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入門篇(五)——字符串/String類


  前面在舉例時有出現過String的例子,當時肯定有一部分朋友不知道這個是做什么用的。其實String類是Java中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字符串即String類,它不是Java的基本數據類型之一,但可以像基本數據類型一樣使用,聲明與初始化等操作都是相同的,是程序經常處理的對象,所以學好String的用法很重要。

一、創建字符串

  在Java中用String類的構造方法來創建字符串變量,常用構造方法如下:

  1. 使用String()方法初始化一個新創建的String對象。

String s = new String();

  2. 使用String(char a[])方法創建String對象。

char a[] = {'h','e','l','l','o'};
String s = new String(a);

  上述代碼等價於 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 

  3. 使用String(char a[], int offset, int length)方法創建對象。

char a[] = {'s','t','u','d','e','n','t'};
String s = new String(a, 2, 4);

  上述代碼等價於 String s = new String("uden"); 。offset表示開始截取字符串的位置(從0開始),length表示截取長度。所以此例表示從數組a中下標為2的元素‘u’開始截取,截取長度為4,所以截取出的字符串為“uden”。

  一般情況下也可以直接聲明: String s = "We are Students"; 

二、字符串操作

  對於已經聲明的字符串,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操作。

  1. 字符串連接

  當連接多個字符串時,在每兩個連接的字符串之間用“+”相連,“+”就是字符串的連接符,連接之后生成一個新的字符串。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 = new String("world");
String  s = s1 + " " + s2;

  這種寫法在之前的例子中也出現過很多次,將s1、空格、s2進行連接,運行結果就是“hello world”。

  當字符串和其他數據類型連接時,同樣使用“+”連接符,連接之后的返回值是字符串。

int year = 2018;
int month = 1;
int day = 24;
float time = 2.5f;

System.out.println("今天是"+year+"年"+month+"月"+day+"日"
                  +"這篇博客大概要寫"+time+"個小時");

  當一個字符串過長時,可以通過使用“+”在兩行中寫。

  2. 獲取字符串信息

  對一個字符串進行操作,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它的長度,使用String類的length()方法可以獲取聲明的字符串對象的長度。

String s = "We are students";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的長度是 : " + s.length());

  上述代碼的運行結果是15,很明顯空格也計算在內了,這點需要注意。

  我們需要獲取的字符串信息除了長度,還有一個就是索引位置,當我們需要一個字符串的某一個字符時,需通過索引位置獲取該字符。String類中提供了indexOf()和lastIndexOf()方法來獲取指定字符的索引位置。區別在於,前者返回的是搜索的字符首次出現的位置的索引,后者返回的是搜索的字符最后出現位置的索引。

String str = "We are students";
System.out.println(str.indexOf("s"));        // s首次出現的位置索引
System.out.println(str.lastIndexOf("s"));   // s最后一次出現的位置索引

  運行結果是7和14,str的存儲狀態如下:

W e   a r e   s t u d e n t s
0 10 11 12 13 14

  當然,我們還可以獲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字符,使用String類中的charAt()方法,返回字符的索引,示例如下:

String s = "hello world";
char a = s.charAt(6);

  則字符a的值為w。

  3. 去除字符串中的空格

  對於一個字符串,有時可能需要去掉內部的空格來完成某一些操作,去掉字符串空格有兩種,一種是去除字符串的前導、尾部空格,另一種是去除字符串中的所有空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實現。

  trim()方法用於去掉字符串的前導、尾部空格,如下:

String s1 = "    hello world    ";
String s2 = s1.trim();

  運行后,s2變為“hello world”,此方法只去除了前導空格和尾部空格,而中間的空格沒有去掉。

  如果要去除所有的空格,可以使用StringTokenizer()和replaceAll()方法來實現。具體使用方法可查閱Java API,這里不過多贅述了,兩個方法的語法格式如下:

StringTokenizer(String str, String delim)
str.replaceAll(String regex, String replacement)

  4. 字符串替換

  字符串替換就是新字符串替換原字符串中指定位置的字符串,生成一個新的字符串,通過replace()和replaceFirst()等方法可以實現。

String s = "bad bad study";
String s1 = s.replace("bad","good");
String s2 = s.replaceFirst("bad","good");

  上述代碼s1、s2分別為使用replace()和replaceFirst()方法獲得的新字符串,s1的值為“good good study”,s2的值為“good bad study”。從這里應該很容易發現它們的區別了,replace()方法是將原字符串中所有的要被替換的字符串全部替換了,而replaceFirst()方法只替換第一個出現的要被替換的字符串。

  5. 判斷字符串

  判斷字符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因為我們經常需要判斷兩個字符串是否相等,並返回它的boolean值,這里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用“==”來判斷字符串是否相等,這種做法是錯誤,因為比較運算符“==”比較的是內存位置,不適宜拿來比較字符串。那字符串應該用什么來進行比較呢?

  判斷字符串是否相等有equals()和equalsIgnoreCase()兩種方法,區別在於前者嚴格區分大小寫,而后者忽略大小寫。我們可以舉個例子試一下:

 1 public class Opinion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tring s1 = new String("http://www.cnblogs.com/adamjwh/");
 5         String s2 = new String("http://www.cnblogs.com/adamjwh/");
 6         String s3 = new String("HTTP://WWW.CNBLOGS.COM/ADAMJWH/");
 7         String s4 = s1;
 8         
 9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 + (s1 == s2));
10         System.out.println("s1 == s4 : " + (s1 == s4));
11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 + s1.equals(s2));
1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3) : " + s1.equals(s3));
13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IgnoreCase(s2) : " + s1.equalsIgnoreCase(s2));
14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IgnoreCase(s3) : " + s1.equalsIgnoreCase(s3));
15     }
16 
17 }

  運行結果如下:

  

  現在分析一下這個代碼,首先定義了兩個字符串類型的變量s1、s2,並賦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值(這里要注意,值是相同的),然后定義了一個s3為s1的大寫形式,用於比較兩個方法的區別,又定義了一個s4並將s1賦予它,說明此時s1與s4的值相同。首先用比較運算符“==”對s1、s2和s1、s4分別進行比較,獲得的結果是s1不等於s2但等於s4,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上面說過了,比較運算符“==”比較的是內存位置,這跟Java的字符串存儲機制有關,基本類型的變量數據和對象的引用都是放在棧里面的,對象本身放在堆里面,顯式的String常量放在常量池中,String對象放在堆中,所以得到了如上的結果,還不太懂的朋友可以搜索有關Java中字符串存儲的信息。后面的equals()和equalsIgnoreCase()方法的比較就不多說了,結果很明顯,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區分大小寫。

  String類中還提供了startsWith()和endsWith()方法分別用於判斷字符串是否以指定的內容開始和結尾,返回值都為boolean類型,具體可查閱API,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6. 字母的大小寫轉換

  String類還提供了字母的大小寫轉換的方法,即toLowerCase()和toUpperCase()方法,語法格式如下:

str.toLowerCase()
str.toUpperCase()

  使用toLowerCase()和toUpperCase()方法進行大小寫轉換時,數字或非字符不受影響。

  7. 字符串分割

  split()方法根據指定的分割符對字符串進行分割,並將分割后的結果存放在字符串數組中。它提供了兩種重載形式,一種是完全分割,一種是限定分割的份數,示例如下:

String s = new String("abc,def,ghi,jkl");
String[] s1 = s.split(",");        // 根據","拆分字符串
String[] s2 = s.split(",", 2);    // 根據","拆分字符串,拆分份數為2份

  s1、s2為分別用兩種拆分方式拆分字符串所獲得的數組。其中s1數組中的元素為“abc”、“def”、“ghi”、“jkl”;s2因為拆分分數為兩份,所以s2數組中的元素為“abc”、“def,ghi,jkl”。如果想定義多個分隔符,可使用“|”。

三、格式化字符串

  格式化字符串是程序中經常用到的,主要包括日期格式化、時間格式化、日期/時間組合的格式化和常規類型格式化。

  主要使用的是format()方法,此部分內容不過多贅述了,在程序中使用時只需查閱API進行調用即可,不需要過多的記憶。

四、正則表達式

  對於正則表達式想必很多朋友應該都聽說過,或者有寫過腳本語言的朋友們也應該學習過正則表達式的使用。那么什么是正則表達式呢?

  在程序設計中,經常需要對輸入的數據進行檢查,這時就會用到這則表達式,匹配正則表達式則數據格式正確,否則格式錯誤。

  正則表達式的內容對於初學Java語言的朋友來說也不是很重要的內容,一般很少有用Java的正則表達式進行一下處理,大部分出現正則表達式的情況實在Java后端開發時,前端需要對輸入的數據進行判斷處理,可能會用JavaScript編寫正則表達式,或者在HTML中直接嵌入正則表達式等等。網上關於正則表達式的資料也有很多,真要寫的話一時半會兒也寫不完,所以這里就不過多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或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這里放條鏈接可供參考:http://www.runoob.com/java/java-regular-expressions.html

五、字符串生成器

  字符串生成器也即StringBuilder類,是字符串的一個重要的常用類。新創建的StringBuilder對象初始容量是16個字符,可以自行指定初始長度,也可以動態地執行添加、刪除和插入等字符串的編輯操作,大大提高了頻繁增加字符串的效率。

  1. StringBuilder類

  說到StringBuilder就不得不說到StringBuffer了。StringBuilder類是一個可變的字符序列,提供一個與StringBuffer類兼容的API,但是並不保證與之同步,該類是StringBuffer類的一個簡易替換,在字符串緩存被單個線程使用時要比StringBuffer類快,但是將StrinBuilder的實例用於多個線程是不安全的這時就要使用StringBuffer類來實現。簡單來說,就是StringBuilder的效率要比StringBuffer的效率高,但在多線程中StringBuilder是不安全的,而StringBuffer是安全的,但二者的效率都比String要高。

  2. StringBuilder類的常用方法

  StringBuilder類的構造方法有很多,有append、insert、delete等。構造方法如下:

builder.append(String str);
builder.append(StringBuffer sb);
builder.insert(int offset, String str);
builder.delete(int start, int end);

  append方法是將參數指定的字符串/字符串緩存追加到字符串生成器中;insert方法是將參數指定的字符串str添加到指定的位置offset;delete方法是從指定的start開始,到指定的end為止,移除字符串生成器中該位置的子字符串。

  String類還有一種常用的方法toString(),這個方法在字符串生成器中經常使用,用於將字符串生成器轉換為字符串,轉換后字符串生成器的值不變。

  這里只列舉了部分常用的方法,更多請查詢java.lang.StringBuilder的API文檔。

  

  以上就是本篇關於Java中字符串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有許多Java提供的方法需要在API中查詢,相比之下知識點就不是很多,需要掌握的就是String類的應用,至於方法可在編程時查閱API來調用相應的方法,但至少要掌握幾種常用的方法,比如equals()、length()、toString()方法等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