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SAS,USB, PCIE


這三個接口對於BIOS開發很重要,三者之間又有相似處,故將學習成果歸納在一處。

SATA的出現時原來ATA技術的拓展,SATA硬盤現在是桌面PC,服務器和網絡存儲系統的主要存儲介質。

 SAS是SCSI技術的改進,它定位於高端服務器市場,每一個端口可以連接16256個外部設備,並且SAS采用點到點的串行傳輸方式,傳輸速率高達3Gbps。

 更重要的是SAS與SATA完全兼容,這樣可以給系統更多的選擇空間和適用范圍。

 SAS由3類協議構成:

 1,SSP,用於傳輸SCSI命令。

 2,SMP,用於對連接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3,STP,用於SAS和SATA之間的數據傳輸。

 SATA接口有三種模式:

 1,IDE

 該模式不同於其他模式的一點是通過I/O映射,其他模式是通過Memory映射。IDE模式是兼容性最強的模式,但硬盤性能是最差的。

 2,AHCI

 該模式和IDE模式的主要區別是增加了NCQ,TRIM和熱插拔等功能。NCQ可以減少搜尋軌跡和數據的時間。如果需要接固態硬盤,一般將SATA接口設置成AHCI模式。

 3,RAID

 3-1,RAID0

 將數據平均存儲到2塊或多塊物理硬盤上,多塊硬盤可以並行處理。

 RAID0擁有最高的性能和最差的安全性。一旦一塊硬盤上的數據受損,其他硬盤的相關數據也隨之報銷。

 3-2,RAID1

 同時對兩塊硬盤進行操作,每塊硬盤存儲相同的內容。這樣至少一塊硬盤的數據不出問題,數據就是安全的。

 這個模式安全性最高但性能最差。

 3-3,RAID5

 同時對3塊或更多物理硬盤進行操作,硬盤數為N,該模式以1/N的容量作為校驗區,以剩下的容量作為數據區來存儲數據。

 這樣兼顧了性能與安全性,但他的安全性也有局限,只損壞一塊物理硬盤的情況下沒有問題,當有兩塊損壞,邏輯硬盤就玩完了~

 3-4,RAID10

 RAID10是RAID1和RAID0的混合,這種模式兼顧了安全性和性能,但是成本很高。

 

USB接口方便易用,它有三種標准接口。 Hub是一種特殊的USB設備,它為USB提供了額外的功能,使USB可以連接更多的不同的外設。

 

學習了PCIE的有關知識:

 PCIE是繼ISA,PCI之后的第三代總線。

 它的傳輸方式是雙向點對點串行傳輸,數據的傳輸和接收時分開進行的。

 它使用低電壓差分信號,這種信號可以保持良好的穩定性。

 PCIE2.0V編碼方式每傳輸8bitS數據時,將8bits編譯成10bits,接收時再解碼出原來的8bits數據。而在3.0V中,128bits數據才需編譯為130bits,傳輸效率大大提升。

 PCIE上可以接三種設備,bridge,device,switch,通過switch可以連接更多device。

 PCIE支持兩種中斷,一個是INTx emulation,這一種是為了使PCIE可以兼容PCI設計的。另外一種是MSI。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