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了這么久的vue了,但是一直沒有時間寫個系列文章,現在抽一定時間總結下vue的知識點。
首先,Vue 不支持 IE8
及以下版本,因為 Vue 使用了 IE8 無法模擬的 ECMAScript 5 特性。但它支持所有兼容 ECMAScript 5 的瀏覽器。
下面總結的內容是在2.x的版本。
安裝
直接用 <script>
引入
直接下載並用 <script>
標簽引入,Vue 會被注冊為一個全局變量。
在開發環境下不要使用壓縮版本,不然你就失去了所有常見錯誤相關的警告!
CDN
推薦: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會保持和 npm 發布的最新的版本一致。可以在 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 瀏覽 npm
包資源。
也可以從 unpkg
和 cdnjs
獲取 (cdnjs 的版本更新可能略滯后)。
NPM
在用 Vue
構建大型應用時推薦使用 NPM
安裝。NPM 能很好地和諸如 webpack 或 Browserify 模塊打包器配合使用。同時 Vue 也提供配套工具來開發單文件組件。
# 最新穩定版
$ npm install vue
命令行工具 (CLI)
快速搭建大型單頁應用,只需幾分鍾即可創建並啟動一個帶熱重載、保存時靜態檢查以及可用於生產環境的構建配置的項目:
# 全局安裝 vue-cli $ npm install --global vue-cli # 創建一個基於 webpack 模板的新項目 $ vue init webpack my-project # 安裝依賴,走你 $ cd my-project $ npm install $ npm run dev
開發版本
GitHub 倉庫的 /dist
文件夾只有在新版本發布時才會提交。如果想要使用 GitHub 上 Vue 最新的源碼,你需要自己構建!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vuejs/vue.git node_modules/vue cd node_modules/vue npm install npm run build
第一個程序Hello Vue
<div id="app"> {{ message }} </div>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
現在數據和 DOM 已經被建立了關聯,所有東西都是響應式的。我們要怎么確認呢?打開你的瀏覽器的 JavaScript 控制台 (就在這個頁面打開),並修改 app.message 的值
vue核心最基本的功能
聲明式渲染
給某一個DOM元素綁定屬性,如下
<div id="app"> <span v-bind:title="message"> 鼠標懸停幾秒鍾查看此處動態綁定的提示信息! </span> </div>
JS代碼: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頁面加載於 ' + new Date().toLocaleString() } })
其中上面用到的v-bind
特性被稱為指令
。
條件與循環
控制切換一個元素是否顯示也相當簡單:
<div id="app"> <p v-if="seen">現在你看到我了</p> </div>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seen: true } })
v-for
指令可以綁定數組的數據來渲染一個項目列表:
<div id="app"> <ol> <li v-for="todo in todos"> {{ todo.text }} </li> </ol> </div>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todos: [ { text: '學習 JavaScript' }, { text: '學習 Vue' }, { text: '整個牛項目' } ] } })
在控制台里,輸入 app.todos.push({ text: '新項目' })
,你會發現列表最后添加了一個新項目。
處理用戶輸入
Vue 提供了 v-model
指令,它能輕松實現表單輸入和應用狀態之間的雙向綁定。
<div id="app"> <p>{{ message }}</p> <input v-model="message"> </div>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
組件化應用構建
重要:需要明白所有的 Vue 組件都是 Vue 實例,並且接受相同的選項對象 (一些根實例特有的選項除外)。
組件系統是 Vue 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因為它是一種抽象,允許我們使用小型、獨立和通常可復用的組件構建大型應用。仔細想想,幾乎任意類型的應用界面都可以抽象為一個組件樹:
在 Vue 里,一個組件本質上是一個擁有預定義選項的一個 Vue 實例。在 Vue 中注冊組件很簡單:
// 定義名為 todo-item 的新組件 Vue.component('todo-item', { template: '<li>這是個待辦項</li>' })
現在你可以用它構建另一個組件模板:
<ol> <!-- 創建一個 todo-item 組件的實例 --> <todo-item></todo-item> </ol>
但是這樣會為每個待辦項渲染同樣的文本,這看起來並不炫酷。我們應該能從父作用域將數據傳到子組件才對。讓我們來修改一下組件的定義,使之能夠接受一個 prop
:
Vue.component('todo-item', { // todo-item 組件現在接受一個 // "prop",類似於一個自定義特性。 // 這個 prop 名為 todo。 props: ['todo'], template: '<li>{{ todo.text }}</li>' })
現在,我們可以使用 v-bind 指令將待辦項傳到循環輸出的每個組件中:
<div id="app"> <ol> <!-- 現在我們為每個 todo-item 提供 todo 對象 todo 對象是變量,即其內容可以是動態的。 我們也需要為每個組件提供一個“key”,稍后再 作詳細解釋。 --> <todo-item v-for="item in groceryList" v-bind:todo="item" v-bind:key="item.id"> </todo-item> </ol> </div>
Vue.component('todo-item', { // todo-item 組件現在接受一個 // "prop",類似於一個自定義特性。 // 這個 prop 名為 todo。 props: ['todo'], template: '<li>{{ todo.text }}</li>' })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groceryList: [ { id: 0, text: '蔬菜' }, { id: 1, text: '奶酪' }, { id: 2, text: '隨便其它什么人吃的東西' } ] } })
這個例子子單元
通過 prop
接口與父單元進行了良好的解耦。我們現在可以進一步改進 <todo-item>
組件,提供更為復雜的模板和邏輯,而不會影響到父單元。
在一個大型應用中,有必要將整個應用程序划分為組件,以使開發更易管理
<div id="app"> <app-nav></app-nav> <app-view> <app-sidebar></app-sidebar> <app-content></app-content> </app-view> </div>
組件與自定義元素的關系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 Vue 組件非常類似於自定義元素——它是 Web 組件規范的一部分,這是因為 Vue 的組件語法部分參考了該規范。例如 Vue 組件實現了 Slot API 與 is 特性。但是,還是有幾個關鍵差別:
- Web 組件規范仍然處於草案階段,並且未被所有瀏覽器原生實現。相比之下,Vue 組件不需要任何 polyfill,並且在所有支持的瀏覽器 (IE9 及更高版本) 之下表現一致。必要時,Vue 組件也可以包裝於原生自定義元素之內。
- Vue 組件提供了純自定義元素所不具備的一些重要功能,最突出的是跨組件數據流、自定義事件通信以及構建工具集成。
剖析一個完整的vue實例
數據與方法
當一個 Vue 實例被創建時,它向 Vue 的響應式系統中加入了其 data 對象中能找到的所有的屬性。當這些屬性的值發生改變時,視圖將會產生“響應”,即匹配更新為新的值。
// 我們的數據對象 var data = { a: 1 } // 該對象被加入到一個 Vue 實例中 var vm = new Vue({ data: data }) // 它們引用相同的對象! vm.a === data.a // => true // 設置屬性也會影響到原始數據 vm.a = 2 data.a // => 2 // ……反之亦然 data.a = 3 vm.a // => 3
重要:當這些數據改變時,視圖會進行重渲染。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當實例被創建時
data
中存在的屬性才是響應式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添加一個新的屬性,比如:vm.b = 'hi'
那么對 b
的改動將不會觸發任何視圖的更新。如果你知道你會在晚些時候需要一個屬性,但是一開始它為空或不存在,那么你僅需要設置一些初始值。比如:
data: { newTodoText: '', visitCount: 0, hideCompletedTodos: false, todos: [], error: null }
我們也可以使用ES6標准中提供的一個方法Object.freeze()
,其方法作用就是凍結對象,對對象中的屬性進行修改無效。也即是會阻止修改現有的屬性,也意味着響應系統無法再追蹤變化
。
var obj = { foo: 'bar' } Object.freeze(obj) new Vue({ el: '#app', data () { return { obj } } })
<div id="app"> <p>{{ obj.foo }}</p> <!-- 這里的 `obj.foo` 不會更新! --> <button @click="obj.foo = 'baz'">Change it</button> </div>
除了數據屬性,Vue 實例還暴露了一些有用的實例屬性與方法。它們都有前綴 $,以便與用戶定義的屬性區分開來。例如:
var data = { a: 1 } var vm = new Vue({ el: '#example', data: data }) vm.$data === data // => true vm.$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xample') // => true // $watch 是一個實例方法 vm.$watch('a',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 這個回調將在 `vm.a` 改變后調用 })
實例生命周期鈎子
每個 Vue 實例在被創建時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初始化過程——例如,需要設置數據監聽、編譯模板、將實例掛載到 DOM 並在數據變化時更新 DOM 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運行一些叫做生命周期鈎子的函數,這給了用戶在不同階段添加自己的代碼的機會。
比如 created
鈎子可以用來在一個實例被創建之后執行代碼:
new Vue({ data: { a: 1 }, created: function () { // `this` 指向 vm 實例 console.log('a is: ' + this.a) } }) // => "a is: 1"
也有一些其它的鈎子,在實例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被調用,如 mounted
、updated
和 destroyed
。生命周期鈎子的 this
上下文指向調用它的 Vue
實例。
不要在選項屬性或回調上使用箭頭函數,比如
created: () => console.log(this.a)
或vm.$watch('a', newValue => this.myMethod())
。因為箭頭函數是和父級上下文綁定在一起的,this
不會是如你所預期的Vue
實例,經常導致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of undefined
或Uncaught TypeError: this.myMethod is not a function
之類的錯誤。
生命周期圖示
下圖展示了實例的生命周期。你不需要立馬弄明白所有的東西,不過隨着你的不斷學習和使用,它的參考價值會越來越高。
注:特別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