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列表排序方法reverse、sort、sorted


python語言中的列表排序方法有三個:reverse反轉/倒序排序、sort正序排序、sorted可以獲取排序后的列表。在更高級列表排序中,后兩中方法還可以加入條件參數進行排序。

reverse()方法
將列表中元素反轉排序,例:
l=[4,2,3,1]
l.reverse()
print(l)    # [1,3,2,4]

reverse列表反轉排序:是把原列表中的元素順序從左至右的重新存放,而不會對列表中的參數進行排序整理。
如果需要對列表中的參數進行整理,就需要用到列表的另一種排序方式sort正序排序。 sort()排序方法 此函數方法對列表內容進行正向排序,排序后的新列表會覆蓋原列表(id不變),也就是sort排序方法是直接修改原列表list排序方法。 l=[4,2,3,1] l.sort() print(l) # [1,2,3,4] 許多python初學者,對sort()方法比較糊塗。有的時候會需要一個排序好的列表,而又想保存原有未排序列表,他們會這么操作: l=[4,2,3,1] l2=l.sort() print(l2) # None 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變量b得到的是一個空值。那么想要得到排序好的列表,又想保留原列表怎么辦呢?列表sorted()方法可以幫你實現。 sorted()方法 即可以保留原列表,又能得到已經排序好的列表sorted()操作方法如下: l=[4,2,3,1] print(sorted(l)) # [1,2,3,4] sorted()方法可以用在任何數據類型的序列中,返回的總是一個列表形式: print(sorted('python')) # ['h', 'n', 'o', 'p', 't', 'y'] 三者的區別 sort()是可變對象(字典、列表)的方法,無參數,無返回值,sort()會改變可變對象,因此無需返回值。
sort()方法是可變對象獨有的方法或者屬性,而作為不可變對象如元組、字符串是不具有這些方法的,如果調用將會返回一個異常。 sorted()是python的內置函數,並不是可變對象(列表、字典)的特有方法,
sorted()函數需要一個參數(參數可以是列表、字典、元組、字符串),無論傳遞什么參數,
都將返回一個以列表為容器的返回值,如果是字典將返回鍵的列表。 reverse()與sort的使用方式一樣,而reversed()與sorted()的使用方式相同 通過序列的切片也可以達到“逆轉”的效果 l=[2,5,1,6,3,4] print(l[::-1]) # [4, 3, 6, 1, 5, 2]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