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運維筆記(一)網絡基礎知識


網絡基礎知識

一、基本概念

1.ARPANET & TCP/IP:以“軟件”技術將網絡硬件整合,使得不同的計算機或者數據可以通過這個軟件達成數據溝通(TCP/IP技術也被稱為Internet)。

2.以太網絡(Ethernet):網絡硬件設定與開發標准接口(IS88023)。

 

注意:網絡的傳輸信息就是 0 與 1 ,因此,數據傳輸的單位為每秒多少 bit亦即是 M bits/second, Mbps 的意思。除以8。 

二、計算機網絡組件

     1.節點(node):具有網絡地址(IP)的設備之稱。

     2.服務器主機(server):提供響應(respone)給用戶的主機。

     3.客戶端:發送請求的主機。

     4.網絡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提供網絡聯機的卡片,目前大多使用RJ-45接頭的以太網絡卡。

     5.網絡接口:利用軟件設計出來的網絡接口,主要用於提供網絡地址。一張網卡至少可以搭配一個以上的網絡接口。

     6.網絡形態拓撲(topology):各個節點在網絡上的鏈接方式。

     7.網關(route)或通訊閘(getway):具有兩個以上的網絡接口,可以鏈接兩個以上不同網段的設備。

三、網絡的區域范圍

    1.局域網絡(Local Area Network,LAN)

    2.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

    3.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四、計算機網絡協議

     1.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層協議:

     

     

      2.計算機網絡協議:TCP/IP

      

  打開網頁為例子:

   應用程序階段:在瀏覽器輸入 網址確定后,相關信息被包裝為一個數據,向下傳入應用層。

   應用層:由應用層提供的HTTP通信協議,將來自瀏覽器的信息封裝起來,並給予一個應用層報頭,送入傳送層。

   傳送層:將傳下來的數據再次封裝到TCP,給予一個TCP封裝頭,丟到下一層。

    網絡層:將TCP數據封裝到IP數據包內,再給予一個IP包頭。

    網絡接口層:如果使用以太網絡,IP會依據CSMA/CD標准,封裝MAC數據幀中,並給予MAC幀頭,在轉成比特流,最后利用傳輸介質發送到遠程主機上。

五、鏈接層相關協議

1.廣域網使用的設備

 

       1)傳統的電話撥接:ppp協議早期上網=調制調解器+電話線+計算機九針串行端口+ppp協議。ppp支持TCP/IP等協議。

       2)整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利用電話線和ISDN調制調解器上網。

       3)非對稱數位用回路(ADSL):電話的高頻部分+使用調制調解器+pppo協議把ppp仿真到以太網卡上

       4)電纜調制調解器(Cable modem):有線電視纜線+調制調解器鏈接到ISP

 

   2.以太網絡傳輸協議:CSMA/CD    

    每張以太網卡出廠時都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卡號,那就是所謂的(MAC)。

    CSMA/CD聯機方式:

    

    圖中的Hub為集線器

    集線器是一種網絡共享介質設備,網絡共享介質在一個時間點內,僅能被一台主機使用。

    傳輸流程:

    1.監聽介質使用情況(Carrier Sense):A主機在發送網絡數據包前,先對網絡介質進行監聽,確認沒人使用后,才發送數據幀。

    2.多點傳輸(Multiple Access):A主機發送的數據會被集線器復制,然后發送給所有能夠連接到此集線器的主機。(不需要的主機會丟棄之)。

    3.沖突檢測(Collision Detection):該數據幀附有檢測能力,若其他主機也剛好在同一時間發送數據幀,那么兩個數據幀就會相沖突,這些數據幀就會銷毀,主機等待隨機時間重新發送。

   

 3.MAC的封裝格式

    MAC數據幀(frame):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指的就是網卡卡號。注意:在此MAC的傳送中,僅在局域網內生效,如果跨過不通過的子網,那么來源與目的硬件地址就會改變。

 

六、網絡層相關數據包與數據

    1.IP數據包的封裝

    略

    2.IP地址的組成與分級

    IP由32位二進制數值組成: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255.255.255.255

    IP的分級:

    ClassA: 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0.xx.xx.xx~127.xx.xx.xx

           |-NetID-|----------------HostID--------------|

    ClassB:1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128.xx.xx.xx~191.xx.xx.xx

           |---------NetID------|--------HostID--------|   

    ClassC:11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192.xx.xx.xx~223.xx.xx.xx

           |----------------NetID-------------|-HostID--|  

   ClassD:略

   ClassE:略

   在同一物理網段內,所有的主機的IP具有相同的NetID,並且具有不同的HostID 。

   注意:

    1.HostID在二進制表示中,不可同時為0,也不可同時為1。因為全為0表示表示整個網段的地址(Network IP),全為1表示廣播地址(Broadcast IP)。

     例如:192.168.0.0和192.168.0.255。

    2.相同物理段內的主機可以通過網卡對網卡直接傳遞數據(即通過MAC數據幀直接傳遞)。不同網段要通過路由器才能連接。

    

   3.IP的分類

    1)Public IP:公共IP,這種IP才能連上Internet。

    2)Private IP:不能直接連上Internet的IP,主要用於局域網內的主機規划連接。

    私有IP網段:

    ClassA:10.0.0.0~10.255.255.255

    ClassB:172.16.0.0~172.31.255.255

    ClassC:192.168.0.0~192.168.255.255

    3)特殊的Loopback IP網段:

    即127.0.0.1 localhost

 

   4.Netmask、子網

     1)Netmask(子網掩碼):

    ClassA:  255.0.0.0

    ClassB:    255.255.0.0

    ClassC:    255.255.255.0

    2)子網的划分:二進制中把HostID的位給NetID。

 

   5.關於路由

   在同一個局域網內,可以通過IP廣播的方式來實現數據傳遞的目的。而非局域網就要使用路由器了。

   自行回憶路由的工作方式。

    路由的命令:見Linux命令表。

 

   6.IP地址與網卡卡號

   略

 

七、 傳送層相關數據包與數據

一)面向連接的可靠的TCP協議

     1)特權端口:小於1024的端口,啟動者的身份必須是root

     2)Socket Pair:

         1.來源IP+來源端口

         2.目的IP+目的端口

      3)TCP的三次握手:

           A:B你在嗎?

           B:我在,你在么?

           A:我也在。

      4)無連接的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適合不需要嚴格檢驗的實時數據,如視頻連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