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聲明全局變量主要分為顯式聲明或者隱式聲明下面分別介紹。
聲明方式一:
使用var(關鍵字)+變量名(標識符)的方式在function外部聲明,即為全局變量,否則在function聲明的是局部變量。該方式即為顯式聲明詳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script>
var test = 5; //全局變量
function a(){
var a = 3; //局部變量
alert(a);
}
function b(){
alert(test);
}
//a();//調用a方法,那么方法里面的內容才會執行
//b();//同上
</script>
|
聲明方式二:
沒有使用var,直接給標識符test賦值,這樣會隱式的聲明了全局變量test。即使該語句是在一個function內,當該function被執行后test變成了全局變量。
1
2
3
4
5
6
7
8
9
|
<script>
test = 5; //全局變量
function a(){
aa = 3; //也是全局變量
alert(test);
}
//a(); //輸出5
//alert(aa);//這里也可以方法a()方法里面的變量,因為aa是全局變量
</script>
|
聲明方式三:
使用window全局對象來聲明,全局對象的屬性對應也是全局變量,詳細如下:
1
2
3
4
|
<script>
window.test = 50;
alert(test); //輸出50
</script>
|
這種方式經常被用到一個匿名函數執行后將一些函數公開到全局。 如JQuery1.5中最末一句
代碼如下:
1
|
window.jQuery = window.$ = jQuery;
|
全局變量的優點:
可以減少變量的個數,減少由於實際參數和形式參數的數據傳遞帶來的時間消耗。
全局變量的缺點:
(1)全局變量保存在靜態存貯區,程序開始運行時為其分配內存,程序結束釋放該內存。與局部變量的動態分配、動態釋放相比,生存期比較長,因此過多的全局變量會占用較多的內存單元。
(2)全局變量破壞了函數的封裝性能。函數象一個黑匣子,一般是通過函數參數和返回值進行輸入輸出,函數內部實現相對獨立。但函數中如果使用了全局變量,那么函數體內的語句就可以繞過函數參數和返回值進行存取,這種情況破壞了函數的獨立性,使函數對全局變量產生依賴。同時,也降低了該函數的可移植性。
(3)全局變量使函數的代碼可讀性降低。由於多個函數都可能使用全局變量,函數執行時全局變量的值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對於程序的查錯和調試都非常不利。
因此,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最好不要使用全局變量。
JS中最經典的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問題
話不多說,直接上例子:
一、Javascript的變量的scope是根據方法塊來划分的(也就是說以function的一對大括號{ }來划分)。切記,是function塊,而for、while、if塊並不是作用域的划分標准,可以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 <script>
- function test2(){
- alert ("before for scope:"+i); // i未賦值(並不是未聲明!使用未聲明的變量或函數全拋出致命錯誤而中斷腳本執行)
- // 此時i的值是underfined
- for(var i=0;i<3;i++){
- alert("in for scope:"+i); // i的值是 0、1、2, 當i為3時跳出循環
- }
- alert("after for scope:"+i); // i的值是3,注意,此時已經在for scope以外,但i的值仍然保留為3
- while(true){
- var j = 1;
- break;
- }
- alert(j); // j的值是1,注意,此時已經在while scope以外,但j的值仍然保留為1
- if(true){
- var k = 1;
- }
- alert(k); //k的值是1,注意,此時已經在if scope以外,但k的值仍然保留為1
- }
- test2();
- //若在此時(function scope之外)再輸出只存在於test2 這個function scope里的 i、j、k變量會發生神馬效果呢?
- alert(i); //error! 沒錯,是error,原因是變量i未聲明(並不是未賦值,區分test2函數的第一行輸出),導致腳本錯誤,程序到此結束!
- alert("這行打印還會輸出嗎?"); //未執行
- alert(j); //未執行
- alert(k); //未執行
- </script>
二、Javascript在執行前會先對整個腳本文件的聲明部分做完整分析(包括局部變量),從而確定實變量的作用域。怎么理解呢?看下面一個例子:
- <script>
- var a =1;
- function test(){
- alert(a); //a為undefined! 這個a並不是全局變量,這是因為在function scope里已經聲明了(函數體倒數第4行)一個重名的局部變量,
- //所以全局變量a被覆蓋了,這說明了Javascript在執行前會對整個腳本文件的定義部分做完整分析,所以在函數test()執行前,
- //函數體中的變量a就被指向內部的局部變量.而不是指向外部的全局變量. 但這時a只有聲明,還沒賦值,所以輸出undefined。
- a=4
- alert(a); //a為4,沒懸念了吧? 這里的a還是局部變量哦!
- var a; //局部變量a在這行聲明
- alert(a); //a還是為4,這是因為之前已把4賦給a了
- }
- test();
- alert(a); //a為1,這里並不在function scope內,a的值為全局變量的值
- </script>
三,當全局變量跟局部變量重名時,局部變量的scope會覆蓋掉全局變量的scope,當離開局部變量的scope后,又重回到全局變量的scope,而當全局變量遇上局部變量時,怎樣使用全局變量呢?用window.globalVariableName。
- <script>
- var a =1;
- function test(){
- alert(window.a); //a為1,這里的a是全局變量哦!
- var a=2; //局部變量a在這行定義
- alert(a); //a為2,這里的a是局部變量哦!
- }
- test();
- alert(a); //a為1,這里並不在function scope內,a的值為全局變量的值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