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裝ftp組件


1   安裝vsftpd組件

安裝完后,有/etc/vsftpd/vsftpd.conf 文件,是vsftp的配置文件。

[root@bogon ~]# yum -y install vsftpd

 

2   添加一個ftp用戶

此用戶就是用來登錄ftp服務器用的。

[root@bogon ~]# useradd ftpuser

這樣一個用戶建完,可以用這個登錄,記得用普通登錄不要用匿名了。登錄后默認的路徑為 /home/ftpuser.     

 

3   ftp用戶添加密碼。

[root@bogon ~]# passwd ftpuser

輸入兩次密碼后修改密碼。

 

4   防火牆開啟21端口

因為ftp默認的端口為21,而centos默認是沒有開啟的,所以要修改iptables文件

[root@bogon ~]#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在行上面有22 -j ACCEPT 下面另起一行輸入跟那行差不多的,只是把22換成21,然后:wq保存。

 

還要運行下,重啟iptables

[root@bogon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5   修改selinux

外網是可以訪問上去了,可是發現沒法返回目錄(使用ftp的主動模式,被動模式還是無法訪問),也上傳不了,因為selinux作怪了。

修改selinux:

執行以下命令查看狀態:

[root@bogon ~]# getsebool -a | grep ftp 

allow_ftpd_anon_write --> off

allow_ftpd_full_access --> off

allow_ftpd_use_cifs --> off

allow_ftpd_use_nfs --> off

ftp_home_dir --> off

ftpd_connect_db --> off

ftpd_use_passive_mode --> off

httpd_enable_ftp_server --> off

tftp_anon_write --> off

[root@bogon ~]#

執行上面命令,再返回的結果看到兩行都是off,代表,沒有開啟外網的訪問

[root@bogon ~]# setsebool -P allow_ftpd_full_access on

[root@bogon ~]# setsebool -P ftp_home_dir on

 

這樣應該沒問題了(如果,還是不行,看看是不是用了ftp客戶端工具用了passive模式訪問了,如提示Entering Passive mode,就代表是passive模式,默認是不行的,因為ftp passive模式被iptables擋住了,下面會講怎么開啟,如果懶得開的話,就看看你客戶端ftp是否有port模式的選項,或者把passive模式的選項去掉。如果客戶端還是不行,看看客戶端上的主機的電腦是否開了防火牆,關吧)

 

FileZilla的主動、被動模式修改:(安裝fileZilla   百度一下 就有)

菜單:編輯→設置

 

 

6   關閉匿名訪問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vi /etc/vsftpd/vsftpd.conf

重啟ftp服務:

[root@bogon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7   開啟被動模式

默認是開啟的,但是要指定一個端口范圍,打開vsftpd.conf文件,在后面加上

pasv_min_port=30000

pasv_max_port=30999

表示端口范圍為30000~30999,這個可以隨意改。改完重啟一下vsftpd

由於指定這段端口范圍,iptables也要相應的開啟這個范圍,所以像上面那樣打開iptables文件。

也是在21上下面另起一行,更那行差不多,只是把21 改為30000:30999,然后:wq保存,重啟下iptables。這樣就搞定了。

 

8   設置開機啟動vsftpd ftp服務

[root@bogon ~]# chkconfig vsftpd on

 

 

其他設置 :   使用fileZilla測試鏈接

 

 vstpd 端口是21  端口填寫21

java代碼測試 :  (這里就是使用的FTP協議了  要使用21端口)

public class FTP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FTPClient()throws Exception{
  
  //創建ftpClient連接對象
  FTPClient ftpClient=new FTPClient();
  //創建FTP鏈接
  ftpClient.connect("192.168.43.120", 21);
  //登陸ftp服務器,使用用戶名 密碼
  ftpClient.login("ftpuser", "123456");
  //上傳文件
  //讀取本地文件
  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D:/1.jpg"));
  //設置上傳路徑
  ftpClient.changeWorkingDirectory("/home/ftpuser/www/images");
  //第一個參數:服務起端文件名
  //第二個參數,上傳文件的inputStream
  ftpClient.storeFile("hello.jpg", inputStream);
  //關閉鏈接
  ftpClient.logout();
 }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