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
1、概念
物理內存:真實的硬件設備(內存條)
虛擬內存:利用磁盤空間虛擬出的一塊邏輯內存,用作虛擬內存的磁盤空間被稱為交換空間(Swap Space)。(為了滿足物理內存的不足而提出的策略)
2.使用的順序
linux會在物理內存不足時,使用交換分區的虛擬內存。
內核會將暫時不用的內存塊信息寫到交換空間,這樣以來,物理內存得到了釋放,這塊內存就可以用於其它目的,當需要用到原始的內容時,這些信息會被重新從交換空間讀入物理內存。
linux的內存管理采取的是分頁存取機制,Linux系統會不時的進行頁面交換操作,以保持盡可能多的空閑物理內存,即使並沒有什么事情需要內存,Linux也會交換出暫時不用的內存頁面。這可以避免等待交換所需的時間。
( 注1 :linux進行頁面交換是有條件的,不是所有頁面在不用時都交換到虛擬內存,linux內核根據”最近最經常使用“算法,僅僅將一些不經常使用的頁面文件交換到虛擬內存,有時我們會看到這么一個現象:linux物理內存還有很多,但是交換空間也使用了很多。其實,這並不奇怪,例如,一個占用很大內存的進程運行時,需要耗費很多內存資源,此時就會有一些不常用頁面文件被交換到虛擬內存中,但后來這個占用很多內存資源的進程結束並釋放了很多內存時,剛才被交換出去的頁面文件並不會自動的交換進物理內存,除非有這個必要,那么此刻系統物理內存就會空閑很多,同時交換空間也在被使用,這是正常現象。)
( 注2:交換空間的頁面在使用時會首先被交換到物理內存,如果此時沒有足夠的物理內存來容納這些頁面,它們又會被馬上交換出去,如此以來,虛擬內存中可能沒有足夠空間來存儲這些交換頁面,最終會導致linux出現假死機、服務異常等問題,linux雖然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自行恢復,但是恢復后的系統已經基本不可用了。
因此,合理規划和設計linux內存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