用 套索來選取的時候發生的(比如用套索工具隨便畫一條直線時), 用矩形選框總是能選取至少 一個 像素點

  1. 選擇的時候, 套索是連續鼠標划線, 會自動封閉起點和終點. 多邊形選區是 多次間歇單擊鼠標 成形

  2. 最大只能放大到3200%

  3. 使用PS的好處是 可以對 每一個像素點進行很大程度的/ 很直觀的顯示和操作.

  4. PS的工具箱工具快捷鍵 是單個字母. 從A到Z 基本上對應的單詞基本上對應的 英文單詞的首字母 ,也不完全是這樣, 基本上是, 全部的參考是: https://helpx.adobe.com/photoshop/using/default-keyboard-shortcuts.html

  5. delete鍵的用法?

  • 在 “背景” 圖層上, delete是 填充功能. 彈出”填充”對話框. 相當於 alt+del和 ctrl+del
  • Alt+del是用前景色填充 “背景”圖層上的選區. Ctrl+del是用背景色 填充
  • 只有在 普通 圖層上, del才是 刪除像素點 為 透明 “真的”沒有
  1. 其他工具, 橡皮擦 工具是刪除為 透明

  2. ps中的復制和粘貼, 粘貼后將成為 一個 新的 “圖層” 如果有選區, 將只復制粘貼 選區, 否則復制- 粘貼 整個圖形內容.

  3. 在操作時, 不管是選區還是 整個圖像, 及時地 不停地 使用 ctrl, alt, shift 等輔助 操作鍵 會有 復制/ 移動等 臨時效果.

  4. 在選區內 “移動” 鼠標形狀是 有一個剪刀, 表示 將會 移走/挖走 選區中的內容, 而整個的移動 形狀 是 將整個內容 移動位置

  5. 鋸齒/羽化 是針對 斜線/曲線/橢圓等 非直線的 圖形而存在的… 矩形或單行選區都不會出現鋸齒.


顏色面板的使用?

單擊F6, 就可以調出 顏色面板
最重要的是, 通過顏色面板就可以直接 改變前景色和背景色. 因為 顏色面板上的那兩個圖標 跟 工具箱 上的 那兩個 前景色和背景色 圖標就是 直接 相關聯的. 你可以 直接在 顏色面板上 點擊它們 , 就是直接設置顏色了.
而且 , 如果在顏色面板上 雙擊那兩個圖標的話, 就會打開 調色板(拾色器)

雜項?

  1. 將一副圖片直接拖動到圖像中的時候, 提示你進行拖動修改其比例. 直接雙擊將以100% 比例顯示

  2. 魔術橡皮擦 = 魔術棒 + 橡皮擦, 就是要擦除圖像中的像素點, 選擇要刪除的區域 的依據是根據 魔術棒單擊處的 顏色來決定

  3. 正片疊底, 直觀的理解是, 在 光源前面, 幻燈機前面, 放幻燈片, 然后 投影到 白色屏幕 上的 效果就是 正片疊底. 這是一種 將圖像 "映入"到底片 上的 一種 較常用的方法! 從物理上的理解是: 將兩幅照片上 , 對應點的 對應通道的值 相乘然后 除以 255得到的值.

  4. 要改變圖像本身的色彩/亮度等, 不能使用 油漆桶(油漆桶將會把原來的像素點 覆蓋掉/ 塗抹掉, 而是 用 圖像菜單-> 調整 -> 中的 ctrl_L, ctrl_M等 設置 圖像本身的 HSB等屬性

鋼筆工具的使用?

鋼筆工具主要是畫 曲線, 畫弧線的工具, 一般畫弧線時, 不要超過1/4圓弧。
在畫圓弧/曲線的過程中, 按住ctrl鍵就可以切換到 選擇模式。 而不必去手動地切換到 選擇路徑工具

關於色階的調整原理?

ctrl+L是色階 ctrl+M是曲線

  1. 色階和曲線的原理差不多, 都是為了糾正偏色, 曝光過度和曝光不足, 光線朦朧模糊等缺陷
  2. 在色階和曲線中, 輸入都是 為了調整圖像的對比度, (即圖像的黑度到灰度到白度的過渡情況), 輸出是調整整個圖像的 亮度, 明度, 明暗程度
  3. 色階直方圖的原理 表示的 是: 在 某個輸入值(對比度/灰度值)的點, 圖像中具有這個灰度值的 像素點的 多少/數量/百分比
  4. 可以對整個圖像的RGB進行調整, 也可以只針對某一個通道進行調整
  5. 可以手動調整 色階, 也可以 自動進行調整. 最快速的是使用 : 爬山法: 將 圖像中灰度值分布不合理的(比如朦朧的圖像, 就是灰度值小的黑色和灰度值大的白色太少時)圖像, 將兩邊的輸入點(三角形)向山腳移動即可.

成分和成份, 像和象的區別?

成分和成份是通用的. 沒有區別. 通常, 表示一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時, 用 "成分". 表示階級的組成時, 用 "成份"
象的三個含義: 表示動物, 大象; 表示外在的樣子, 表象時, 如: 表象, 印象, 象征等; 表示模擬的意思, 如: 象聲詞, 象形詞. 其他情況用"像"
像: 表示雕刻/照相得到的結果, : 雕像/圖像; 表示相似的時候, 如 像...一樣;

通道的作用和使用?

  1. 通道的作用, 主要是用來: 一是用來存儲選區, 二是, 用來摳圖, 摳透明的物體, 半透明的物體, 或頭發等.
  2. 通過通道進行選擇的時候, 先對通道進行色階/曲線等的調整, 比如調整灰度, 透明度等, 然后根據通道進行創建選區
  3. 通過通道摳圖時, 可以只對某一個通道進行摳圖 得到選區 , 也可以對三個通道都摳圖然后合並, 再得到選區.
  4. 創建選區后, 再使用ctrl+J進行復制

ctrl+J的使用? 它是對原始圖像/ 圖層進行"備份"的方法, 通常PS中所說的備份就是這個ctrl+j

ctrl+J是 創建 "通過復制的圖層" , 它是一個很廣泛很寬泛的含義, 任何時候都可以應用的操作.

  1. 如果沒有選區, 就是對整個對象進行復制
  2. 如果有選區, 不管這個選區是怎樣來的, 比如: 通過通道/蒙版/路徑/選區 來的, 都可以用 ctrl+J進行復制.

通道中的 黑白度(灰度) , 表示的是, 包含/含有這種顏色的深淺, 如果越白, 表示在這個像素點, 包含這種顏色, 比如紅色, 更多, 更紅, 如果越黑, 表示包含這種顏色更少, 甚至沒有..


要用delete鍵進行刪除, 必須先設置 選擇區域. 否則操作無效 .

windows 的開始菜單 放置位置: c:\users\administrator\ AppData\ Roaming\ 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 Startup AppData中的數據不能刪! 包括三個文件夾: Local, LocalLow, Roaming.

roam就是 : 漫游, 漫步, 閑逛的意思 手機漫游: Barefoot children roamed the streets.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