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vue.js也有一段時間了,關於slot這一塊,也看了不少次了,總感覺有點迷迷糊糊,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抽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再一次仔細學習。稍微有點理解了,在此稍作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vue關於實現slot的原因也給與了解釋:
為了讓組件可以組合,我們需要一種方式來混合父組件的內容與子組件自己的模板。這個過程被稱為內容分發 (即 Angular 用戶熟知的“transclusion”)。 Vue.js 實現了一個內容分發 API,參照了當前 Web Components 規范草案,使用特殊的 <slot> 元素作為原始內容的插槽。
也就是說slot的主要作用是“內容分發”,所以才實現<slot>元素的,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內容分發呢?
從我個人淺顯的理解就是:
當一個子組件當中,大部分元素是可共用的,只有部分略有差別的時候,這時候就可以通過父組件實現內容分發,從而定制子組件當中略有差別的內容。
舉例來說:
以當前兩個頁面來說,學校排行和作品排行的列表基本上就是一樣,但是不可否認,他們也不完全一樣,所以此時如果使用內容分發的話,可能相對能夠更簡便的吧(當然,使用各自子組件也必然能夠實現相同效果)!
RankSchool.vue和RankWorks.vue兩個文件作為父組件,都需要調用RankTable.vue
先看一下RankTable.vue的內容:
<template> <table> <slot name="title"><caption>作品排行</caption></slot> <thead> <slot name="header"> <tr> <th>序號</th> <th>姓名</th> <th>ID</th> <th>學校</th> <th>點贊數</th> </tr> </slot> </thead> <tbody> <slot> <tr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key="item.id + index"> <td>{{index + 1}}</td> <td>{{item.name}}</td> <td>{{item.id}}</td> <td>{{item.school}}</td> <td>{{item.praise}}</td> </tr> </slot> </tbody> </table> </template>
至於里面的數據,暫不考慮,其實子組件文件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子組件的所有內容,唯一的區別之處在於,在有可能做內容分發的地方使用<slot>標簽,我們當前文件有三個地方可能產生內容分發,
<caption>作品排行</caption>
兩個排行榜名稱應該是不一樣的,所以使用<slot name="title"></slot>將<caption>作品排行</caption>這個標簽包裹起來。
第二處內容分發的地方在table的表頭,也就是thead標簽。
<tr> <th>序號</th> <th>姓名</th> <th>ID</th> <th>學校</th> <th>點贊數</th> </tr>
我們使用<slot name="header"></slot>將這一段包裹。
還有一處自然是真正的列表部分了,
<tr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key="item.id + index"> <td>{{index + 1}}</td> <td>{{item.name}}</td> <td>{{item.id}}</td> <td>{{item.school}}</td> <td>{{item.praise}}</td> </tr>
也使用<slot></slot>包裹,允許有匿名的slot,但是為了清晰而言,建議除非當前組件內只有一個slot,否則就將所有slot予以命名。
由於我們的子組件基本上是以“作品排行”的內容作出來的頁面,所以在RankWorks.vue中調用時,就直接調用就好了
<template> <div class="ranking"> <loading v-if="loading"></loading> <rank></rank>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Rank from "./RankTabl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Rank } } </script>
簡單方便,與正常的組件調用沒有任何區別。
而在“學校排行”組件RankSchool.vue文件中調用的時候,就需要我們注意了,得做好內容分發,不然展現的列表就與“作品排行”一樣了。
<template> <div class="ranking"> <loading v-if="loading"></loading> <rank> <caption slot="title">學校排行</caption> <tr slot="header"> <th>序號</th> <th>學校</th> <th>綜合得分</th> </tr> <tr v-for="(item, index) in lists" :key="item.id"> <td>{{index + 1}}</td> <td>{{item.school}}</td> <td>{{item.score}}</td> </tr> </rank> </div> </template>
其實,也就是在<rank></rank>標簽內添加內容,以標簽上加slot="名稱"來區分當前內容將要分發到子組件哪一個slot當中,如果都沒有slot="名稱",會將所有內容填充的子組件的<slot></slot>當中,也就是子組件當中匿名的slot當中。
可以總結出來這么一個簡單方法:
子組件按照平時寫組件的習慣寫,等到子組件完全寫好之后,在父組件調用時,發現哪里需要分發內容的,回到子組件當中,使用<slot name="名稱"></slot>將子組件中需要替換的這一部分給包裹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
可能在簡單項目,或者多數項目當中,未必需要使用<slot></slot>內容分發,但是掌握<slot></slot>不是也能精簡我們的vue文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