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區塊鏈的結構


  在《區塊鏈底層原理與技術架構》一書中,把區塊鏈框架划分為四層:數據層,網絡通信層,共識驗證層和業務應用層,如下圖:

  

 

  1.數據層

  它主要實現了2個功能,一個是相關數據的存儲,另一個是賬戶和交易的實現與安全。數據儲存基於mercle樹,通過區塊的方式和鏈式結構實現。賬戶和交易基於數字簽名,非對稱加密技術,多重簽名技術等多種密碼學算法和技術,保證了交易能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安全的進行。

  2.網絡通信層

  網絡通信層主要實現網絡節點的連接和通信。與有中心服務器的中央網絡不同,對等網絡的用戶即是服務器,又是一個節點,用戶群體通過交換信息組成一個互聯網體系。

       3.共識驗證層

  共識驗證是區塊鏈的核心。什么是共識呢?即全網的節點對交易和數據達成一致,可以防范51%攻擊,女巫攻擊,拜占庭攻擊,保證交易和數據安全。因為其應用場合的不同,現在已經有很多種富有特色的共識機制。如下列幾種:

  a.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算法 原理是節點獲得區塊的獎勵與該節點持有的代幣數量和時間成正比,在獲取獎勵后,該節點的持有時間清零,重新計算。缺點:代幣數量對收益影響太高,如果前期分配不均,很容易造成貧富差距。

  b.DPoS(Delegate Proof of Stake)股權授權證明,原理是所有節點投票選出100個節點(可是其他數量),區塊完全有這100個節點按照一定算法生產,有點類似於美國的議會制。

  c.Casper 投注共識,原理是每個參與共識的節點要支付一定的押金,獲取的獎勵和押金成正比,如果有節點作惡押金會被扣掉。

  d.PBFT(Pra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拜占庭容錯算法,原理是與一般的基於博弈論的機制不同,PBTF本質上是通過算法實現了共識,因此區塊確認快,不想其他公有鏈一樣在若干區塊之后才安全,可以實現出塊即確認。

  e.POW(Proof of work)工作證明 原理是節點利用自身計算機做數學計算進行交易確認和提供 安全性。也是多勞多得,如過一個節點提供的算力越高,他的效率也就越高,他獲取的獎勵就和他的算力成正比。

  f.RAFT 分布式狀態下保持一致性的算法,不多做解釋,看看這個動畫,你應該就能理解了 http://thesecretlivesofdata.com/raft/

  為了讓節點積極參與到共識確認中,主要依靠的是區塊鏈資產的發行和分配制度。這種資產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虛擬幣,比如以太坊就是整個平台運行的燃料,每挖出一個以太坊區塊就獎勵5個以太坊,同時運行只能合約和交易都要向礦工支付一定的以太坊作為手續費

  4.業務應用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構建種類及其豐富的應用,比如股權,網絡購物支付,域名,商標等等。甚至可以構建以腳本為基礎的智能合約,該合約賦予賬本可編程的特性,通過虛擬機的方式運行代碼,實現智能合約功能,比如以太坊的虛擬機(EVM)。同時,在智能合約的基礎上添加能夠與用戶交互的前台頁面,就能形成去中心化的應用

  總之,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時序數據,集體維護,可編程,安全可信和匿名性等特點。

  下一遍文章我會講講區塊鏈的工作流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