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什么是變量


在Python中,變量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數的方程變量是一致的。

例如,對於方程式 y=x*x x就是變量。當x=2時,計算結果是4,當x=5時,計算結果是25

只是在計算機程序中,變量不僅可以是數字,還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在Python程序中,變量是用一個變量名表示,變量名必須是大小寫英文、數字和下划線(_)的組合,且不能用數字開頭,比如:

a = 1

變量a是一個整數。

t_007 = 'T007'

變量t_007是一個字符串。

在Python中,等號=是賦值語句,可以把任意數據類型賦值給變量,同一個變量可以反復賦值,而且可以是不同類型的變量,例如:

a = 123    # a是整數
print a
a = 'imooc'   # a變為字符串
print a

這種變量本身類型不固定的語言稱之為動態語言,與之對應的是靜態語言。

靜態語言在定義變量時必須指定變量類型,如果賦值的時候類型不匹配,就會報錯。例如Java是靜態語言,賦值語句如下(// 表示注釋):

int a = 123; // a是整數類型變量
a = "mooc"; // 錯誤:不能把字符串賦給整型變量

和靜態語言相比,動態語言更靈活,就是這個原因。

請不要把賦值語句的等號等同於數學的等號。比如下面的代碼:

x = 10
x = x + 2

如果從數學上理解x = x + 2那無論如何是不成立的,在程序中,賦值語句先計算右側的表達式x + 2,得到結果12,再賦給變量x。由於x之前的值是10,重新賦值后,x的值變成12。

最后,理解變量在計算機內存中的表示也非常重要。當我們寫:a = 'ABC'時,Python解釋器干了兩件事情:

1. 在內存中創建了一個'ABC'的字符串;

2. 在內存中創建了一個名為a的變量,並把它指向'ABC'

也可以把一個變量a賦值給另一個變量b,這個操作實際上是把變量b指向變量a所指向的數據,例如下面的代碼:

a = 'ABC'
b = a
a = 'XYZ'
print b

最后一行打印出變量b的內容到底是'ABC'呢還是'XYZ'?如果從數學意義上理解,就會錯誤地得出b和a相同,也應該是'XYZ',但實際上b的值是'ABC',讓我們一行一行地執行代碼,就可以看到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執行a = 'ABC',解釋器創建了字符串  'ABC'和變量 a,並把a指向 'ABC':

執行b = a,解釋器創建了變量 b,並把b指向 a 指向的字符串'ABC':

執行a = 'XYZ',解釋器創建了字符串'XYZ',並把a的指向改為'XYZ',但b並沒有更改:

所以,最后打印變量b的結果自然是'ABC'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