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esky.com/hotnews/1/244252501.shtml
1.市場調研
1.1 企業需求
筆者所在單位是一家中型企業,企業流程和信息化基礎較為成熟。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希望通過移動辦公平台實現逐步提高管理精度,降低成本和損耗,提高企業的效率,以及企業內部信息運轉的協調性。
本文將重點從產品匹配度分析金蝶雲之家和阿里釘釘這兩款市面上較為常見的產品。
1.2 市場分析
目前市場上的移動辦公產品歸納起來有幾大類:
· IM 類:金蝶雲之家、阿里釘釘、企業微信
· CRM 類:銷售易、紛享銷客
· 協作類:Worktile、Teambition、明道
據《IDC2016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跟蹤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末,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累計注冊用戶達到1.6億人,累計企業用戶達到1158.4萬家。在大中型企業市場(企業員工人數在250 人以上),金蝶雲之家占據首位。自海爾和萬科后,雲之家在2016年陸續簽約安踏、樂視、華潤、華大基因等大型企業客戶。
另一方面,與金蝶長期深耕大中型企業市場不同,釘釘在中小型企業市場領先:
2.競爭分析
2.1 產品理念和戰略
釘釘和雲之家都在六月份舉辦了發布會。釘釘發布了3.5版本,口號是“酷公司,用釘釘”;雲之家公布了V9 版本,提出了“凝聚信任,激活創造力”的口號。雙方特色總結如下:
如上圖所示,雲之家在 V9 的版本中,重點主打OA 以及 連接ERP特性,而釘釘則繼續強化DING 功能,以及推出了一款智能考勤機,針對行業的“樣板房”功能也比較引人關注。
2.2 范圍與結構層分析
筆者這里重點對比分析企業場景里面使用較為高頻的幾個模塊:
· 審批
· 報表(連接ERP)
· 行業應用(工作台)
2.2.1 審批
在審批功能上,雲之家覆蓋了更多場景,比如像企業中常見的會簽,釘釘暫不支持。會簽是在審批環節中出現多人/多部門同時審批的情況,舉個例子,公司職員離職需要多部門審批確認,但是部門確認並不一定有先后順序之分,只要所有部門同意,離職審批才算完成。
此外,雲之家審批支持多條件審批,而釘釘只支持單條件審批。以本企業為例,請假審批涉及天數之外還涉及請假類型,比如病假大於5天需要總經理審批,而事假大於3天就需要總經理審批。像這種場景釘釘目前還不支持,只能做到大於3天由總經理審批,小於三天由部門總監審批。由此可見,雲之家在審批場景覆蓋上要多於釘釘。
不過雲之家審批在移動端的功能上不如釘釘完善,移動端暫不提供模板設置功能。而且對於第一次使用的用戶來說,釘釘的審批感覺上覆蓋場景更多,原因就是它還提供模板庫,里面有釘釘自己制作的模板,也有用戶自己制作的模板。這一點感覺雲之家需要向釘釘學習。
最后,從情感化設計的角度,雲之家在同意審批的時候,用戶可以用動態表情回復,感覺更有溫度,恐怕這也是產品理念的一種體現。
另一方面,從結構層的角度看,雲之家與釘釘移動端在信息架構上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釘釘多了模板管理模塊:
此外兩者在用戶路徑上沒有太大不同:
就體驗而言,筆者認為雲之家審批在交互上更加清晰與明確,但雲之家審批是使用 H5 技術,所以在頁面跳轉以及動效設計上面,不如釘釘的原生體驗好。
2.2.2 連接 ERP
在連接ERP方面,雲之家是「報表秀秀」,釘釘是「智能報表」。
說說兩者的區別。首先,在連接 ERP 上,雲之家的產品規划中展現出了出生於金蝶的優勢,報表不僅支持基本的 Excel 導入,還支持直接連接 ERP數據。這是個殺手級的功能——目前在中國廠商中有能力做到移動端一鍵連接 ERP,無需用戶二次開發的恐怕就只有金蝶一家。不過在筆者試用的過程中,並沒有找到連接 ERP 的設置入口,向客服人員了解,此功能將在下一個版本中上線,目前在產品的宣傳頁面那里,仍顯示「敬請期待」。
同時,筆者感覺雲之家的「報表秀秀」跟傳統的 BI 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支持互動。過去BI 產品單純的「看」和「預警」已經不能滿足目前企業隨時隨地的溝通需求了,「預警」准不准?老板看完報表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問責」與「表揚」?今天的產品還需要滿足管理者的「互動」需求。
釘釘的優勢在於智能報表支持與日志、審批關聯,管理層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公司有多少人請假,在報銷上花了多少錢。同時,跟日志相關聯,可以實現數據上報的場景,比如庫存盤點等。
從結構層的角度看,兩者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釘釘的「智能報表」還關聯了審批和日志,它的用戶路徑如下圖:
從交互的細節看,雲之家的「報表秀秀」支持柱狀圖、折線圖以及餅圖,支持滑塊操作;釘釘「智能報表」支持折線圖,查看折線的數據詳情可以點擊。
2.2.3 工作台
雲之家的工作台跟 iOS 的 Widget 界面很像,頂部是一塊文案區,里面的文案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接着則是一些快捷功能,像「一鍵簽到」等,但是一鍵簽到會出現頁面的跳轉,感覺不夠「一鍵」。雲之家支持手機投屏功能是個亮點,在開會的時候應該挺不錯。接着是一些輕應用的 Widget ,涉及多個模塊,像給審批發起人使用的「審批追蹤」、給部門負責人使用的「簽到統計」和「工作匯報」等卡片。工作台整體的結構清晰,交互較為統一。
雲之家的工作台也有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像一些企業的自建應用該如何設計自己的 Widget ?筆者在雲之家這個版本的開放平台並沒有看到這方面的信息。同時,用戶要找到第三方應用就比較麻煩了,需要在工作台頁面上,點擊右上角的「應用」按鈕,希望這個問題在下一版能夠得到改進。
3.框架與表現層分析
我們再看看整體的框架層設計。雲之家與釘釘底部都有 5 個 tab ,包含 4 個基本功能 + 1 個獨特功能。
· 雲之家:消息、通訊錄、工作台、我的 + 同事圈
· 釘釘:消息、聯系人、工作台、我的 + DING
界面設計上,兩者都大同小異,特別是消息頁,基本上都是一樣。只是釘釘在頂部有額外的兩個按鈕,一個是左上角的「密聊」,一個是右上角的「釘釘電話」,而雲之家則相對簡潔,功能基本上都收在右上角。
兩者通訊錄的頁面差異比較大,釘釘會把所有團隊的組織架構放到它的「聯系人」tab 里面,顯得有點雜亂,估計是釘釘考慮到一個用戶同時在多個團隊任職的概率應該是比較低的,所以使用了這種設計方式。
其余的功能在新版中感覺變化不大:
4.總結
最后,對於企業的移動辦公平台選擇而言,除了產品匹配度之外,還需要考慮供應商的生存延續性、服務人員本地化、價格、服務水平、實施能力等等眾多因素。不同行業,不同階段,不同市場環境,不同競爭態勢的企業,對於移動辦公項目的着眼點、注重點都會有很大差異。國內從事企業服務的廠商大大小小有數萬家,各地的分銷商、服務商、集成商至少有數十萬家,不過目前移動辦公平台主要就是金蝶雲之家、釘釘、企業微信這三家,對於沒有一定相關項目經驗的企業來說,在這三家選型中除了對比產品功能,還需要進一步考察行業實施案例,本地化的實施能力及售后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