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thon 作為一個近年備受好評的語言,它的一些優點讓人無法忽視。
代碼簡潔、可移植性強、可代入c,c++語言,或自身作為包供其他語言使用。復制代碼不必考慮轉義直接就能運行,這些都是他的優勢。
python的數據類型和大多語言相似,創建變量卻很簡單,無需顯示創建,直接變量名加類型表示,如“”、‘’都表示創建字符串,數字表示integral,加.表示float,false、true表示布爾類型。
和數組相似的列表,並且其值可以是不同類型。不可修改值但可以合並的元組。鍵值一一對應的字典。
刪除變量用del關鍵字。
輸出語句的關鍵字是:Print,使用方法是Print “內容”,變量;
運算符多了幾個如:冪運算符(**),and'or'not,in'notin,is'isnot,另外**運算符的優先級最高。
2.
Python提供了順序、條件、循環 三種流程語句。
If=>單條件語句,true執行false不執行。
示例-& 判斷用戶輸入 iuputStr=input("請輸入一個數字") \r inputNum=int(inputStr) \r
if inputNum==13 : input "您輸入的為13"
如果要進行不同判斷的結果的不同執行方式 用 if elif 兩個結果用 if else
相比C#Python沒有do while 循環,break 終止循環 、continue 跳出當前循環 、pass占位符 、whlie 循環。
死循環用ctrl+c來退出 , for 循環遍歷列表 for 標識符 in 對象名
fol else \else 在for 正常循環結束之后執 行操作
這幾種語句可以嵌套使用
try:except:else: -異常處理 示例-& try : \r 可能異常的代碼 \r except : \r 異常處理代碼 \r else : 沒有發生異常的代碼
try:fimally : - 有沒有異常都被執行
raise 自己產生的異常,后面代碼不被執行
3.
Python函數類似於方法,定義是由[]def關鍵字 + 函數名(形參名) : 函數體 \r return #不加則返回None
調用是[]函數名(實參)
傳遞參數有四種方式 1.(arg1,arg2)這個必須傳入數量相等且順序一至的參數
2. (arg1,arg2=value2)這種可以只傳arg1,arg2則為value2
3.(*arg)這種參數數量可以是0~N個
4.(**arg)這種以字典形式傳入
Python不像C#區分按值傳遞還是按引用傳遞,而是根據傳入對象自動划分。 Python變量作用域->def,calss,lanba最小為函數。順序語句並不包括在內。global能將局部變量轉化為全局變量
Python也有一套自己的字符處理函數,機本都已str.為前綴,如下:
[]con() 獲取字符長度、[]opper() 全部大寫、[]lower() 全部小寫、 []swapcase() 大小寫轉換、[]capitalize() 首字母大寫其余全部小寫、[]title() 首字母大寫、 []str="%d%s",%(數字)%("字符")、 []find("a") 搜索指定的字符,找不到返回-1 下面是它的幾種格式
[]find("a",下標) 以定位下標起查、[]find("a",下標,下標) 以定位下標起始查
[]count() 搜索有多少個指定的字符串、 []replace("a","b") 替換字符串、[]strip() 去除空格、 []split("a") 以指定字符分割文本、
[]startswitch("a") 判斷是否以指定字符開頭、 []endswitch("a") 判斷是否以指定字符結尾
集合和列表的區別是:列表是有序的,集合是無序的。所以集合不能添加索引。
用newset=set(%對象) 來創建集合
用遍歷的方法查看內容元素。
[]add() 添加元素、 update() 修改元素、 remove() 刪除元素、 list(%集合) 將集合轉換為列表、 str(%集合) 將集合轉換為字符、 tuple(%集合) 將集合轉換為元組
Python反射,簡單來說就是引用函數對象。在C#中需要繼承或者導入命名空間,但在Python中只要記住函數名就行了。
(1)引用內部函數 [] funName=globals()[%函數名](參數) \r funName
(2)引用外部函數 [] 模塊名=_import_("%文件名") \r className= getattr(%模塊名,%類名) \r className.%函數名(%參數)
Python時間模塊是由time類提拱的,每個時間戳都以1970年1月1日0點0分到最多2038年
time類的函數以time.作為前綴
[] time()獲取當前時間綴、 localtime(time.time()) 時間綴向時間元組轉換、
strftime("%Y-%m-%d %H:%M:%S",time.localtime()) 將時間元組轉換成‘2016-01-01 00:00:00’的格式
strptime(%字符串,"%Y-%m-%d %H:%M:%S") 把字符串轉換為時間元組
mktime(time.strptime(a,"%a %b %d %H:%M:%S %Y")) 將格式字符串轉化為時間綴
%y年份(00-99) %I小時(01-12)
4.
Python 的程序設計思想既包含面向對象也包含面向過程
類的語法:[] class className(): \r "類的說明" \r class_suite #類的成員體
class_suite 由 成員、方法、屬性 組成。構造方法 [] def _init_(self)
創建類對象 [] 類對象Name=%className()
Python也包含繼承,它是面向對象的一個重要思想,子類可以繼承父類的行為特征也可以擴展新的行為特征。因為如果出現兩個相似的類會出現很多的重復代碼。
繼承類的語法:[] class className(%另一個類Name)
如果需要重寫父類的方法來保證自己的先進 [] def 父類方法Name() def_suite
5.
Python數據庫連接
Python支持很多的數據庫如 》SqlServer、Oracle、MySql。
那它是如何連接的呢?
A。在指定官網下載安裝。(示例為MySql) B。測試有沒有安裝成功,新建Other工程,修改編碼格式為UTF-8。*導包import MySql*如果沒有報異常則安裝成功。 C。使用MySqldb的connect 方法連接數據庫。
新建數據庫方法—— 用Navicat 工具 建立連接,沒有特別的要求。右鍵新建數據庫 字符集選則utf-8,排列方試選第一個
連接方法——conn=MySqldb.Connect(host ="localhost",user="%用戶名",password="%用戶密碼",db="%數據庫名",charset="%字符編碼格式")#utf8沒有"-"
用Python語言對數據庫操作
[]增刪改——
用conn對象,使用.cursor()方法 獲取游標對象,定義sql執行語句和輸入參數,使用游標對象的execute(,)方法執行Sql語句,用.colse()方法將conn連接對象and游標對象關閉。、
示例 ——&
cursor=conn.cursor() \r sql="insert into User(UserName,password) values (%s,%d)" \r paramTuple=("jack",123456) \r cursor.execute(sql,param) \r conn.close() \r cursor.colse()
[]查詢 ——
前面都一致,但查詢需要輸岀結果。用獲取到的游標對象的.fetch()方法得到查詢結果列表。用for 循環輸岀下標對象
示例 ——&
result=cursor.fetch() \r for row in result : \r name=row[0] \r password=row[1]
JSON 是一個輕量級的JavaScript數據交換格式,是近幾年岀現的。Python2.6之后的版本不需要下載JSON包
視頻里介紹了JSON字符串和Python字典的互轉
示例 ——&
data={"name":"張三","age":"20"} \r jsonstr=json.dumps(pydict)
pydict=json.loads(jon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