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Dfs之StorageServer的詳細配置介紹


 

#這個配置文件是否失效

disabled=false

#false為有效 true為無效

 

# 本storage server所屬的group名

group_name=group1

 

# 可以版定一個ip,默認為空,綁定所有ip

bind_addr=

 

# 本配置只有在bind_addr設置以后才生效

# 本機作為客戶端訪問其他服務時,是否使用綁定的ip去訪問其他服務器

client_bind=true

# storage server監聽端口

port=23000

#默認23000,如果不沖突,盡量不修改

 

# 連接超時時間,針對socket套接字函數connect,默認為30秒

connect_timeout=30

 

# 網絡通訊超時時間,默認是60秒

network_timeout=60

 

# 向tracker server發送心跳時間間隔,默認30秒

heart_beat_interval=30

 

# 向tracker server匯報磁盤使用情況時間間隔,默認為60秒

stat_report_interval=60

 

# 工作文件夾,日志也存在此(這里不是上傳的文件存放的地址)

base_path=/home/yuqing/fastdfs

 

# 本traceserver最大連接數

max_connections=256

 

# 發送或接收數據的buffer大小,工作隊列消耗的內存大小 = buff_size * max_connections

# 建議這個設置大於8k,默認256k

buff_size = 256KB

 

# 接收數據的線程數

# 默認1個

# since V4.07

accept_threads=1

 

# 工作線程數,小於max_connections

# 默認4個,通常設置為CPU核數,效率最高

work_threads=4

 

# 磁盤讀寫是否分離,默認為true

disk_rw_separated = true

 

# 磁盤讀取的線程數(每個工作文件夾)

# 對於磁盤讀寫不分離的模式,這個參數可以設置為0

# 默認為1

disk_reader_threads = 1

 

# 磁盤寫的線程數(每個工作文件夾)

# 對於磁盤讀寫不分離的模式,這個參數可以設置為0

# 默認為1

disk_writer_threads = 1

 

# 當發現沒有需要同步的文件時,需要等待sync_wait_msec毫秒再去binlog中檢查

# 不能設置為0,默認為50毫秒

sync_wait_msec=50

 

# 同步完一個文件后,休眠sync_interval毫秒后繼續同步下一個文件

sync_interval=0

 

# 允許存儲同步的開始時間

# Hour from 0 to 23, Minute from 0 to 59

sync_start_time=00:00

 

# 允許存儲同步的結束時間,也就是說,storage server只能在sync_start_time到sync_end_time這段時間內同步數據

# 默認是全天都可以同步

# Hour from 0 to 23, Minute from 0 to 59

sync_end_time=23:59

#由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指定了同步時間的范圍

 

# 同步完write_mark_file_freq個文件后,如果markfile有變化,將mark file寫入磁盤

write_mark_file_freq=500

 

# 工作路徑個數(可以掛載多個磁盤),默認是1個

store_path_count=1

 

# 工作路徑列表,如果store_path0不設置,那么使用base_path存儲

# 設置的路徑一定是存在的文件夾

# 需要配置store_path_count個

store_path0=/home/yuqing/fastdfs

#store_path1=/home/yuqing/fastdfs2

 

# FastDFS是通過二級目錄來存儲文件的,該配置是每級目錄的文件夾數據

# 如果設置為256,那么會生成256*256=65535個文件夾

# 這個值默認大小256,可以設置區間1-256

subdir_count_per_path=256

 

# tracer server列表,多個tracer server的話,分行列出

tracker_server=192.168.209.121:22122

 

#日志級別

### emerg for emergency

### alert

### crit for critical

### error

### warn for warning

### notice

### info

### debug

log_level=info

 

# 運行本進程的Unix用戶組,如果不設置,默認是當前用戶所在的group

run_by_group=

 

# 運行本進程的用戶名,如果不設置,默認是當前用戶的用戶名

run_by_user=

 

# 可以連接到本機的主機ip范圍,*代表允許所有服務器

# 支持這樣的表達式:10.0.1.[1-15,20] or host[01-08,20-25].domain.com

allow_hosts=*

 

# 文件分布式存儲策略

# 0: 輪詢

# 1: 根據文件名hash結果隨機存儲

file_distribute_path_mode=0

# 本配置在 file_distribute_path_mode=0 時有效

 

# 當寫文件數據達到file_distribute_rotate_count值時,換輪換到另外一個路徑繼續寫入

# 本配置默認值是100

file_distribute_rotate_count=100

 

# 是否在寫大文件的時候,調用fsync落地文件

# 0:永遠不調用

# 其他數值:每寫入fsync_after_written_bytes個字節,調用一次fsync

# 默認為0

fsync_after_written_bytes=0

 

# 將緩存中的日志落地到磁盤的間隔時間,默認是10秒

sync_log_buff_interval=10

 

# 將緩存中的binlog落地到磁盤的間隔時間,默認是10秒

sync_binlog_buff_interval=10

 

# 將storage server緩存中的狀態數據落地到磁盤的間隔時間,默認是10秒

sync_stat_file_interval=300

 

# 線程棧大小,默認64k,不建議設置小於64k,默認512k

thread_stack_size=512KB

 

# 和 tracker.conf 中store_server= 2時的配置相對應,本storage server作為目標服務器,上傳文件的優先級,可以為負數。值越小,優先級越高。

# tracker.conf 中store_server參數的描述:

# 上傳文件選擇服務器的規則:

# 0:輪詢(默認)

# 1:按照IP排序,排在第一的server

# 2:按照優先級排序,最小的server

upload_priority=10

 

# 網卡別名,用ifconfig -a可以看到很多本機的網卡別名,類似eth0,eth0:0等等

# 多個網卡別名使用逗號分割,默認為空,讓系統自動選擇

if_alias_prefix=

 

# 是否檢查重復文件,如果設置成true,使用FastDHT來存儲文件索引

# 1 or yes: 需要檢查

# 0 or no: 不需要檢查

# 默認值是 0

check_file_duplicate=0

 

# 文件簽名形式,hash或md5,用來做文件排重,默認為hash

file_signature_method=hash

 

# 存儲文件索引的命名空間(在check_file_duplicate=1是生效)

key_namespace=FastDFS

 

# 是否和FastDHT之間使用長連接

# 0代表短鏈接,1代表長連接

# 默認值為0

keep_alive=0

 

# 可以使用#include filename來加載FastDHT服務器列表,filename可以是相對路徑(基於base_path)

# 在check_file_duplicate=1時有效

 

# 更多信息參見FastDHT的安裝須知

##include /home/yuqing/fastdht/conf/fdht_servers.conf

 

# 是否記錄訪問日志

use_access_log = false

 

# 是否定期輪轉訪問日志,目前僅支持一天輪轉一次

rotate_access_log = false

 

# 如果按天輪轉訪問日志,具體生成新錯誤日志文件的時間

# Hour from 0 to 23, Minute from 0 to 59

access_log_rotate_time=00:00

 

# 是否定期輪轉錯誤日志,目前僅支持一天輪轉一次

rotate_error_log = false

 

# 如果按天輪轉錯誤日志,具體生成新錯誤日志文件的時間

# Hour from 0 to 23, Minute from 0 to 59

error_log_rotate_time=00:00

 

# 是否在錯誤訪問文件達到一定大小時生成新的訪問日志文件

# 0代表對日志文件大小不敏感

rotate_access_log_size = 0

 

# 是否在錯誤日志文件達到一定大小時生成新的錯誤日志文件

# 0代表對日志文件大小不敏感

rotate_error_log_size = 0

 

# 日志文件保存日期

# 0表示永久保存,不刪除

# 默認為0

log_file_keep_days = 0 

 

# if skip the invalid record when sync file

# default value is false

# since V4.02

file_sync_skip_invalid_record=false

 

# 是否使用連接池

use_connection_pool = false

 

# 連接閑置超時時間,連接如果閑置的時間超過本配置,則關閉次連接,單位秒

connection_pool_max_idle_time = 3600

# storage server的http訪問方式的域名,如果域名為空,則只能使用ip訪問

http.domain_name=

 

# HTTP端口

http.server_port=8888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