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戶交互,用戶輸入
用戶輸出命令是input。
設置一個變量並輸出。
1 name = input("name:") 2 print(name)
注:python2 下 raw_input。
python2 下 input,不推薦用。輸入的時候自動找變量。需要加“”。
python3 下 input。
2、完成多輸入。包括姓名年齡工作薪資等。完整的表。
(1) 變量可以用%s表示。s表示string。結尾用% (n,n1,n2)。
(2) 可以使用.format(變量,變量,變量)。
第一種
1 name = input("name:") 2 age = input("age:") 3 job = input("job:") 4 salary = input("salary:") 5 6 info = ''' 7 ------------ info of %s -------- 8 name:%s 9 Age:%s 10 job:%s 11 salary:%s 12 ''' % (name,name,age,job,salary) 13 14 print(info) 15 注:使用的%()都是按照順序下來的。
第二種
1 name = input("name:") 2 age = input("age:") 3 job = input("job:") 4 salary = input("salary:") 5 6 info2 =''' 7 ---------info of {_name} ---------- 8 name:{_name} 9 age:{_age} 10 job:{_job} 11 salary:{_salary} 12 ---------------------------------- 13 '''.format(_name=name, 14 _age=age, 15 _job=job, 16 _salary=salary) 17 print(info2) 18 注
第三種
1 name = input("name:") 2 age = input("age:") 3 job = input("job:") 4 salary = input("salary:") 5 6 info3=''' 7 ---------info of {0}------ 8 name:{0} 9 age:{1} 10 job:{2} 11 salary:{3} 12 ---------------------------------- 13 '''.format(name,age,job,salary) 14 print(info3) 15 注:直接輸入數字,是按照順序從0開始。
注:3種形式官方推薦第二種,不推薦第3種
一下三種模式都是在內存里開啟一塊內存完成。
加號拼接暫用好幾塊內存效率低下。
注:變量可以使用如下
%s : 正常用的變量。
%d : 只能是整數,會做一個檢測。
注:輸出數據類型
輸出數據類型的命令為type,用作與查看輸出文字類型
print(type(變量))
強制轉數字 int (integer),用作修改輸出文字類型
age = int(input(“age:”))
強制轉換字符串str,用作修改輸出文字類型
age = str(inpu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