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M的作用是以針對單台服務器的服務瓶頸而開發出來的。他的目的是將所有的應用請求分配到多個節點服務器上。提高業務的處理能力。同時還要監控服務器的運行狀態,以便於運維人員及時排除隱患。
例如,下圖所示,大並發出現之后,通過F5的LTM設備,將其分發到各個節點上。

LTM在網絡中的部署方式
1. 串行結構:是在服務器節點和防火牆之間,所有的流量都要經過LTM的設備;
2. 並行結構:是旁路在核心交換機上和服務器處於平行的架構,它只針對所要負載的流量來做負載、做分發;而不做負載的流量,核心交換機不會轉發到LTM設備。
如下圖所示:

兩種連接模式的對比:
串行連接:
1. 特點:F5設備串接在交換器和服務器之間。
2. 優點:網絡結構和數據流向清晰,易於管理,排查故障容易。
3. 缺點:根據服務器數量和F5設備端口密度決定是否在其中增加交換機,需要改動網絡結構,增加連接鏈路,非負載流量也經過LTM設備,降低 設備運行效率。
並行連接:
1. 特點:旁路連接在交換機上,分單線連接和雙線連接;
2. 優點:不受端口密度影響,擴容容易,盡可能小的改動網絡結構,應急措施簡單;
3. 缺點:根據應用情況選擇不同的配置方法,邏輯結構和數據流向復雜,不容易排查故障,運維成本略高。
部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三個元素:一,節點:提供服務的對象;二,負載均衡的算法;三,健康監測的方式。
負載算法種類:
靜態算法:
1. Round robin輪巡
2. Ratio比率
3. Priority優先級
動態算法:
1. Least Connections最小連接數
2. Fastest 最快響應速度
3. Observed觀察模式
4. Predictive預測模式
它除了讓LTM設備根據服務節點的狀態進行分發策略之外,還要根據服務節點自身的狀態來分發請求,其中典型的是最小連接數或者是響應速度這幾種方法。
舉例來說,最小連接數在分發的時候,在判斷服務器節點狀態正常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到每一台服務器上當前所承受的節點,就是session的數量來進行下一輪請求的分發,所以說,它需要考慮到服務節點的狀態,我們稱之為動態的負載均衡算法。
實例:

如上圖:現有四台服務器,我們根據服務器硬件配置的需求,分配配置的比率是3:1:1:1,而這時候有數據請求之后,LTM設備會自動分發此請求,第一輪的分發是按照1:1:1:1的比例來進行分發,但是,當第五個請求開始之后,LTM設備會根據預設的比率分配機制,就會着重分配到權重比率高的服務節點上,之后會依照預設比率繼續分配。
健康監測算法共有十幾種,我們從整體上將他們划分為下面四大類:
1.ICMP montor 檢測主機
2.TCP monitor檢測服務
舉例說明:在服務節點上,除了檢測物理狀態之外,LTM設備還會檢測80端口是否開放,如果說80端口開放,則認為服務狀態正常;如果檢測到80端口沒有開放或者不能正常打開,就會判定該節點是down狀態。在分發請求的時候就不再往這個服務節點上分發相對應的請求,
3.HTTP monitor GET特定網頁字符串
通過GET網頁字符串,配置特定的字符響應,如果說能夠完成響應該字符請求,則認為該節點的服務狀態是正常的,不然即使是說主機、80端口正常,但是不能得到一個正常的字符串的情況下,說明該節點的服務狀態是down掉的。在分發請求的時候,直接將其排除到正常隊列之外。
4.FTP monitor 驗證FTP下載
總結:
這四種檢測方法,是根據我們提供的業務的實際情況來逐級深入,具體使用何種方法,也是需要根據實際的環境或者是業務提供的類型來加以判斷。
了解詳細的LTM(服務器的負載均衡)網絡結構和功能請進入:http://www.otpub.com/course/detail/index/id/1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