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總線決定了CPU的尋址能力;數據總線的寬度與字長及CPU位數一致。
詳細解釋見下文:
1.地址總線與尋址能力
要存取數據或指令就要知道數據或指令存放的位置,地址寄存器存儲的就是CPU當前要存取的數據或指令的地址,該地址是由地址總線傳輸到地址寄存器上的。
假設地址總線有n位,即共有n位二進制位來表示地址,那么最多可以表示2^n個地址,另外,由於計算機以一個字節為尋址單位,所以CPU的尋址能力或者說最大尋址范圍為2^n個字節。
綜上,地址總線的位數決定了CPU的尋址能力。
作者: 蟬蟬
請尊重作者勞動成果,轉載請在標題注明“轉載”字樣,並標明原文鏈接:
http://www.cnblogs.com/chanchan/p/7648490.html
2.數據總線的寬度與字長及CPU位數
由地址寄存器指出要存取數據或指令的位置后,接下來就是到該地址把數據或指令找到,並用數據總線傳輸給CPU。假設數據總線有m位,則傳輸的數據或指令也有m位。
而字長指CPU同一時間內可以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所以數據總線傳輸的數據或指令的位數要與字長一致。否則,如果數據總線寬度大於字長則一條數據或指令要分多次傳輸,則分開傳輸的幾組數據也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數據總線寬度小於字長,則CPU的利用率要降低,對資源是種浪費。
另外,如果字長為n位,一般稱CPU是n位的。
固,數據總線的寬度與字長及CPU的位數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