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erfMon Metrics Collector
用於監控機器的 CPU,Memory,SWAP,Disks I/O,Networks I/O
CPU
CPU 占用量百分比
Memory
存儲量的使用情況
SWAP
Disks I/O
Networks I/O
3 Server Hits per Seconds
每秒測試計划所產生的點擊服務器的次數
4 Bytes Throughput Over Time
在壓力測試期間接收和發送的 bytes 數
5 Composite Timeline Graph
將你的測試計划中的所有的圖表集合在同一張圖標中以方便查看
6 Bytes Throughput Over Time
每秒傳輸字節吞吐量,表明 Jmeter 在測試時,隨着時間推移發送和接受的字節數
7 Response Codes per Second
每秒返回的響應碼,表明 Jmeter 測試期間,隨着時間的推移返回的響應碼,從中我們可 看到測試期間在哪個時間段內出現了錯誤。就可以分析在該時間內系統的什么環境因素, 導致的錯誤。
8 Response Latencies Over Time
每秒鍾的響應等待時間, 表明 Jmeter 測試期間,隨着時間的推移系統的響應等待時間的 變化,也是系統隨着時間推移,系統效率的變化。
9 Response Times Distribution
響應時間分布, X 軸表示的是響應時間,Y 軸表示的是響應次數,F(X,Y)表示系統在某 種響應時間內的響應次數是多少,如果在響應時間短的地方,響應次數多,說明系統的效 率比較高。
10 Response Times Over Time
每秒鍾響應時間,X 軸表示的是系統運行的時刻,Y 軸表示的是響應時間,F(X,Y)表示系 統隨着時間的推移,系統的響應時間的變化,可以看出響應時間穩定性。
11 Response Times Percentiles
響應時間百分比,X 軸表示的是百分比,Y 軸表示的是響應時間,F(X,Y)表示低於某個百 分比的響應時間,比如有 80%的響應低於 400ms。
12 Response Times vs Threads
響應時間用戶數, X 軸表示的是活動線程數,也就是並發訪問的用戶數,Y 軸表示的是 響應時間,F(X,Y)表示在某種並發量的情況下,系統的響應時間是多少。
13 Transaction Throughput Over Time
每秒處理的事務吞吐量 統計隨着時間推移每秒可能的事務吞吐量 這里的事務吞吐量計算 公式是: 活動線程數*1 秒/一個線程的響應時間,比如當一個用戶向服務器發出一個請 求,在 100ms 后得到響應,那么事務數等於 1*1000ms/100ms = 10 transcation/s,得到每秒 鍾可以處理是個事務數的結果。
14 Transaction Throughput vs Threads
每活動線程數可能的事務吞吐量,途中 X 軸表示的是活動線程數,Y 軸表示的是事務吞 吐量,F(X,Y)的含義是當系統處於某個活動線程數時,系統當時的事務 吞吐量是多少。 比如當有 10 個活動線程時,事務吞吐量是 100/s,而當有 20 個活動線程時,事務吞吐量 是 50/s,說明隨着用戶訪問的增加,系統的處理 效率開始下降了。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 找到一個臨界點,在多大的活動線程數時,系統達到最大的吞吐量。
15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每秒的事務數,X 軸表示訪問結束的時刻,Y 軸表示訪問量,F(X,Y)表示在某個結束時 刻,一共有多少的訪問量結束訪問。
16 Active Threads Over Time
每秒的活動線程數, X 軸表示訪問的時刻,Y 軸表示活動線程數,F(X,Y)表示某個時刻 的活動線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