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upyter頂部的選項卡是Files(文件)、Running(運行)、Cluster(聚類)。右上角的New,可以創建notebook、文本文件、文件夾、終端。
2.notebook自帶一組快捷鍵,notebook里每一個叫做cell。
3.快捷鍵:
- 兩種模式:Command mode 和 Edit mode,在一個cell中,按下Enter,進入Edit模式,按下Esc進入Command模式。
- 運行當前cell並移動到下一個cell:在一個cell中(Command模式下),shift+Enter
- 運行當前cell,運行后不自動跳轉到下一個cell:(Command模式下),
Ctrl+Enter
- 創建cell:
在一個cell中(在Command模式下)1. 按下 a ,即可在這個cell之前創建一個新的cell; 2. 按下 b,即可在這個cell之后創建一個新的cell
- cell中Code和Markdown的切換:
在一個cell中(在Command模式下) 1. 按下 y, 進入Code; 2. 按下m, 進入Markdown
- 顯示cell的行數:
在一個cell中(在Command模式下),按下 l(英語字母)
- 將當前的cell轉化為具有一級標題的maskdown:單1(阿拉伯數字)
- 將當前的cell轉化為具有二級標題的maskdown:單2
- 為一行或者多行添加/取消注釋:
Ctrl /
- 刪除cell:
在一個cell中(在Command模式下), 按兩次 d
- 撤銷對某個cell的刪除:
z
- 保存notebook:
在一個cell中(在Command模式下), 按下 s
- 啟動命令面板:
在一個cell中(在Command模式下), 按下 Ctrl + Shift + P
- 快速跳轉到首個cell:
Ctrl Home
- 快速跳轉到最后一個cell:
Ctrl End
- 更多內容:以上快捷鍵,在Command模式下,按h都會提供。
- 在代碼中查找、替換、忽略輸出:Esc + F
- 在cell和輸出結果間切換:Esc + O
- 選擇上一個cell:Shift + ↑或Shift + K
- 選擇下一個cell:Shift + ↓或Shift + J
- 合並cell:Shift + M
- 切換頭:Toggle Header
- 切換行號:Toggle Line Numbers
- 編輯器:emacs
4.變量的完美顯示:
- 把變量名稱或沒有定義輸出結果的語句放在cell的最后一行,無需print語句,jupyter也會顯示變量值。當使用pandas DataFrame時尤其有用,因為輸出結果為整齊的表格
- 可以通過修改內核選項ast_note_interactivity,使得jupyter對獨占一行的所有變量或語句自動顯示,這樣可以看到多個語句的運行結果。
- 想在各種情形下(Notebook和Console)jupyter都同樣處理,用下面命令創建文件~/.ipython/profile_default/ipython_config.py即可實現
c = get_config() # Run all nodes interactively c.InteractiveShell.ast_node_interactivity = "all"
5.輕松鏈接到文檔:
在Help菜單下,可以找到常見庫的在線文檔鏈接。
在庫、方法或變量的前面打上?,即可打開相關語法的幫助文檔。
6.在notebook里作圖:
- matplotlib (事實標准)(http://matplotlib.org/),可通過%matplotlib inline 激活,(https://www.dataquest.io/blog/matplotlib-tutorial/)
- %matplotlib notebook 提供交互性操作,但可能會有點慢,因為響應是在服務器端完成的。
- mpld3(https://github.com/mpld3/mpld3) 提供matplotlib代碼的替代性呈現(通過d3),雖然不完整,但很好。
- bokeh(http://bokeh.pydata.org/en/latest/) 生成可交互圖像的更好選擇。
- plot.ly(https://plot.ly/) 可以生成非常好的圖,可惜是付費服務。
7.jupyter Magic命令:
(1).上文提到的%matplotlib inline 是Jupyter Magic命令之一。
(2).jupyter Magic-%env:設置環境變量
不必重啟jupyter服務器進程,也可以管理notebook的環境變量。有的庫(比如theano)使用環境變量來控制其行為,%env是最方便的途徑。
jupyterlab快捷鍵:https://blog.csdn.net/h_hei/article/details/82756207
鏈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06/21/1489589_6125598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