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學習svm算法,借此文章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在學習很多處借鑒了z老師的講義和李航的統計,若有不足的地方,請海涵;svm算法通俗的理解在二維上,就是找一分割線把兩類分開,問題是如下圖三條顏色都可以把點和星划開,但哪條線是最優的呢,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假設一條直線為 W•X+b =0 為最優的分割線,把兩類分開如下圖所示,那我們就要解決的是怎么獲取這條最優直線呢?及W 和 b 的值;在SVM中最優分割面(超平面)就是:能使支持向量和超平面最小距離的最大值;
我們的目標是尋找一個超平面,使得離超平面比較近的點能有更大的間距。也就是我們不考慮所有的點都必須遠離超平面,我們關心求得的超平面能夠讓所有點中離它最近的點具有最大間距。
如上面假設藍色的星星類有5個樣本,並設定此類樣本標記為Y =1,紫色圈類有5個樣本,並設定此類標記為 Y =-1,共 T ={(X₁ ,Y₁) , (X₂,Y₂) (X₃,Y₃) .........} 10個樣本,超平面(分割線)為wx+b=0; 樣本點到超平面的幾何距離為:
此處要說明一下:函數距離和幾何距離的關系;定義上把 樣本| w▪x₁+b|的距離叫做函數距離,而上面公式為幾何距離,你會發現當w 和b 同倍數增加時候,函數距離也會通倍數增加;簡單個例子就是,樣本 X₁ 到 2wX₁+2b =0的函數距離是wX₁ +b =0的函數距離的 2倍;而幾何矩陣不變;
下面我們就要談談怎么獲取超平面了?!
超平面就是滿足支持向量到其最小距離最大,及是求:max [支持向量到超平面的最小距離] ;那只要算出支持向量到超平面的距離就可以了吧 ,而支持向量到超平面的最小距離可以表示如下公式:
故最終優化的的公式為:
根據函數距離和幾何距離可以得知,w和b增加時候,幾何距離不變,故怎能通過同倍數增加w和 b使的支持向量(距離超平面最近的樣本點)上樣本代入 y(w*x+b) =1,而不影響上面公式的優化,樣本點距離如下:如上圖其r1函數距離為1,k1函數距離為1,而其它
樣本點的函數距離大於1,及是:y(w•x+b)>=1,把此條件代入上面優化公式候,可以獲取新的優化公式1-3:
公式1-3見下方:優化最大化分數,轉化為優化最小化分母,為了優化方便轉化為公式1-4
為了優化上面公式,使用拉格朗日公式和KTT條件優化公式轉化為:
對於上面的優化公式在此說明一下:比如我們的目標問題是 minf(x)。可以構造函數L(a,b,x):
此時 f(x) 與 maxa,bL(a,b,x) 是等價的。因為 h(x)=0,g(x)≤0,a⋅g(x)≤0,所以只有在a⋅g(x)=0的情況下
L(a,b,x) 才能取得最大值,因此我們的目標函數可以寫為minxmaxa,bL(a,b,x)。如果用對偶表達式:maxa,bminxL(a,b,x),
由於我們的優化是滿足強對偶的(強對偶就是說對偶式子的最優值是等於原問題的最優值的),所以在取得最優值x∗ 的條件下,它滿足 :
f(x∗)=maxa,bminxL(a,b,x)=minxmaxa,bL(a,b,x)=f(x∗),
結合上面的一度的對偶說明故我們的優化函數如下面,其中a >0
現在的優化方案到上面了,先求最小值,對 w 和 b 分別求偏導可以獲取如下公式:
把上式獲取的參數代入公式優化max值:
化解到最后一步,就可以獲取最優的a值:
以上就可以獲取超平面!
但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存在一些特異點,將這些特異點去掉后,剩下的大部分點都能線性可分的,有些點線性不可以分,意味着此點的函數距離不是大於等於1,而是小於1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引進了松弛變量 ε>=0; 這樣約束條件就會變成為:
故原先的優化函數變為:
對加入松弛變量后有幾點說明如下圖所以;距離小於1的樣本點離超平面的距離為d ,在綠線和超平面之間的樣本點都是由損失的,
其損失變量和距離d 的關系,可以看出 ξ = 1-d , 當d >1的時候會發現ξ =0,當 d<1 的時候 ξ = 1-d ;故可以畫出損失函數圖,如下圖1-7;樣式就像翻書一樣,我們把這個損失函數叫做 hinge損失;
下面我們簡單的就來討論一下核函數:核函數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把低維映射到高維中,便於分類。核函數有高斯核等,下面就直接上圖看參數對模型的影響,從下圖可以了解,當C變化時候,容錯變小,泛化能力變小;當選擇高斯核函數的時候,隨時R參數調大,准確高提高,最終有過擬合風險;
下面就直接上代碼了(鳶尾花SVM二特征分類):
最后畫圖如下:
轉自:http://blog.csdn.net/lisi1129/article/details/70209945?fps=1&locationNu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