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類可以引用它的包含類的成員嗎?有沒有什么限制?


最近看到一道面試題:內部類可以引用它的包含類的成員嗎?有沒有什么限制?

答案大部分都是這樣子的:

   完全可以。如果不是靜態內部類,那沒有什么限制! 一個內部類對象可以訪問創建它的外部類對象的成員包括私有成員。
  如果你把靜態嵌套類當作內部類的一種特例,那在這種情況下不可以訪問外部類的普通成員變量,而只能訪問外部類中的靜態成員。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回答,可定會一臉懵逼,就想着把四種內部類【靜態內部類,成員內部類,局部內部類,匿名內部類】整理一下,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一、靜態內部類:它是用static修飾的,在訪問限制上它只能訪問外部類中的static所修飾的成員變量或者是方法:

演示代碼:
public class Test_01 {
    private static int a =20;//重點1:如果沒有static修飾的話此處編譯時就會報錯
    public static class test01{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_01.test01 test = new Test_01.test01();
        test.test();
    }
}

二、成員內部類:成員內部類是最普通的內部類,它可以無條件訪問外部類的所有成員屬性和成員方法(包括private成員和靜態成員)。

演示代碼: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1;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內部類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重點2:外部類的private成員
      System.out.println(count); //外部類的靜態成員
    }
  }
}

【注意】當成員內部類擁有和外部類同名的成員變量或者方法時,會發生隱藏現象,即默認情況下訪問的是成員內部類的成員。如果要訪問外部類的同名成員,需要以下面的形式進行訪問:
      外部類.this .成員變量
    外部類. this .成員方法

三、局部內部類:局部內部類是定義在外圍類的方法中的,在訪問的時候它可以直接訪問外圍類的所有成員!但是不能隨便訪問局部變量,除非這個局部變量被final修飾。

演示代碼:

public void getinfo() {
         final int a = 0;//重點3:這里如果沒有final修飾的話,編譯的時候就會報錯

         class pps5 {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a);
                }
        }
        new pps5().test();
}

四、匿名內部類

1、匿名內部類其實就是局部內部類的簡寫格式,只能使用一次。
2、定義匿名內部類的前提:
        內部類必須是繼承一個類或者實現接口。
3、匿名內部類的格式:  new 父類或者接口(){定義子類的內容}
4、其實匿名內部類就是一個匿名子類對象,可以理解為帶內容的對象。
5、匿名內部類中定義的方法最好不要超過3個。

演示代碼:

               interface Person {

              public abstract void study();
         }
          
         class PersonDemo {
              public void method(Person p) {
                   p.study();
             }
         }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Demo pd = new PersonDemo() {     //重點4:new 父類名或接口名() { 重寫的方法體}

                 @override
                    public void study() {
                         System.out.println("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     //當調用匿名內部類次數比較少時,用這種方式,可以節省內存空間。
              }
        }

總結:

內部類的訪問規則:
  1、內部類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類中的成員,包括私有。
          之所以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類中的成員,是因為內部類中持有了一個外部類的引用,格式 外部類名.this
  2、外部類要訪問內部類,必須建立內部類對象。

訪問格式:
1,當內部類定義在外部類的成員位置上,而且非私有時,可以直接建立內部類對象,在外部其他類中進行訪問,
格式
        外部類名.內部類名  變量名 = 外部類對象.內部類對象;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new Inner();

2,當內部類在成員位置上,就可以被成員修飾符所修飾。
        比如,private:將內部類在外部類中進行封裝。
                static:內部類就具備static的特性。
                當內部類被static修飾后,只能直接訪問外部類中的static成員。出現了訪問局限。

                在外部其他類中,如何直接訪問static內部類的非靜態成員呢?
                new Outer.Inner().function();

                在外部其他類中,如何直接訪問static內部類的靜態成員呢?
                outer.Inner.function();

        注意:當內部類中定義了靜態成員,該內部類必須是static的。
                  當外部類中的靜態方法訪問內部類時,內部類也必須是static的。

使用場景:

  當描述事物時,事物的內部還有事物,該事物用內部類來描述。因為內部事務在使用外部事物的內容。

  內部類定義在局部時,
  1、不可以被成員修飾符修飾
  2、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類中的成員,因為還持有外部類中的引用。
          但是不可以訪問它所在的局部中的變量。只能訪問被final修飾的局部變量。

想要更詳細的推薦大家去這里: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811445.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