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朋友都實現過一個簡易的聊天室這個功能,其中涉及到Socket套接字這個類,我們通過一個特定的IP以及特定的端口創建一個服務端的套接字(ServerSocket),以此我們聊天個體的套接字(Socket)再與其連接,從而實現連通並通過流來傳遞信息的聊天室功能。
而端口掃描器所用的知識體系也是基於Socket,相當於我們已經有一個 服務器端的套接字,我們去查看其是否能夠連通,即可。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們可能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思路:
我們通過建立一個Socket來連接一個要掃描的IP以及PORT,只建立連接不傳遞數據。
再通過捕捉IOException來檢測是否連接成功。
所以大家很快就會有一串如下的實現代碼:
static public String ScannerPortisAlive(int port,String HostIP){ String result="OPEN"; try{ Socket testPortSocket = new Socket(HostIP, port); testPort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 result = "CLOSE"; } return result; }
但是在我實際測試情況來看,這段代碼的執行效率非常低下,問題出在哪里呢?
原來,當端口不通時,Socket會默認等待,所以我們要重新設置連接等待時長。
static public String ScannerPortisAlive(int port){ String result="OPEN"; Socket socket=null; try{ socket=new Socket(); InetAddress ip=InetAddress.getLocalHost(); SocketAddress address=new InetSocketAddress(ip, port); socket.connect(address,100); socket.close(); // Socket testPortSocket = new Socket(HostIP, port); // testPort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 result = "CLOSE"; } return result; }
除此之外,我們只需要再開一個線程池來處理要處理的端口就可以啦。
筆者實現了一個簡單的可用的桌面端口掃瞄器,大家可以用作參考:
Jar可執行程序: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rekent/Port_Scanner_jar.zip
Source Code: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rekent/Port_Scanner.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