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記錄-Hbase shell使用命令


1.進入hbase shell  執行./bin/hbase shell
2.進入后,help  幫助信息,如可以使用help 'create'
3.創建表:create ‘test’,'cf'  表名-列族
4.列出所有表:list 
5.查看表的結構信息:describe ‘test’
6.插入數據:put 'test','row1','cf:a','values1'
put命令比較簡單,只有這一種用法: 
hbase> put ‘t1′, ‘r1′, ‘c1′, ‘value’, ts1
t1指表名,r1指行鍵名,c1指列名,value指單元格值。ts1指時間戳,一般都省略掉了。
更新一條記錄put 'member','scutshuxue', 'info:age', 99
7.查詢表數據:scan 'test'
8.查詢單行數據:get 'test','row1'
9.在刪除或者更改表屬性時,需要disable表,更改完成后可以enable表
#disable 'test'
#alter 'test',{NAME=>'cf',VERSIONS=>'2'},{NAME=>'cf1'}   ---更改版本數,添加一個新列族
#enable 'test'
10.刪除表:disable 'test' --- drop 'test'
11.退出hbase shell:quit
12.flush操作
Hbase的數據首先會先寫入到Write Ahead Log(WAL)日志中,然后再寫入到region server的memstore,在達到一個閾值之后才寫入到磁盤。
閾值的大小可以通過hbase.hregion.memstore.flush.size默認是128M
flush操作可以將memstore中的內存數據強制寫入到磁盤中
---flush 'test'
---flush 'region名稱'  可在region web管理找到
13.split操作---可以將表的所有region或者某個region進行分割
14.compact操作
a.可以把多個小的HFile合成一個大的文件
b.減少HFile數量,提升讀效率
c.執行時嚴重影響Hbase性能
Minor Compat---把多個小的HFile合成數量較少的大的HFile,合並較快,但是會影響磁盤IO
Major Compat----一個store下的所有文件合並,刪除過期版本的數據,刪除delete marker數據,指定間隔時間或手動執行
15.status查看hbase狀態
16.version查看版本號
17.whoami查看是哪個在用
18.count 'test'查看表的行數
19.exists 'test' 是否存在表
20.刪除一個列族
disable ‘table1’
alter ‘table1’, {NAME=>’tab1_add’, METHOD=>’delete’}
enable ‘table1’
21.判斷表是否為‘enable’
is_enabled ‘table1’
22.truncate 'test' 清空表
23.刪除 delete/deleteall
1) 刪除行'scutshuxue', 列族為'info'中age的值
delete 'member', 'scutshuxue', 'info:age'
2) 刪除整行
deleteall 'member', 'scutshuxu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