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配置OpenStack 一:主機環境配置以及問題總結


本文包含openstack配置的實驗環境的基本步驟。在下面的步驟中將逐步講解如何

配置主機環境請在穩定的環境下配置,不要隨意移動,尤其是那種,一拔網線就換IP地址,很容易網絡到最后變成UNKNOWN。

1、准備三台虛擬機

主機名字分別命名為controller、network、computer【desktop版或者server版都可以】

從網上了解到配置三台虛擬機的網絡結點的配置各不同。controller只需要配置一個,network和computer需要配置三個,而且network中有一個結點是鏈接外部網絡。

下面的操作都是在desktop版的虛擬機中的terminal操作,在server版中同樣使用。

2、准備安裝ssh

輸入:apt-get install ssh

記得要進入root用戶:1、sudo su 后輸入密碼  或 2、sudo pw  root  后要輸入三次密碼

 

3、ifconfig查看IP地址

輸入:ifconfig

 

4、更改主機名字

輸入:vi /etc/hostname    輸入后按   esc : wq!   退出

 

5、修改主機環境

輸入:vi /etc/network/interfaces   

 

 三台機器同時輸入:reboot重啟。

輸入: vi /etc/hosts  (三台都要注釋掉本機的Ip地址【原先在localhost下面有127.0.1.1 computer,這個是要刪除掉或者注釋掉的】,再輸入下面的三個IP地址加名字【三台都要輸入這面的三個IP地址】) 

 

6、查看修改后的ip

輸入:ifconfig

 

 

 

 

7、檢查網絡是否連通

因為三個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就只展示一個來示例

輸入:ping ubuntu-cloud.archive.canonical.com(看到輸出后記得按ctrl+c來停止)

 

輸入:ping controller

 

輸入:ping network

 

輸入:ping computer

 

 

8、問題總結

  重點:所有的操作要進入root用戶才能操作。

(1)注意“/”,一開始在修改主機名字的時候,使用vi etc/hostname ,這里缺少了一個“/”,使得我每次修改主機名字都不成功。正確使用是 vi /etc/hostname

(2)操作時總覺得不能輸入,這時候就要無比耐心了,先輸入 i ,然后再按你想要的數字,多按幾次,如果你想要刪除,直接用delete,我發現每次用back space只是光標移動而已,所以刪除就用delete。

(3):wq!  這個注意了,一定要用半角。如果你用server版的話可以用英文版的,server版都是黑黑一片,沒啥你需要看的。也可以用中文的,但是你輸入結束時要記得切換到半角,不然保存不了的。你可以先暫停下進程ctrl+z,然后vi /etc/default/locale 修改下輸入法。鏈接參考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495963-id-3064653.html

(4)配置主機環境:先查看你本身自帶的ifconfig,然后修改最后一個為基准,對IP地址進行修改,比如我的是192.168.17.129開始,逐漸遞增130,131,132,133。網關要查看一下,使用nm-tool。

(5)想要快速便捷,能使用復制粘貼的話,可以使用secureCRT。下載SSH就是為能夠接連它進行快速操作。

附加破解版網址:鏈接:http://pan.baidu.com/s/1c1N0GZQ 密碼:qs5x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