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首先比較的是兩個對象的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直接返回true,
否則, (1)如果是string類型的先比較是否是string類型,是的話,再比較是否長度相同,相同的話再比較,每個字符是否相同;
(2)判斷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類加載器加載的,不是則返回false;
(3)如果是普通對象則將對象的屬性放入hashmap中作為key, 屬性中的值作為value,以此作為比較的方式。
hashcode()方法,是native方法
對於包含容器類型的程序設計語言來說,基本上都會涉及到hashCode。在Java中也一樣,hashCode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配合基於散列的集合一起正常運行,這樣的散列集合包括HashSet、HashMap以及HashTable。
為什么這么說呢?考慮一種情況,當向集合中插入對象時,如何判別在集合中是否已經存在該對象了?(注意:集合中不允許重復的元素存在)
也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調用equals方法來逐個進行比較,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但是如果集合中已經存在一萬條數據或者更多的數據,如果采用equals方法去逐一比較,效率必然是一個問題。此時hashCode方法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當集合要添加新的對象時,先調用這個對象的hashCode方法,得到對應的hashcode值,實際上在HashMap的具體實現中會用一個table保存已經存進去的對象的hashcode值,如果table中沒有該hashcode值,它就可以直接存進去,不用再進行任何比較了;如果存在該hashcode值, 就調用它的equals方法與新元素進行比較,相同的話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所以這里存在一個沖突解決的問題,這樣一來實際調用equals方法的次數就大大降低了,說通俗一點:Java中的hashCode方法就是根據一定的規則將與對象相關的信息(比如對象的存儲地址,對象的字段等)映射成一個數值,這個數值稱作為散列值。下面這段代碼是java.util.HashMap的中put方法的具體實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key ==
null
)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
this
);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
|
put方法是用來向HashMap中添加新的元素,從put方法的具體實現可知,會先調用hashCode方法得到該元素的hashCode值,然后查看table中是否存在該hashCode值,如果存在則調用equals方法重新確定是否存在該元素,如果存在,則更新value值,否則將新的元素添加到HashMap中。從這里可以看出,hashCode方法的存在是為了減少equals方法的調用次數,從而提高程序效率。
兩個對象相等hashcode一定相等。
兩個對象的hashcode相等,則兩個對象不一定相等。
所以重寫equals方法時, 一般要重寫hashcode方法。
下面是一個demo: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int age, String name) {
this.age = age;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if (age != student.age)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equals(student.nam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result = age;
result = 31 * result + name.hashCode();
return resul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