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jmeter+ant進行接口自動化測試(數據驅動)之一:設計jmeter腳本


最近在做接口測試,因為公司有使用jmeter做接口測試的相關培訓資料,所以還是先選擇使用jmeter來批量管理接口,進行自動化測試。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1.使用csv文件保存接口測試用例,方便后期對接口進行維護(先新建txt文件,然后文件擴展名改為.csv,不要新建xls再改為csv,不然會出現讀取不到文件的情況)

注意:這里並沒有在接口層面進行業務邏輯驗證,只是單純地驗證每個接口的各種可能情況(根據參數值不同設計用例),確保單個接口的有效性

2.寫好測試用例后,設計jmeter腳本

①新建一個線程組,並在線程組下添加HTTP請求默認值和監聽器

HTTP請求默認值中填寫服務器的ip和端口號

 

②在線程組下添加一個循環控制器,循環次數設置為永遠(對測試用例進行遍歷)

 ③循環控制器下添加CSV Data Set ConFig控件(讀取csv文件中的數據)

 ④循環控制器下添加 “如果(If)控制器”,對用例優先級的進行篩選

注意:條件那里的寫法  "${priority}"=="H",priority即為csv文件中定義的用例優先級那一列

⑤根據優先級判斷用例是否執行后,在第四步的 “如果(If)控制器”下再添加2個“如果(If)控制器”,用以區分執行POST請求和GET請求

⑥POST請求的配置

在POST請求的 “如果(If)控制器” 下添加一個HTTP請求

 

 

⑦GET請求的配置

在GET請求的 “如果(If)控制器” 下添加一個HTTP請求

 ⑧在post請求和get請求下分別配置響應斷言

腳本到這里就設計完成了,接下來就可以執行測試了

 

 在這次接口測試過程中花費時間較多的是測試用例的編寫,因為在編寫每一條用例時都要調一下接口,查看返回值是什么,如何傳參等等,大概有270多條接口,有些錯誤是由於數據庫缺表少字段導致、也有些是由於傳參不正確導致的異常;如果對接口的參數更了解,知道它們是如何對應到數據庫表的字段時,會更為順利,甚至能夠在數據庫構造需要的數據。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