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示例整合了Android端代碼和springBoot后台代碼,是我搭建的第一個前后台應用,通過這個打通了前后台數據交換的問題。
1)實現了Android 和server端簡單的數據交互;
2)服務端用springBoot搭建,連接本地mysql數據庫;
3)Android端通過okHttp獲取服務端mysql數據庫內的數據;
開發應用環境:win10
Android端軟件環境:AndroidStudio
服務端軟件環境:intellij IDEA
測試軟件:postMan;
用到的技術點:
1)Android端: 用okHttp連接服務端獲取數據;
2)服務端:
① 用SpringBoot搭建的簡單后台;
② springBoot創建數據庫並連接mysql數據庫給Android端提供數據;
3)通過postMan模擬訪問接口數據完成測試任務;

一 server端:SpringBoot服務端的搭建:
1) 首先新建一個spring initializr 項目;


2) 輸入項目的包名和應用名;

3) 選擇需要的服務:我這里選擇的web和mysql;


\4) 點擊next finish就好了,此時SpringBoot的項目已經構建完成,完成后的目錄結構;

下面來介紹一下各個package的功能:
main->Java下面是我們實現接口功能的代碼;
resource->static :存放js、CSS以及圖片資源等文件;
resource->template:存放html、jsp文件;
application.yml文件:在這里進行數據庫配置和應用發布端口號的配置;
pom.xml文件:應用用到的依賴庫在這個文件里面進行配置;
然后進行項目的配置:首先配置數據庫,在application.yml文件里面進行配置,具體的文件在后面的應用鏈接內,在配置yml文件的時候Intellil IDEA會有自動補全,記得不要倒錯包。數據庫配置好之后就進行pom.xml文件的配置,這里我用到了fastJson來進行JSON數據的解析,所以導入了fastjson的插件: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7</version> </dependency>
以及數據庫JPA操作,所以導入了hibernate的JPA插件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jpa</artifactId> </dependency>
下面開始進行接口開發:首先創建Student實體類。@Entity的注解是為了能夠在應用啟動的時候自動根據這個實體類在選擇的mysql數據庫內創建相應的表,另外,在yml文件的配置里有這么一句:
jpa: show-sql: true hibernate: ddl-auto: create
show-sql 是應用在運行的時候能夠顯示執行的數據庫操作語句,ddl-auto是在應用啟動的時候每次都自動創建表,清除表里的數據,如果選用ddl-auto:update就表示啟動的時候如果數據庫里面有該表了就不再創建,如果不存在這個表的時候就創建。
實體類創建好后再創建一個dao的interface操作數據庫,這個接口類繼承JpaReapository,繼承了這個類后就能實現普通的操作數據庫動作,簡單的增刪改查都能實現,在這個接口類里面我們還能夠自定義操作數據庫的方法,我在這接口里面創建了通過用戶名來查找和刪除用戶;
最后是提供給Android端的接口controller類;這個類的 @RestControlle 注解標注了這個類是用來處理http請求的類,同樣的,在文章后面有相應的
代碼下載。
就這樣,服務端的構建就搭建好了。
接下來啟動服務:

然后啟動應用通過postMan來檢查我們的接口是否能夠運行。


可以看見我們的接口沒問題了;服務端的編寫和測試基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