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ost更安全(不會作為url的一部分,不會被緩存、保存在服務器日志、以及瀏覽器瀏覽記錄中)
2.post發送的數據量更大(get有url長度限制)
3.post能發送更多的數據類型(get只能發送ASCII字符)
4.post比get慢
5.Post是向服務器提交數據的一種請求,get是向服務器發索取數據的一種請求。
6.get會將數據緩存起來,而post不會
post請求的過程:
1.瀏覽器請求tcp連接(第一次握手)
2.服務器答應進行tcp連接(第二次握手)
3.瀏覽器確認,並發送post請求頭(第三次握手,這個報文比較小,所以http會在此時進行第一次數據發送)
4.服務器返回100 continue響應
5.瀏覽器開始發送數據
6.服務器返回200 ok響應
get請求的過程
1.瀏覽器請求tcp連接(第一次握手)
2.服務器答應進行tcp連接(第二次握手)
3.瀏覽器確認,並發送get請求頭和數據(第三次握手,這個報文比較小,所以http會在此時進行第一次數據發送)
4.服務器返回200 ok響應。
get表達的是一種冪等的,只讀的,純粹的操作,即它除了返回結果不應該會產生其它副作用(如寫數據庫),因此絕大部分get請求(通常超過90%)都直接被CDN緩存了,這能大大減少web服務器的負擔。
而post所表達的語義是非冪等的,有副作用的操作,所以必須交由web服務器處理。
把所有get請求換成post,意味着主干網絡上的所有CDN都廢掉了,web服務器要處理的請求數量將成百上千倍地增加,顯然這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而post所表達的語義是非冪等的,有副作用的操作,所以必須交由web服務器處理。
把所有get請求換成post,意味着主干網絡上的所有CDN都廢掉了,web服務器要處理的請求數量將成百上千倍地增加,顯然這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