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端測試及分層測試的內容總結】


服務器端測試包含代碼檢查,接口測試(單個接口、模塊測試、場景測試)和性能測試(壓力測試、服務端配置等)

 

接口測試寫case的時間:

————》技術評審結束,前后端的協議確定了,就可以開始寫case了,驗證點包含:返回值的status、還有一些固定值的assert,或者從數據庫或者其他接口進行查詢來進行結果的校驗,也可以進行新舊系統的比較;

如果存在可變的結果如何校驗?——————》需要從其他地方進行查詢或者驗證,比如:如果用線上數據可能比較困難,如果在線下可能好弄一些(可以更改數據庫、或者清除緩存,也可以通過直接mock服務,這樣服務給返回的內容就是預期我們想要的主要就是用來驗證邏輯用的)

 

模塊和場景測試,需要結合業務,將多個接口組合起來,將A接口的輸出作為B接口的輸入,來發現問題,可能比測試單個接口能發現的問題要多一些;

 

對於登錄的情況——可以每個接口都去做登錄,然后獲取登錄信息進行接口測試;一般登錄都是在半小時的有效期不會出現失效的情況

 

性能測試(壓測+服務端配置):

壓測的話就是一般會用jmeter或者loadrunner,主要關注的內容就是平時聽到的那些,比如QPS,一般開發會有一個預期的QPS;服務端配置比如說可能會需要修改一些conf文件,這個conf文件本身確定了會調用的線程數,可能需要進行不同的組合測試,找到具體業務情況下最適合的一個線程數

 

自己去找服務端的最優點(OPS,平均耗時,超時率,CPU,內存,可以監控看是否有內存泄露)等

 

 

分層測試相關的內容整理如下:

精准測試:初步從代碼差異入手,更多需要從調用分析考慮,還得考慮很多種工種,復雜度比較高;那么如何進行調用分析呢?需要分階段,先單個工程,多個項目工程集成也需要考慮。

 

服務端主要怎么進行測試?流程和方向上如何考慮解決呢?

答:分層測試是最基本的方案,scf接口、http接口、少量UI;其實就是那個測試金字塔的那個圖,比重最大的是最底層的Unittest,接下來是中間層的Service,最上面是比重最小的UI;在這個基礎上結合輔助工具做CI集成;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分的更細的話在http接口上層考慮在頁面數據,再往上考慮兼容和交互;針對業務測試方法考慮工具、針對輔助工具上進一步升級,在整個流程中找技術改進點和流程改進點,更高級的做法可以結合系統架構做集成類的測試;針對測試數據這塊考慮最小成本方案精准測試等(然后精准測試就是上面的問題了,關於精准測試如何做。。。)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