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的var、let、const


1、var

在全局window中申明則為全局變量,是全局對象 window 的屬性。

        var sum = 0
        console.log(window.sum)  // 0
        console.log(sum);        // 0

在函數中申明的變量則為局部變量

function foo(){
    function bar(a){
        i = 3;
        console.log( a + i );  // 3 之后是無限循環11
    }
    var  i = 0
    for( i ; i <= 10; i++){
        bar( i * 2 )
    }
}
foo()

這段代碼可以寫成這樣

function foo(){
    function bar(a){
        i = 3;
        console.log( a + i );
    }
    var i
    i = 0
    for( i ; i <= 10; i++){
        bar( i * 2 )
    }
}
foo()

函數提升先於變量提升,進入for循環之后把bar函數的參數為 0所以第一次輸出打印為 3重點在這個地方 i = 3他會現在當前作用域中尋找 i 的申明,如果沒有就會沿着作用域鏈向上查找,在 foo 中找到了,所以 foo 中的 i 就變成了 3在執行過  i++  后就得到了 i= 4,在執行bar的時候就得到了之后的 11  這樣一直循環

2、let 和 const

ES6 新增的兩種申明變量的方式。不允許在相同作用域內重復聲明同一個變量,不存在變量提升

既然不存在變量提升,那么在變量申明之前就不能用這個變量,var 申明的變量會進行變量提升,但是值是 undefined

在ES5的時候只有函數是塊級作用域,但是在ES6中就不單單只有函數作用域了,這個要歸功於 let 和 const

var b = 1;
{
    let b = 2;
}
console.log(b);  // 1

花括號這一塊就相當於一個塊級作用域

var a = []
for(let i=0; i<10;i++){
    a[i] = function(){
        console.log(i);
    };
    console.log(i) //[function,function..]  總共10個
}
console.log(a)
a[8]()  // 8

把這個地方的 let 改成 var 之后,會發現所有的輸出都會變成 10。

var 申明的 i 其實是一個全局的變量,和數組 a 是同一個級別的。for 循環每次改變 i 的值都是在原值的基礎上重新復制,等循環結束的時候 i = 10, 所以不管怎么調用輸出的都是10

let 申明的 i 只在 當前這個塊有效,每輪循環都有一個塊,所以每次循環的時候都是新創建了一個變量  i 

cont和 let 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const 用來申明常量。一旦申明,其值就不能改變。但是如果 const 申明的是一個引用類型的值

        const a = {}
        a.name = 'circle'
        console.log(a);   // Object {name: "circle"}

const 里面保存的是這個對象的地址值,所以它只能保證這個地址值不變,而不能保證這個對象里面的屬性之類的不能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