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的class中的,self到底是什么?


答案:self可以理解為一個字典變量,內部存的就是對象的數據屬性。如:{'name':'zhang','age':'18'}就是這些。

注意只有數據屬性,並沒有創建新的類的方法。  類----->通過實例化生成----對象---->(對象只是一串類似於字典的數據,沒有把類的里的方法復制給你,python沒有new這個方法!)

在python2中分為

經典類:

class Box:

  pass

新式類:

class Box(object):

  pass

 

在python3中,只有新式類:

class Box:

  pass

 

在python的class中的,self到底是什么?

 

上實例:

class.py

 1 class Box:
 2     def __init__(self, boxname, size, color):
 3         self.boxname = boxname
 4         self.size = size
 5         self.color = color  # self就是用於存儲對象屬性的集合,就算沒有屬性self也是必備的
 6 
 7     def open(self, myself):
 8         print('-->用自己的myself,打開那個%s,%s的%s' % (myself.color, myself.size, myself.boxname))
 9         print('-->用類自己的self,打開那個%s,%s的%s' % (myself.color, myself.size, myself.boxname))
10 
11     def close(self):
12         print('-->關閉%s,謝謝' % self.boxname)
13 
14 
15 b = Box('魔盒', '14m', '紅色')
16 b.close()
17 b.open(b)  # 本來就會自動傳一個self,現在傳入b,就會讓open多得到一個實例對象本身,print看看是什么。
18 print(b.__dict__)  # 這里返回的就是self本身,self存儲屬性,沒有動作。

以上代碼當中:

 

self 就是 對象/實例 屬性的集合,

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下:

1、Box是個類 ——》實例化——》b 對象/實例

 

2、Box類python中顯示為:<class '__main__.Box'>  (接下一行)

——》實例化:b=Box('魔盒', '14m', '紅色')  (接下一行)

——》得到對象/實例b,顯示為<__main__.Box object at 0x00000233857AA518> 

 

3、抽象體  (接下一行)

——》實例的過程  (接下一行)

——》得對對象,含有屬性:{'boxname': '魔盒', 'size': '14m', 'color': '紅色'},即self。

 

self看似是一整個對象,實際上描述明白一個類就是生產對象的過程,描述了self就是得到了對象。所以self內的健值可以直接使用。

正如自然界中,一個有效的對象,必須包括:1、描述對象的屬性;2、對象的方法。

所以self是必須的,也是對象中重要的特性。

 

當掌握了這個原理以后,我們試試以下的代碼,感覺更加神奇。讓我們明白重要的是它的思路:

class02.py

class Box:
    def myInit(mySelf, boxname, size, color):
        mySelf.boxname = boxname
        mySelf.size = size
        mySelf.color = color  # 自己寫一個初始化函數,一樣奏效,甚至不用self命名。其它函數當中用標准self
        return mySelf  # 返回給實例化過程一個對象!神奇!並且含有對象屬性/字典

    # def __init__(self, boxname, size, color):
    #     self.boxname = boxname
    #     self.size = size
    #     self.color = color  #注釋掉原來標准的初始化

    def open(self, myself):
        print(self)
        print('-->用自己的myself,打開那個%s,%s的%s' % (myself.color, myself.size, myself.boxname))
        print('-->用類自己的self,打開那個%s,%s的%s' % (myself.color, myself.size, myself.boxname))

    def close(self):
        print('-->關閉%s,謝謝' % self.boxname)


# 經過改造,運行結果和標准初始化沒區別

b = Box().myInit('魔盒', '14m', '紅色')
# b = Box('魔盒', '14m', '紅色')#注釋掉原來標准的初始化方法
b.close()
b.open(b)  # 本來就會自動傳一個self,現在傳入b,就會讓open多得到一個實例對象本身,print看看是什么。
print(b.__dict__)  # 這里返回的就是self本身,self存儲屬性,沒有動作。

 

換個角度來講,

對類的操作有:1、定義屬性  2、調節方法的選項

  ——》在適當的設置以后《———

類對的反饋有:1、得到屬性  2、執行方法

 

在類的函數當中,self為什么是必要參數,因為他是對象的載體,可以理解成一個字典。

通過以下代碼演示:

 1 class Box:
 2     def myInit(mySelf, boxname, size, color):
 3         print(mySelf.__dict__)#顯示為{}空字典
 4         mySelf.boxname = boxname
 5         mySelf.__dict__['aa'] = 'w'#甚至可以像字典一樣操作
 6         mySelf.size = size
 7         mySelf.color = color  # 自己寫一個初始化函數,一樣奏效,甚至不用self命名。其它函數當中用標准self
 8         return mySelf  # 返回給實例化過程一個對象!神奇!並且含有對象屬性/字典
 9 
10     # def __init__(self, boxname, size, color):
11     #     self.boxname = boxname
12     #     self.size = size
13     #     self.color = color  #注釋掉原來標准的初始化
14 
15     def open(self, myself):
16         print(self)
17         print('-->用自己的myself,打開那個%s,%s的%s' % (myself.color, myself.size, myself.boxname))
18         print('-->用類自己的self,打開那個%s,%s的%s' % (myself.color, myself.size, myself.boxname))
19 
20     def close(self):
21         print('-->關閉%s,謝謝' % self.boxname)
22 
23 
24 # 經過改造,運行結果和標准初始化沒區別
25 
26 b = Box().myInit('魔盒', '14m', '紅色')
27 # b = Box('魔盒', '14m', '紅色')#注釋掉原來標准的初始化方法
28 b.close()
29 b.open(b)  # 本來就會自動傳一個self,現在傳入b,就會讓open多得到一個實例對象本身,print看看是什么。
30 print(b.__dict__)  # 這里返回的就是self本身,self存儲屬性,沒有動作。

執行結果

 

{}
-->關閉魔盒,謝謝
<__main__.Box object at 0x0000026A2CBAA5F8>
-->用自己的myself,打開那個紅色,14m的魔盒
-->用類自己的self,打開那個紅色,14m的魔盒
{'boxname': '魔盒', 'aa': 'w', 'size': '14m', 'color': '紅色'}

 

注意看:'aa':'w' ,成功設置完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