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method
- Go中雖沒有class,但依舊有method
- 通過顯示說明receiver來實現與某個類型的結合
- 只能為同一個包中的類型定義方法
- receiver可以是類型的值或者指針
- 不存在方法重載
- 可以使用值或指針來調用方法,編譯器會自動完成轉換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方法是函數的語法糖,因為receiver其實就是方法所接收的第一個參數(Method Value vs. Method Expression)
- 如果外部結構和嵌入結構存在同名方法,則優先調用外部結構的方法
- 類型別名不會擁有底層類型所附帶的方法
- 方法可以調用結構中的非公開字段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type A struct {
Name string
}
type B struct {
Name string
}
func main() {
a := A{}
a.Print()
b := B{}
b.Print()
}
//編譯器根據接收者的類型,來判斷它是屬於哪個方法
func (a A) Print() {
//取一個變量a,a就是接收者,它的接收者的類型就是structA,Print就是方法的名稱,參數在Print()的括號中定義
//receiver就是這個函數的第一個接收者,而且是強制規定的,這個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方法
fmt.Println("A")
}
func (b B) Print() {
fmt.Println("B")
}
receiver也是參數,涉及到指針傳遞還是值的傳遞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type A struct {
Name string
}
type B struct {
Name string
}
func main() {
a := A{}
a.Print()
fmt.Println(a.Name)
b := B{}
b.Print()
fmt.Println(b.Name)
}
//編譯器根據接收者的類型,來判斷它是屬於哪個方法
func (a *A) Print() { //加上*代表指針傳遞
//取一個變量a,a就是接收者,它的接收者的類型就是structA,Print就是方法的名稱,參數在Print()的括號中定義
//receiver就是這個函數的第一個接收者,而且是強制規定的,這個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方法
a.Name = "AA"
fmt.Println("A")
}
func (b B) Print() { //這里的b並不是以指針傳遞
b.Name = "BB"
fmt.Println("B")
}
//結果所示:值類型不使用指針,在這個方法結束之后,值不會被修改
PS G:\mygo\src\mytest> go run .\temp4.go
A
AA
B
類型別名與方法的組合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type TZ int
func main() {
var a TZ
a.Print()
}
func (a *TZ) Print() {
fmt.Println("TZ")
}
Method Value vs. Method Expression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type TZ int
func main() {
var a TZ
a.Print() //Method Value
(*TZ).Print(&a) //Method Expression 這是兩種不同的調用方法
}
func (a *TZ) Print() {
fmt.Println("TZ")
}
方法訪問權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type A struct {
mm string //首字母小寫代表私有字段
//首字母的大小寫還是以包為級別來界定它的公有還是私有
}
func main() {
a := A{}
a.Print()
fmt.Println(a.mm)
}
func (a *A) Print() {
a.mm = "123"
fmt.Println(a.mm)
}
//打印結果證明方法當中可以訪問結構當中的私有字段,類似與其他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當中class中的方法可以訪問其中的私有字段
PS G:\mygo\src\mytest> go run .\temp5.go
123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