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YC-UMB的原理
財務的同事會發現,如果期初做上個月的發票MIRO,有時會同時產生兩筆憑證產生:
1、Posting date 上期 Entry dat本期輸入憑證日
Dr. GR/IR
Dr. Material
Cr. Vendor
2、Posting date 本期第一天 Entry date 本期輸入憑證日
Dr. Gain/Loss - Variance of materials
Cr. Material
首先說1是發票校驗,其中Material科目的產生可能由於PO價格變化,可能由於subsiquent-debit(此時沒有Dr. GR/IR)
2 是系統自動過賬,由OBYC-UMB定義科目。這一筆有時發生,有時不發生,關鍵看1的Entry date 的數量和Posting Date數量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則不產生憑證,如果不等,則按照比例產生數值。
舉個例子:
Date |
Quantity |
Amount |
2009.04.30 |
564 |
3,802.58 |
2009.05.05 |
560 |
3,775.62 |
以上便是某物料在2009.04.30日和2009年5月5日的總數量和總金額
假設有subsiquent debit 149.4
1、Posting date 2009.04.30 Entry dat 2009.05.05
Dr. Material 149.4
Cr. Vendor 149.4(一般是海關關稅哦)
2、Posting date 2009.05.01 Entry dat 2009.05.05
Dr. Gain/Loss - Variance of materials 1.06
Cr. Material. 1.06
這1.06本來是攤給564(2009.04.30)件料的,但是entry date這一天,只剩下560件了,所以要把那4件的成本轉出物料科目,公式 149.4x4/564=1.06
這筆entry做完了之后,移動平均價變為(3775.62+149.4-1.06)/560 =7.01
SAP物料移動之差異分析
我們知道SAP中,當物料價值移動時,會產生多種價值差異,那么一般SAP中存在哪些差異和如何處理這些差異呢,下面就解釋一下我所了解目前SAP的處理方式。前提:一些前提的配置解釋:
1、Valuation Level(評估級別):
TCODE: OX14
評估級別:對物料的成本核算范圍,一般是基於工廠級別或者基於公司代碼級別的。如選擇默認的評估區域是工廠的話,下面舉個例子:某公司代碼1000,下面有兩個工廠1010、1020,那么如果這兩個工廠使用同一個物料的話,那么對這個物料的價值管理是分開的,比如有不同的價格、評價類別不同等。Ps : 一般情況下,一個物料在同一個工廠下只有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也只有一個價格(除非啟用分割評估).
2、找出該公司所屬工廠對應的估價分組代碼
TCODE: OMWD
這里可以看到,對於公司1000的科目確定使用了科目表INT,它的評估分組代碼是0001。這里的評估分組代碼就是OBYC里的估價修改.
3、什么是一般修改(General modification)?在解釋一般修改之前,我先來圖解一下OMJJ以幫助了解一般修改.
選擇101后,雙擊左邊的科目分組
顯示如下界面:
先來列舉一下有哪些字段:(1)、MvT: 這個不用多說,Move type 移動類型。(2)、 S: Special Stock Indicator,特使庫存標識
如上圖,一些特殊原因的庫存移動,如客戶寄售等。
(3)、值更新(Valuation update):價值更新,可以使用OMS2查看某一種物料類型,看某物料類型是否價值更新或數量更新。
(4)、 Quantity update:同上。
(5)、Mvt:MovementIndicatorposting是指屬於什么性質的(如根據采購訂單移動等)、一般101是屬於采購訂單收貨,如下圖:
(6)、Cns:Consumption Posting:是否消耗,或屬於什么性質的消耗(Order、asset等)
這個用於采購訂單,比如采購訂單的類別為A(資產)、K(成本中心)。可以使用OME9去看一下這個類別(A、K……)
雙擊“A”。
PS:采購訂單類型為K的成本中心費用采購,可以看到下圖的科目修改= VBR 這里就才是確認科目的。
(7)、價值串(Val.strng):物料移動的科目確定實際上是通過分配給移動類型的記賬價值串來確定,同時價值串可以看作是一種記賬的規則,為物料移動或者發票校驗包含了一系列的科目分配特征,這是SAP規定的,一般不可修改。可以使用SE16N去查看T156W。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移動101采購訂單收貨,我們知道一般財務憑證如下:DR:存貨CR:GR/IR那么這兩個科目怎么來的呢?如何確定的呢?我們一般先看OMJJ,找到對應的移動類型,如下圖:
滿足條件的有兩行(根據特殊庫存移動、價值和數量是否更新等),那么我們得到價值串是WE06,使用SE16到表T156W,去查看WE06對應的TE碼 general modify.
這里解釋一下KBS:101是針對采購、生產和成本控制訂單收貨的移動類型,在OMJJ>科目分組(Ac_countGroupg). 中你可以看到常用的Mvt(Movemt. Indicator是B(采購訂單)和F(生產訂單)),請特別注意看Cns(Consumption Posting(A,V,E,P...))字段有值的那些行,他們鏈接的TE碼(Transaction Key)是KBS,這個KBS叫做Ac_countAssigned Purchase-Order,在OBYC中是無法手工配置科目的。SAP在Movement Type的Post String/Value String中處理這種KBS時,會直接指向庫存科目,即在OBYC中,Transaction Key為BSX庫存科目定義。使用OBYC去看一下,BSX和WRX是什么科目就可以了!
(8)、Cn:Consecutive Counter,在IM中連接T156X和T156W兩個表一般如果要找某移動類型的科目確定的話,需要使用這兩張表去連接,才能找到一般修改(General modification).<說實話,關於這個字段我也搞的不是特別清楚,需要再花時間研究>
(9)、 TE碼(Tekey:Transaction key)就是OBYC中的事務(Transaction).如下圖:
(10)、科目修改(Acct.modif):就是OBYC中的一般修改(General modification).<可以F1看看幫助>
(11)、檢查賬戶設置(Check acc.ass.):一般選上,就是系統會自動指定科目。If this indicator is set, the system checks whether a G/L ac_countor an ac_countassignment has been specified on the item screen. If so, the system copies this data to the posting line.If this indicator is not set, the system always uses the G/L accounts or ac_countassignments determined automatically.
下面切入正題
一、如果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采用標准成本法管理
可將SAP的差異來源分成以下幾類:
1、物料移動產生的差異
A、 PO收貨時,采購價格和標准價格不同產生差異。
配置:
OBYC-PRD-PRA
憑證:
Example:
PO采購原材料800800,100個,單價為1.2元。但是原材料800800的標准成本為1.1元。
那么MIGO(101)收貨的時候就應該產生如下憑證。
DR:材料差異 10 RMB <資產類科目,月末出具財務報表時屬於存貨>
原材料 110 RMB
CR:GR/IR 120RMB
B、物料轉移過賬,如311/309,轉出物料和接收物料價格存在差異。
配置:
根據不同的移動類型的一般修改(General modification)去確定科目,可能有的公司用901去做物料轉移過賬,那么就通過901的一般修改(General modification)去配置相應的科目。對方科目一般為存貨。
Example:
使用MB11(311)把物料100公斤800800轉為100公斤900900,物料800800標准單價為2元,物料900900標准單價為3元。那么轉移以后會生成如下憑證:
DR:存貨300 RMB
CR:存貨 200 RMB-
CR:原材料-價格變更差異 100 RMB -<資產類科目,月末出具財務報表時屬於存貨>
2、發票校驗時產生的差異。
A、發票上的價格和收貨時的價格存在差異。
配置:
OBYC-PRD-NONE
這里一般是存貨的差異科目,如材料差異科目。
但是這是基於標准成本的材料,如果是移動平均價的話,下面會講到!
Example:
PO采購原材料800800,1000個,單價為1.2元。MIGO收貨時按照PO價格收貨,但是發票價格為1.1元,在發票校驗時數量也是100,如果數量不是100就不會如此處理了。
憑證:
MIGO:
DR:原材料 1200 RMB
CR:GR/IR 1200- RMB
MIRO:
DR:GR/IR 1200
CR:應付賬款 1100- RMB
原材料采購差異 100- RMB <資產類科目,月末出具財務報表時屬於存貨>
B、發票存在小差異,如幾分錢或幾毛錢的差異。
OBYC-DIF
這里的差異是未超過發票價差容限的金額 (OMR6中定義Tolerance Limit)
都會過賬到DIF定義的科目里去!
Example:
發票比收貨金額大1元,假設發票12501元,收貨12500元。那么在發票校驗時會產生如下憑證:
DR:GR/IR 12500 RMB
CR:應付賬款 12501- RMB
采購差異-發票小差異 1- RMB
C、從收貨到發票校驗這段時間內,由於匯率的變化所引起的差異。
OBYC-KDM
這是由於收貨的時候和發票校驗的時候差異不同所引起的差異。
Example:
PO 物料800800 1000公斤單價 1.5 USD
GR: 10000公斤單價1.5 USD Exchange rate: RMB:USD=1:0.6123
DR:原材料 15000 USD <10000*1.5*6.123 = 91845 RMB>
CR:GR/IR 15000 USD <10000*1.5*6.123 = 91845 RMB>
IR: 10000公斤單價1.5 USD Exchange rate: RMB:USD=1:0.6223
DR:GR/IR 15000 USD (10000*1.5*6.223 = 93345)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0 USD (1500RMB)
CR:應付賬款 15000 USD (10000*1.5*6.223 = 93345- RMB)
GR/IR 0 USD (1500RMB)
記得月末使用F.13去清GR/IR。
3、價格重估產生的差異。
CK40N或MR21對物料的成本重估時,由於重估前后存在差異。(前提是該物料有庫存)。
配置:
OBYC-UMB
Example:
某半成品800800上月價格為12元/公斤,當月重新成本估算,價格為13元/公斤,如果估算的時候庫存還有1000公斤
DR:存貨13000 RMB
CR: 存貨12000- RMB
價格變更差異 1000- RMB
4、生產訂單差異
由於生產訂單的標准成本和實際成本存在差異,所以CO88結算訂單時,系統會產生差異憑證。
OBYC-PRD-PRF
一般為工單產出差異,CO88結算訂單的時候會產生此憑證,每張訂單一張憑證。
Example:
某工單目標成本為 12000元,實際成本為13000元(肯能由於材料投入過量或人工成本提高等原因)
一般完工入庫憑證如下:
DR:存貨 12000 RMB
CR:生產成本產出 1200- RMB
月末經過實際成本計算、差異計算,使用C088結算會根據此工單產生如下憑證:
DR:工單結算差異 1000 RMB
CR:生產成本產出 1000- RMB
二、如果原材料采用移動平均價管理
1、物料移動產生的差異
A、PO收貨時,采購價格和標准價格不同產生差異。
一般不會產生差異,直接更新材料的移動平均價,更新庫存。
Example:
物料800800 當前移動平均價 1.1元/KG 當前庫存為1000KG
PO 物料800800 500KG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