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vue-router有兩種模式,hash模式和history模式。
hash模式
hash模式背后的原理是onhashchange
事件,可以在window
對象上監聽這個事件:
window.onhashchange = function(event){ console.log(event.oldURL, event.newURL); let hash = location.hash.slice(1); document.body.style.color = hash; }
history路由
隨着history api的到來,前端路由開始進化了,前面的hashchange,你只能改變#后面的url片段,而history api則給了前端完全的自由
history api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切換和修改,
切換歷史狀態
包括back
,forward
,go
三個方法,對應瀏覽器的前進,后退,跳轉操作,有同學說了,(谷歌)瀏覽器只有前進和后退,沒有跳轉,嗯,在前進后退上長按鼠標,會出來所有當前窗口的歷史記錄,從而可以跳轉(也許叫跳更合適):
history.go(-2);//后退兩次 history.go(2);//前進兩次 history.back(); //后退 hsitory.forward(); //前進
修改歷史狀態
包括了pushState
,replaceState
兩個方法,這兩個方法接收三個參數:stateObj,title,url
history.pushState({color:'red'}, 'red', 'red'}) window.onpopstate = function(event){ console.log(event.state) if(event.state && event.state.color === 'red'){ document.body.style.color = 'red'; } } history.back(); history.forward();
通過pushstate把頁面的狀態保存在state對象中,當頁面的url再變回這個url時,可以通過event.state取到這個state對象,從而可以對頁面狀態進行還原,這里的頁面狀態就是頁面字體顏色,其實滾動條的位置,閱讀進度,組件的開關的這些頁面狀態都可以存儲到state的里面。
history模式怕啥
通過history api,我們丟掉了丑陋的#,但是它也有個毛病:
不怕前進,不怕后退,就怕刷新,f5,(如果后端沒有准備的話),因為刷新是實實在在地去請求服務器的,不玩虛的。
在hash模式下,前端路由修改的是#中的信息,而瀏覽器請求時是不帶它玩的,所以沒有問題.但是在history下,你可以自由的修改path,當刷新時,如果服務器中沒有相應的響應或者資源,會分分鍾刷出一個404來。
hash 模式 改為 history 模式 在 nginx 中怎么配置
src/router/index.js
router = new VueRouter
({
hashbang: false history: true
routes: [
{
path: '/',
redirect: '/pages/'
},
注意, config/index.js
module.exports = { build: { env: require('./prod.env'), index: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index.html'), assetsRoot: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assetsSubDirectory: 'static', assetsPublicPath: '/', hash 模式會默認的在此處 添加為 assetsPublicPath: './',
productionSourceMap: true,
...
} }
前段時間,我們自己的項目中在使用vue 的時候,遇到了這個問題路由中會有#!, 老板說看着這個很不爽,
可是把模式改為history(或者有些, hashbang: False , history :True) , 在nginx 中把location 修改了,還是不行,
最后把 config 中的 index.js中的 assetsPublicPath: './', 修改為 assetsPublicPath: '/', 就可以了 。
個人猜測 :vue 默認的mode hash 模式 在項目運行時會根據項目中路徑的分發 此處 默認添加為 assetsPublicPath: './',
同時還要在nginx 環境中配置
server { listen 0.0.0.0:12345; location / { root /home/我的應用跟目錄; try_files $uri $uri/ /index.html =404; } error_page 404 /index.html }
哈哈, 這樣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