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計划:即計划測試,排時間節點,從管理角度對整個測試活動進行規划和控制。
測試方案:羅列測試范圍、測試類型、使用到的測試方法、工具,保證測試全面,從技術角度進行規划和控制。
測試策略:屬於測試方案里的內容之一,描述你執行哪些類型的測試,怎樣組織測試。
此篇解答兩個問題:1.在測試過程中,測試方案起到什么作用? 2. 如何編寫測試方案?
------------------------------------------------------------華麗分割線---------------------------------
先說說項目中的測試流程可能是怎么樣的
視公司自身情況而定,圍繞着關鍵動作在執行測試。
--------------------------------------------------------------------------------------------------------------------------------------
1.那么測試方案在哪一步執行,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如果測試方案只是把需求和設計文檔內容copy一遍,那它就沒有寫的必要。
測試工程師需要基於需求說明書和測試方案來設計用例,所以測試方案的目的是:在方向上明確要測什么、怎么測,以及要達到什么樣的質量標准。
包含這些要素:
測試范圍(需求說明文檔,及對產品的理解轉化為測試點(性能、安全、接口、UI等))
測試策略(執行哪些類型的測試,采用什么手段,如新功能\模塊采用手工測試,部分回歸使用自動化測試)
質量通過標准(視公司自身的標准,常見的以用例執行率\通過率和未關閉bug級別\數量來設定)
測試方案初稿完成后,必須要請項目相關測試、開發和需求方同事評審,澄清對需求和設計的理解,討論測試方法,往往在測試方案評審中,我們能夠對產品需求進行完善,
給產品詳細設計提供更多輸入,使開發同事能夠提前完善代碼邏輯,而且測試工程師也能夠進一步理解需求和設計,從而有助於設計完善測試用例設計,保證測試覆蓋率。
-------------------------------------------------------------------------------------------------------------------------------------
2.怎么編寫測試方案呢?
測試方案模板
1 編寫目的
2 術語和縮略語解釋
3 參考文獻
4 測試范圍
主要來源是需求說明文檔,以及自己對產品的理解轉化為測試點(如UI界面),也可參照:整體功能模塊關系圖、系統外部接口功能模塊關系圖、系統內部接口功能模塊關系圖,發散測試思路
測試序號 |
測試內容 |
測試實施情況描述 |
備注 |
|
|
|
|
4.1測試策略
測試策略描述執行哪些類型的測試。下面列出了在進行每項測試時需考慮的事項;注意:不實施某種測試,則應該用一句話加以說明。例如,“將不實施該測試。該測試本項目不適用”。
測試類型 |
是否實施[Y/N] |
備注 |
數據和數據庫完整測試 |
|
|
接口測試 |
|
|
集成測試 |
|
|
功能測試 |
|
示例:典型值… |
用戶界面測試 |
|
窗口切換、移動、改變大小時正常嗎? |
性能測試 |
|
|
負載測試 |
|
|
強度測試 |
|
|
容量測試 |
|
|
安全性和訪問控制測試 |
|
|
故障轉移和恢復測試 |
|
|
配置測試 |
|
|
安裝測試 |
|
|
兼容性測試 |
|
|
容錯能力/恢復能力 |
示例:錯誤的數據類型… |
|
文檔測試 |
5 功能測試方案
5.1 功能測試工具需求
5.2 功能測試需求分析及測試方法和技術
序號 |
功能測試需求 |
測試內容 |
測試方法 |
備注 |
|
|
|
|
|
|
|
|
|
|
6性能測試方案
6.1 性能測試工具需求
6.2 性能測試數據准備
6.3 性能測試場景設計
序號 |
場景名稱 |
業務比例 |
場景詳細描述 |
備注 |
|
|
|
|
|
|
|
|
|
|
6.4 性能測試場景執行策略
序號 |
場景名稱 |
並發數 |
持續時間 |
備注 |
1 |
|
|
|
|
2 |
|
|
|
|
7 安全性測試方案
7.1 安全性測試工具需求
7.2 安全性測試需求分析及測試方法和技術
序號 |
安全性測試需求 |
測試內容 |
測試方法 |
備注 |
|
|
|
|
|
|
|
|
|
|
8 其它測試
9 測試通過標准
可以用例執行率\通過率和未關閉bug級別\數量來設定
10 附錄
參考1:http://www.cnblogs.com/bendanchenzhicheng/archive/2012/04/06/2434700.html
參考2:http://www.cnblogs.com/zhangyublogs/p/512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